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治療】堅果是脫髮救星?多食這14種食物有助預防中年脫髮
根據統計,在亞洲每10個男人當中就會有2個男人出現脫髮或者禿頭的問題,歐美國家的比例更是達到30-40%,中年脫髮似乎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但是中年脫髮真的無可避免嗎?通過營養提早預防或許可以改善或延緩脫髮問題。
我們的頭髮每個月會長1.25厘米,每年則會長15厘米。而頭髮的生長速度取決於年齡、健康、遺傳和飲食等因素。我們無法改變年齡和基因等因素,但我們可以通過平衡的飲食和適當的營養改善脫髮,幫助促進頭髮生長。
根據網站《Healthline》一文“The 14 Best Foods for Hair Growth”中提到了促進頭髮生長的14種最佳食物:
一、雞蛋
雞蛋是蛋白質和生物素(Biotin),也就是維生素H的重要來源,這兩種營養物質可以促進頭髮生長。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對頭髮的生長很重要,因為毛囊主要由蛋白質組成,飲食中缺乏蛋白質會導致脫髮。雞蛋也是鋅、硒和其他頭髮健康營養的重要來源之一。
二、草莓
草莓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膠原蛋白的生成和鐵的吸收,抗氧化劑可以幫助保護毛囊免受有害分子自由基的傷害。此外,維生素C還可以幫助產生膠原蛋白,防止頭髮變得脆弱和易斷。維生素C也能夠幫助身體從飲食中吸收鐵,缺鐵會導致貧血,貧血就會脫髮。
三、菠菜
菠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葉酸、鐵、維生素A和C,所有這些都能促進頭髮生長。維生素A幫助皮膚腺體產生皮脂,這種油性物質有助於滋潤頭皮,保持頭發健康。菠菜也是一種重要的植物性鐵元素,鐵可以幫助紅細胞將氧氣輸送到全身,為新陳代謝提供能量,幫助生長和修復。
四、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三文魚、鯡魚和鯖魚等富含脂肪的魚類是很好的Omega-3脂肪酸的來源,脂肪酸與頭髮的生長息息相關。一項針對120名女性的研究發現,服用含有omega-3和omega-6脂肪酸以及抗氧化劑的補充劑可以減少脫髮,並增加頭髮密度。另一項研究顯示,服用魚油可以明顯減少脫髮,增加頭發稀疏的女性頭髮生長。富含脂肪的魚類也是蛋白質、硒、維生素D3和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這些營養物質有助於促進頭髮的健康。
五、紅薯
紅薯是胡蘿蔔素的重要來源,身體會將其轉化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與頭髮健康有關。維生素A可以促進皮脂的產生,還可以加快頭髮生長速度,促進頭髮生長,同時防止毛囊退化。
六、牛油果
牛油果是健康脂肪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與維生素C一樣,維生素E也是一種抗氧化劑,通過中和自由基來幫助抗氧化。在一項研究中發現,脫髮的人在服用維生素E8個月後,頭髮的生長速度增加了34.5%。維生素E還能保護頭皮,因為頭皮受損會導致頭髮質量差,毛囊減少。
七、堅果類
堅果不只美味可口、食用方便,還含有多種促進頭髮生長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鋅和必需脂肪酸,這些營養物質的缺乏都與脫髮有關。除了生髮,堅果對健康還有諸多益處,包括減少炎症和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八、種子類食品(瓜子、葵花籽、亞麻籽、奇亞籽)
種子類食品能夠以較少的熱量提供大量的營養,其中包括:維生素E、鋅、硒和維生素B群,這些對頭髮的生長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亞麻籽和奇亞籽也提供Omega-3脂肪酸。一份28克的亞麻籽含有6388毫克的omega-3脂肪酸,這比半片三文魚(178克)含有更多的Omega-3脂肪酸。
九、甜椒
甜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這兩種營養物質能幫助頭髮保持健康,並有助於頭髮生長。尤其是黃色甜椒,當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幾乎是一個橙的5.5倍,維生素C能夠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有助於增強髮絲。
十、生蠔
生蠔是鋅最好的食物來源之一,鋅是一種幫助頭發生長和修復的礦物質。有研究表明,補充鋅可以改善由於缺鋅而引起的脫發。但同時攝入過多的鋅也會導致脫發,這就是為什麽從生蠔等食物中攝取鋅比服用營養補充品更好,因為食物中含有少量但健康的鋅。
十一、蝦
蝦富含各種促進毛發生長的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B群、鋅、鐵和維生素D。研究還發現維生素D3的缺乏與脫發有關。盡管蝦的脂肪含量很低,但它也能提供少量的Omega-3脂肪,Omega-3脂肪酸對於促進頭髮生長也有幫助。
十二、豆類(黑豆、扁豆、紅豆、綠豆)
豆類富含蛋白質、鐵、鋅和葉酸,這些都是保持頭髮健康的基本元素。此外,豆類的用途廣泛、價格低廉,因此很容易被添加到日常飲食中。
十三、大豆
有研究顯示,大豆中的亞精胺,可以促進毛髮生長。一項針對100名健康人的研究發現,一種以精胺為主的營養補充品延長了頭髮活躍生長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被稱為生長期。毛囊處於生長期的時間越長,頭髮生長的時間就越長。
十四、肉類
肉類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而蛋白質對健康、強健的頭髮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紅肉富含鐵,有助於頭髮生長。
脫髮原因有很多種,有些可能是基因遺傳因素而無法改變,但是不妨通過均衡的飲食改善,或許能夠延緩脫髮問題。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 :Health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