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液不均令患者感到「天旋地轉」
目前醫學上雖然並未完全掌握「耳水不平衡」的成因,但一般都是因為內耳前庭的耳液過多,影響毛細胞向大腦傳遞訊息,導致引起相關症狀。
耳液其實藏於人體的內耳之中,內耳是耳朵最內部的結構(尚有外耳、中耳),由很多半圓管道構成;每當身體移動,耳液分佈就會隨之改變,而耳神經會將訊息傳至大腦,讓我們判斷身體移動的情況。於正常情況下,耳液應是平均分佈,但在「美尼爾氏症」的影響之下,內耳的內淋巴囊水腫會造成耳液不均,導致大腦誤會身體正在移動,故令患者感到「天旋地轉」。
此外,前庭耳液增多的原因亦可由以下因素引起:
—遺傳
—耳朵受感染
—頭部受創
—免疫系統問題
耳水不平衡3大症狀
耳水不平衡發作多數來得急,而且發作的頻密程度和持續時間都因人而異,主要的3大症狀包括:
1、耳鳴、耳塞
「美尼爾氏症」患者的耳水會無故增多,令內耳耳壓過高引致耳鳴、耳塞、耳脹等情況,甚至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
2、暈眩
因為內耳的耳液分佈不均,令患者大腦無法接受正確的動作訊息,致令出現「天旋地轉」的暈眩感,而情況通常會持續20分鐘或以上,甚至長達半天。
3、聽力下降
由於耳水增多,耳水長期壓住耳神經,長遠而言容易令患者聽覺受損,造成聽覺衰退。
6種紓緩方法減輕症狀
「耳水不平衡」並無徹底根治之法,只可利用藥物,如利尿劑、止暈藥等舒緩發作時的不適症狀,或預防復發;而症狀嚴重的患者可考慮接受內耳或平衡神經手術,以減輕暈眩情況,然而手術治療並不常見,亦有機會引致聽力受損或面癱。
除了利用處方藥物針對暈眩情況,以下6種方法亦可減輕症狀帶來的影響:
—避免抽煙
—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酒精、濃茶、咖啡,辛辣料理等,避免引發內耳水腫
—減少進食高鹽、高鈉食物,以免令內耳耳液積聚引發耳水不平衡
—若頭暈時伴隨嘔吐情況,或需利用生理鹽水補充身體水份
—發作時立即躺平身體,避免閉上眼睛;眼球望向定點位置,縮短頭暈時間
此外,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的醫學博士Carol Foster,就建議可在居家進行以下動作舒緩暈眩情況:
1. 開始出現頭暈情況時,跪坐在地,抬頭定點望天花板數秒

2. 將頭儘量垂直靠地

3. 將頭轉向出現耳水不平衡問題的耳朵方向,看著手肘(如不確定是哪隻耳朵,可以兩邊都試一試)

4. 等暈眩情況減退後,把頭抬起和身體呈水平線

5. 如暈眩情況持續,可繼續保持姿勢,直至情況減退後,再返回最初跪坐位置

延伸閱讀:
【動暈症】外遊暈車浪 原來是腦內這個系統失調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