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鼻敏感中醫】鼻敏感關腎虛、肺虛事?中醫角度4大類型、症狀、舒緩方法和治療藥方

【鼻敏感中醫】鼻敏感關腎虛、肺虛事?中醫角度4大類型、症狀、舒緩方法和治療藥方

醫學專科 中醫
By Jia Sheng on 26 Feb 2021
Digital Editor

甚麼是鼻敏感?在西醫世界,它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過敏性鼻炎;中醫則稱之爲鼻鼽。主要症狀有鼻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有部分人更會每天出現病徵,十分困擾。今次從中醫觀點來剖析鼻敏感的原因與治療方法,在服用中藥或接受針灸前,不妨先了解鼻敏感的中醫辨證治療。

鼻敏感顧名思義發病在於鼻部,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鼻子跟身體的肺臟有很大的關係。

中醫怎麼看鼻敏感?與肺臟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鼻敏感並不是現代流行病,因為從古代文獻中就有「鼽嚏」、「鼽鼻」、「鼽水」、「鼻流清水」等的別稱。早在清朝中醫世家 《醫述》一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

鼻敏感顧名思義發病在於鼻部,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鼻子跟身體的肺臟有很大的關係。中醫有句話為「鼻為肺之竅」,意思是說鼻乃肺與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所以,當鼻子出現毛病時,恐怕是肺臟發出的警報。

鼻敏感中醫診斷類型與辨證治療

鼻敏感中醫辨證治療
診斷類型 一、肺氣虛弱,風寒襲肺 二、肺經伏熱,上犯鼻竅 三、脾氣虛弱,水濕泛鼻 四、脾腎陽虛,鼻失溫煦
身體部位症狀 鼻子 鼻癢、鼻塞、噴嚏、流涕清稀量多,遇風冷或天氣變化易發或加重 鼻癢、鼻塞、噴嚏頻作、流清涕,常在悶熱天氣發作;檢查見鼻粘膜色紅或暗紅,鼻甲腫脹 鼽嚏反復發作、纏綿不愈,清晨易發;鼻塞較重、涕稀白粘量多、鼻粘膜蒼白或灰白 鼽嚏經年不愈、反復發作,冬季尤甚或遇寒易發;鼻內冷楚、癢嚏不已、清涕如水量多、鼻粘膜蒼白水腫
喉嚨 喉癢咳嗽、懶言聲低 或見咳嗽、咽癢 - -
嘴巴 咯痰稀白、舌淡苔白 口亁煩熱、舌質紅、苔薄黃 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水滑 舌淡苔白
耳朵 - - - 耳鳴重聽
身體 少氣乏力、自汗惡風、易感冒、脈弱 脈數 水腫明顯、頭重身困、脈緩弱、乏力、納差便溏 怕冷、腰膝冷痛、脈沉遲
治療方法 補益肺氣,祛風散寒 清宣肺氣,通利鼻竅 健脾益氣,升清化濕 溫腎益督,散寒止鼽
玉屏風散 辛夷清肺飲 補中益氣湯 金匱腎氣丸合麻黃附子細辛湯

中醫也相信鼻敏感或和內在體質因素有關,包括像體質特異、低免疫力等。

鼻敏感其他成因

此外,中醫也相信鼻敏感或和內在體質因素有關,包括有:
- 體質特異
- 臟腑虛弱或功能失調
- 肺、脾、腎虛損(家族遺傳)
- 低免疫力

尤其若你發現在相同的環境下,你的鼻子呈現鼻敏感症狀,其他人的鼻子卻沒事,亦說明你的身體有些問題。不過,也可能為外在因素所引起:
- 感受風寒
- 異氣之邪(強致病性、傳染性疾病)
- 某種飲食物觸發
- 鬱熱內蘊侵襲鼻竅(環境因素)

港澳地區的鼻敏感

臨床上,鼻敏感可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又可分成肺寒、肺熱等,這裡指的寒、熱亦是中醫所說的「病邪」,意指引致人生病的因素。

鼻敏感中「寒證」和「熱證」都有不同的表現,大多數港澳地區的鼻敏感患者都是以「虛證」為主,尤其常見的為肺虛和脾虛。如果鼻敏感患者汗多、有感冒症狀,亦屬肺虛型,可用北芪、白朮、防風來調適身體;而針對疲累、四肢無力、有腸胃問題者,則歸類為脾虛型,建議用健脾藥物,像是北芪、黨參、白朮、淮山等這類補脾胃藥材調適。

原則上,補充了身體不足的地方後,身體體質變強壯了,當下次接觸塵蟎、花粉、黴菌、動物皮毛等致敏源時,就不會有鼻塞、打噴嚏和流鼻水的鼻敏感問題了。

中醫辨證治療採用「扶正祛邪」的原則進行治療,「扶正」像調補肺、脾、腎之虛;「祛邪」則是避免接觸過敏原和邪氣入侵。

鼻敏感中醫治療方法:扶正祛邪

根據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辨證治療採用「扶正祛邪」的原則進行治療:

扶正

- 調補肺、脾、腎之虛
- 補肺氣:可用玉屏風散等
- 補土生金(通過健脾達到補肺):可用黃芪建中湯、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等
- 金水相生(通過補腎達到補肺):可用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

祛邪

- 避免接觸過敏原和邪氣入侵,包括塵蟎和黴菌、蟑螂、貓狗皮毛、室外花粉、職業性過敏源(粉塵)、食物過敏源等。

- 避免或消除中醫所屬的風、寒、濕、火、熱、毒邪,痰濕、瘀血等病邪。可採用祛風、活血、清熱、瀉火祛濕、涼血解毒等法。常用藥物如:

- 祛風:防風、桂枝、蘇葉、生薑、柴胡等
- 活血:丹參、田七等
- 清熱、瀉火祛濕,涼血解毒:白花蛇舌草、金銀花、白鮮皮、苦參、地膚子、人參、黃芪等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