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果2021】一文看清台灣水果當造時間表 18種寶島常見水果種類和益處
台灣一直被稱為「水果王國」,冬季溫暖,夏季炎熱,不同時段均有出產不同生果。台灣的水果主要為熱帶、副熱帶氣候型水果,地形上因為有山坡地與高山,也能栽種溫帶水果。上次了解日本的水果當造季節,今次一起認識台灣的水果、當造日期吧。
一、金棗:12月-2月
金棗不是棗,原名是「金柑」新鮮的金柑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金黃色,大約如大拇指,可連皮帶肉吃是最大的特色,果皮甜中帶點苦味,可潤喉,生津解渴,幫助消化。
二、柳丁:12月-2月
柳丁就是柳橙,在植物學分類上屬於芸香科柑橘屬,在這個屬類之下的水果包含柚類、檸檬、葡萄柚等,通常會用柑橘類來泛稱這些水果。有此一說,柳橙被俗稱柳丁是因為「橙」字為誤讀為「登」,而用臺語讀來就是柳丁。
三、蜜棗 :12月-2月
印度棗俗稱棗子、蜜棗,外形如青蘋果。棗子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B1及B2,尤其維生素C,是西瓜的5倍,水梨的9倍,蘋果的20倍,堪稱為「維生素C果」。臺灣的產地集中在南部,以高雄、臺南和屏東為主。
四、草莓:12月-3月
草莓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100公克有60毫克,是蘋果的7-10倍;果肉內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除了鮮食之外,草莓也是製作加工品的好原料,市面上有許多草莓加工食品,例如草莓泡芙、草莓肉圓和草莓香腸等。
五、番茄:12-4月
番茄最早來自南美洲的安地斯山區,來到台灣之後非常適合中南部低海拔的氣候,因此台南、高雄、屏東是主要產區,夏季則是中部山區的南投為主。因為產區的調整,雖然番茄的盛產期在冬天,但全年都有不同品種的番茄可享用。而且番茄具特有的茄紅素,獨特的抗氧化能力。
六、梅子:4月
梅子所含的果酸較多,如果生食未成熟的青梅會造成腸胃不適,經過醃漬、曝晒加工之後更適合食用。梅子的加工品項多樣,除梅乾、蜜餞、脆梅、梅醬等,也能用來釀酒。
七、西瓜:4-8月
西瓜香甜多汁,消暑解渴,被稱為「夏季瓜果之王」。水分含量佔西瓜整體約94%,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卻具備許多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傳統中醫認為西瓜味甘、性寒,助於解暑、止渴、開胃、利尿等。
八、芒果:5-9月
「芒果」,中文稱呼來自於英文"Mango"的翻譯,漆樹科,原產於印度。早在明朝,李時珍便將芒果稱為「果中極品」,有止暈、行氣、消食等功效。另外,芒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抗氧化及美膚。
九、荔枝:5-8月
每年春末夏初時期,最好吃的其中一項水果就是荔枝,玉荷包的價錢常常是新聞的焦點。荔枝生長的環境適合冬春乾燥且夏秋多雨,因此台灣中南部成為最大的產地,其中高雄市為最大產區,其次是台中、南投和彰化。
十、梨子:6-9月
梨子的含水量達89%,是優質的天然飲料,內含有大量果糖,可迅速被人體吸收,水梨大部份的纖維都在果皮上,連皮一起食用可得到較多完整的纖維化合物。
十一、百香果:7-9月
紫紅色外皮、飄來天然的果香、嘗來酸甜滋味,你今年吃百香果了嗎?切開百香果,用小湯匙挖出黃澄澄的汁液,不斷挑動味蕾、口水直流。百香果的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巴西,英文名稱是passion fruit,熱情的水果。
十二、龍眼:7-8月
新鮮的龍眼色澤晶瑩、肉質鮮嫩、甜美爽口;龍眼乾以土窯烘焙製成,利用龍眼樹枝當柴燒,乾柴慢火,保存了果肉營養素,也增加食用上的口感;而蜜蜂採集龍眼花所分泌的花蜜,香味濃郁、滑潤醇美。
十三、文旦柚:9-10月
文旦柚也稱為柚子,諧音「佑子」具吉祥含意。文旦柚熱量很低,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P、胡蘿蔔素,以及鈣、鉀、磷、鐵等微量元素,可健胃、化痰、美容養顏、幫助消化、降低膽固醇。
十四、柿子:10-12月
柿子不僅美麗,還富含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C、碘及各種礦物質等,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可補充養分、潤肺生津、幫助消化,對缺碘所引起的甲狀腺腫大也有幫助。
十五、釋迦:8月至隔年3月
釋迦內含豐富維生素C、蛋白質、鐵、鉀、鈣、磷等,助於調節血壓、促進腸胃蠕動。對於未患有糖尿病,牙齒不好且高血壓的長者來說,釋迦是良好的營養補充食物。
十六、蓮霧:11月至隔年3月
蓮霧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鈣、鎂、硼、錳、鐵、銅、鋅、鉬等微量元素,屬於微鹼性水果,可調節人胃腸的酸鹼度。蓮霧富含水分、清涼解渴。
十七、木瓜:全年
木瓜富含維生素B1與B2、維生素A、維生素C、木瓜酵素及多種礦物質,可預防感冒、幫助消化,對產後婦女來說,也有促進乳汁分泌的功用。紅肉木瓜含大量的β胡蘿蔔素,算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衰老。
十八、鳳梨:全年
鳳梨用途廣泛,鳳梨葉可抽取纖維,製作天然纖維衣物,果實可鮮食、觀賞,並加工製成罐頭、果醬、蜜餞、飲品、甜點等;又因鳳梨台語諧音「旺來」具吉祥意味,為逢年過節、祭拜時必備的水果。而且台灣鳳梨品種,每款的產期、外型、味道都不盡相同。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台灣農業易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