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大便浮上水代表太多脂肪?日本專家:經常出現可能是這3種疾病徵兆!
上廁所後,如發現糞便浮在水面上,而且感覺黏膩,在水面形成一層薄膜似的,令人感到大便狀態與以往不一樣,這種糞便一般可稱為「脂肪便」,即是糞便中充滿脂肪。「脂助便」一般有顏色較淡、偏白,以及氣味強烈等特癥。
排出這種糞便,有人或許會直接認為是自己在飲食中攝取了過量的脂肪,所以需要排泄出去,然而事情卻沒有這麼單純。從飲食中所攝取的脂肪,在人體內會分解為中性脂肪和磷脂,再轉換成活動所需的能量,供人體使用,這個分解過程稱為「乳化」。然而,假如乳化過程不完整,分子就會因體型過大,令消化道無法吸收,最後和糞便混在一起排泄出去。
「脂肪便」有時也會因身心狀況不佳,影響消化吸收功能運作而產生,但是如果脂肪便情況已持續好幾天,或者頻繁出現的話,或許就是疾病的先兆,不理會病癥,可能會讓自己陷入營養不足的狀態,甚至有可能從胰臟炎惡化到危害生命的重症。因此,不要以為只是偶爾消化不佳才會有脂肪便,如果注意到脂肪便已經持續好幾天,應盡快求醫。
出現「脂肪便」,可能與以下疾病有關:
疾病 | 主要症狀 |
吸收不良症候群 | 消化和吸收脂肪等營養素功能出現問題,情況持續一段時間後會陷入營養不足的狀態。 |
慢性胰臟炎 | 胰臟發炎會破壞人體內的細胞,使其出現纖維化的現象,很多時候與飲油過量有關。 |
梨形鞭毛蟲病 | 為寄生蟲病,曾進食蘭氏賈物鞭毛蟲污染過的食物就會受到感染。風險因素包括進食生食、換尿布、飼養犬類或到發展中國家旅遊等。 |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油與脂肪的驚人真相:魚油真的比較健康?哪種脂肪不讓人變胖?改變你對健康飲食誤解的52個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