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失智】頭痛健忘、手機頸?日本名醫:問題出在盆骨!即學6招健腦操改善腦部血流
面對人口老化,如何維持「百年大腦」、預防失智症及腦中風,已成為都市人最關心的健康課題之一。要維持大腦健康,擁有良好的腦部血液循環至關重要。日本神經外科醫生石川久便指出,一個常被大眾忽略的關鍵,竟藏在我們的「盆骨」。他更獨創了6招簡易的健腦動作,旨在從根本改善現代人常見的頭痛、健忘、手機頸及骨盆歪斜等問題。

盆骨,為何是健腦的關鍵?
根據日媒《週刊女性PRIME》報導,神經外科醫生石川久表示,基於他自身頭部重傷的經歷及多年的臨床經驗,他發現,要維持健康長壽,「盆骨」是最關鍵的部位。他解釋,大腦的能量,完全依賴血管運送血液來供應。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環的關鍵,就在於維持「頭蓋骨、脊椎到盆骨」這條中軸線的穩定與健康。因此,當他遇到有頭痛問題的患者時,他會優先觀察其脊椎或盆骨是否歪斜、步姿是否有問題,以及是否有「手機頸」(頸部曲線變直)的情況。然而,都市人大多久坐不動,難以抽時間做運動,長期的不良姿勢,已可能導致腦部血流惡化,甚至引發認知功能提早下降。為此,石川醫生推薦,應從改善日常的站姿、坐姿及步態入手,由「盆骨」開始,提升全身的血液循環。
日本名醫傳授:6招簡易健腦操
1. 穩定盆骨的「健腦站姿」
- 正確姿勢: 告別小腹突出、駝背的錯誤站姿。應保持骨盆直立,脊椎自然挺直,自然挺胸,輕輕收回下巴,讓頭部與身體的重心呈一直線。
- 功效: 能鍛鍊腰部肌肉,穩定盆骨。
- 練習時機: 等紅綠燈、等電梯或等巴士時,均可練習。
2. 強化肌群的「健腦坐姿」
- 正確姿勢: 保持骨盆直立,雙腳併攏,並有意識地「夾緊大腿根部」;脊椎挺直,腳底平貼地面。
- 功效: 有助預防盆骨底肌群及腹肌的衰弱。伸展頸部肌肉,亦有助改善頸紋。
- 練習時機: 在辦公室工作、用餐或乘坐交通工具時。
3. 促進血流的「健腦步姿」
- 正確姿勢: 微微收下巴,放鬆肩膀,背脊挺直。步幅可比平時加大半個鞋長,並嘗試沿直線行走。應大幅活動髖關節,手臂向後擺動,並以腳跟先著地、腳趾再推蹬前進。
- 功效: 透過活動大腿肌肉與盆骨,增加全身的血液流動及能量消耗。
- 練習時機: 外出及在家中移動時。
4. 盆骨回旋運動
- 正確姿勢: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叉腰。以腰部為中心,向前方大幅度地畫圈旋轉,順時針與逆時針交替進行。
- 功效: 增強腰部肌肉,改善全身血流。
- 練習時機: 辦公或做家務的空檔,建議每小時進行1次。
5. 放鬆頭部肌肉操(改善手機頸)
- 正確姿勢: 背脊挺直,雙手於頭後方交握。頭部向後用力,與雙手作對抗,同時下巴上抬向前突出,維持10秒,注意保持呼吸暢通。
- 功效: 有效放鬆頸部及頸椎周圍的緊繃肌肉,改善手機頸及腦部血流。
- 練習時機: 辦公空檔,或在頭痛初發時進行。
6. 頭蓋骨伸展
- 正確姿勢: 雙手(除拇指外)的四隻手指,放置於頭頂縫合線(即頭頂中線)的兩側。配合緩慢的呼吸,由中心向外側,彷彿要將縫合線打開般,花10秒緩緩施力移動。
- 功效: 放鬆頭頂的緊張感,啟動副交感神經,幫助放鬆。
- 練習時機: 辦公空檔或頭痛初發時。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