【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患不應只關注血糖控制?亦要關心腎絲球過濾率指數以防腎病變
Photo from 全民健康基金會
腎臟的功能
腎臟是血液淨化器官,長得像兩顆蠶豆約拳頭般大小,位於後腰部的肋骨緣下放。腎臟由100萬個腎元組成,而每個腎元分佈由腎絲球、腎小管連結起來。集尿管(腎盞、腎壺)則連結所有的腎小管開口,將尿液收集到輸尿管而進入膀胱,人體每天都會排出約1-2公升的尿液。除了過濾血中毒素,腎臟的功能還包括:釋放腎素幫忙調節血壓、調節電解質平衡、製造紅血球、合成維生素D幫忙維持骨鈣和平衡。
糖尿病是導致腎病的元兇之一?
一項名為DEMAND的研究指出,全世界有56%的二型糖尿病患患有糖尿病腎病。《自然評論:內分泌學》(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雜志也曾刊登一項研究指出,目前多種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仍然無法有效消除二型糖尿病患發展新的糖尿病腎病的風險。一旦同時患有糖尿病腎病變,該患者的死亡率是比只患有其中一種疾病的患者來得更高。針對糖尿病的治療與管理,已經從簡單的血糖控制,擴展到更廣泛的目標,包括降低病發率丶死亡率和減少各種器官的並發症。
腎絲球過度超濾
一般上我們要看腎的功能好或差,主要還是看腎絲球過濾率,簡單點來說就是,腎臟過濾血液裡代謝廢棄物的能力,愈高表示能力愈強。所以,如果腎絲球過濾率愈低,表示尿素氮與肌酸酐指數(血液中代謝廢棄物的多寡)高。
醫學界也發現糖尿病腎病患者有腎絲球肥大(Glomerular Hypertrophy)的現象,也就是臨床上可通過超聲波檢查觀察到他們的腎腫大。而腎絲球肥大發生於腎絲球過度超濾之前,它會導致腎絲球的結構增大,進而導致腎絲球過度超濾。
一般上正常人的腎絲球過濾率大約是100-120ml/min/1.73m2,一般上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30-40歲以後平均每年會減少0.8-1.0ml/min/1.73m2。除了糖尿病患,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蛋白尿患者、痛風患者、65歲以上長者、肥胖人士、抽煙人士等,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
國際對於慢性腎臟病以腎絲球過濾率來分為5期 | ||
第一期 | ≧90ml/min/1.73m2 | 腎功能正常,但可能有蛋白尿、血尿 |
第二期 | 60-89ml/min/1.73m2 | 輕度慢性腎衰竭,還伴有蛋白尿或血尿 |
第三期 | 30-59ml/min/1.73m2 | 中度慢性腎衰竭 |
第四期 | 15-29ml/min/1.73m2 | 重度慢性腎衰竭 |
第五期 | <15ml/min/1.73m2 | 末期腎臟病變 |
年過40後建議每2年做一次腎臟檢查,其他高風險患者建議每一年都做一次腎臟檢查,越早發現能夠儘早得到治療與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