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飲食】腎病患者食得太清反傷腎 醫生教正確低蛋白飲食方法
Photo from Urbanlife Health
本港洗腎人口增
根據醫院管理局統計,2016年本港需洗腎的人口較10年前大增逾25%。腎科專科醫生黃煜表示,慢性腎病會令腎功能逐漸下降,如腎功能少於15%,患者大多需「洗腎」(即透析治療)。惟定期洗腎對患者生活影響甚大,如進行血液透析(洗血)更所費不菲。有研究指若患者能延遲進行透析治療,日後死亡及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明顯減低,因此患者盡力延緩腎病惡化。
為何需進行低蛋白飲食?
低蛋白飲食為延緩腎病惡化的重要方法。黃醫生解釋,慢性腎病患者因腎功能受損,未能完全排除代謝廢物和毒素,尤其是蛋白質,當這些化合物積聚在細胞內,殘餘腎臟需更努力排走化合物,變相增加腎臟負擔,加速腎衰竭。因此患者要減少攝入蛋白質,減少毒素積聚,有研究顯示,採取低蛋白飲食的患者,死亡風險較高蛋白組別少約32%。
低蛋白飲食謬誤
惟不少患者以爲「食得清」等於低蛋白飲食,黃醫生指,不少人以為患上慢性病後「食齋」較好,曾有女患者因而只剩70至80磅,由於缺乏肌肉,所以容易跌倒及疲倦。黃醫生表示,如患者攝取熱量不足,身體會分解自身蛋白質作為熱量來源,結果反而增加代謝廢物,加重腎臟負擔。而且會導致肌肉減少、體重下降,有研究指,需要洗腎的末期慢性腎病患者的身高體重指數愈低,死亡風險愈高。
宜食高生理價蛋白質
黃醫生提出,蛋白質分「高生理價值」和「低生理價值」,高生理價值蛋白質能被身體更有效率地使用,腎病患者日常攝取的蛋白質當中,需要有一半是來自高生理價值蛋白質,另一半則來自飯麵等主食和蔬菜,低生理價值蛋白質則盡量避免攝取,患者亦可配合使用酮酸胺基酸補充品,將尿毒素轉化為營養素,減少氮廢物的堆積,減低腎臟負擔。
不同人士的蛋白質攝取量 |
|
健康人士 | 每公斤體重:1克蛋白質 |
急性腎病/洗腎前 | 每公斤體重:0.7-0.8克蛋白質 |
洗腎後 | 每公斤體重:1.2克蛋白質 |
高生理價蛋白質 | 奶、雞蛋、魚、雞、鴨、豬、牛、羊、黃豆製品 |
低生理價蛋白質 | 穀類與乾豆類:薏仁、蓮子、綠豆、紅豆堅果類:花生、瓜子、核桃、腰果、杏仁果麵筋類 |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