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自救】7個自救建議告別情緒低落!抑鬱症症狀+原因+解決方法+治療
抑鬱點算?抑鬱症的痛苦絕非旁人能理解,而當突然發病時,身邊又沒人可幫助,有甚麼抑鬱處理方法可做嗎?這次介紹7個有效自救建議,幫助患者緩解情緒低落,走出抑鬱困境。同時還提供常見症狀、原因、解決方法與治療方法,有助更好應對內心的痛苦,自我調整,逐步重獲內心的平衡和快樂。
抑鬱症自救|目錄+快速連結
抑鬱症是甚麼?
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情緒障礙,患者會經歷悲傷或憂鬱情緒當中,且這種症狀會持續存在並干擾日常生活。抑鬱症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通常始於青少年或成年人,女性抑鬱症更為常見,最普遍的就是產後抑鬱症。
抑鬱症情感症狀
在抑鬱症發作期間,症狀幾乎都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出現,如:
- 感到悲傷、流淚、空虛或絕望
- 即使是小事也會大怒、煩躁或沮喪
- 失去愛好與興趣
- 身體小動作增多,如絞手、來回踱步、言語速度減慢、無法靜坐
- 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或自責、內疚
- 無法集中思考、健忘
- 產生輕生念頭(重度抑鬱較常見)
抑鬱症軀體症狀
有研究指出,有76%的抑鬱症患者在患病期間感受到疼痛性軀體症狀而求醫。但問題就在於,由於抑鬱症軀體症狀與某些疾病相似,從而忽略了原有疾病,使臨床醫生無法及時做出抑鬱症診斷。那麼抑鬱症有哪些常見軀體化症狀?
- 胸痛
- 肌肉或關節痛
- 消化問題
- 頭痛
- 食慾下降、體重下降
- 缺乏精力、疲倦
- 睡眠障礙,失眠或睡眠太多
- 背痛
- 性問題
抑鬱症原因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指,抑鬱症是社會、心理與生物因素綜合的結果,大部分患者均受到了外來壓力,或在生活上經歷過不良事件,如失業、喪親、霸凌、創傷事件等。在面臨著這些困境時,抑鬱症反過來會導致患者承受更大的壓力與功能障礙,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並加劇症狀。
另外,抑鬱症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與呼吸系統疾病等,患者可能會因疾病因素缺乏身體運動、失去生活自由等原因而產生抑鬱症。
抑鬱症如何自救?
當情緒低落、抑鬱發作時,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傾訴能助緩解心理狀況,切勿壓抑情緒。若實在不習慣或現階段並不想告訴身邊家人朋友,亦可透過電話輔導熱線尋求幫助。
如下是一些抑鬱症自救建議,大部分抑鬱情況皆能靠自己做出改善,但若察覺情緒狀態比平常低落,則應洽詢專業醫生了解。在此提醒,讓別人協助處理情緒絕非懦弱表現,因為情緒需要抒發出來才能得以解決。
- 向別人傾訴感受,同時保持社交的活躍
- 建立活躍的日常生活,安排戶外活動,多做運動鍛煉身體
- 多休息,調整日常工作的量及時間,或於休息日做能讓自己放鬆的事情
- 練習正念呼吸、瑜伽、冥想,或按摩
- 將感受和情緒記錄下來,閱讀書籍
- 練習正常均衡的飲食習慣,吃大量蔬果
- 針對吸菸、飲酒及濫用藥物的人,請諮詢醫生做正確的戒斷
抑鬱解決方法
有的人誤以為只要思想正面、看開點、或忍耐一段時間,抑鬱情緒便能得到解決。但抑鬱症不只是一時的心情或情緒問題,反而可能是病患腦部化學物質出現失調,故不能單靠意志力來應付。
一般上,輔導員只會做個聆聽者或適時發問,並不會對患者提出抑鬱症解決方法,因為醫生和醫護專家會根據抑鬱症成因、其嚴重程度、患者個人意願,去制訂最適合的抑鬱治療方法,下一節將逐一介紹。
2類抑鬱症治療方法
抑鬱症治療方法可分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2大方向,針對輕微抑鬱症的患者,心理治療亦足夠;但若抑鬱病情較嚴重,醫生可能會用藥物治理,或兩者兼用。多數抑鬱症患者在服用抗抑鬱藥和輔導後,皆可獲痊癒,當病情嚴重惡化,或抑鬱病患產生強烈輕生傾向,才會轉介至精神專科做進一步治療。
1. 抑鬱心理治療
臨床心理學家會幫助抑鬱症患者處理個人情緒,並改變思想上的謬誤,從而找出應變方法。心理治療能有效提升患者在處理生活壓力及困擾的能力,改善抑鬱症狀,如下為抑鬱症心理治療的幾個類型,僅供參考。
- 主動監察
- 輔導
- 認知行為治療
- 靜觀認知治療
- 行為活化治療
2. 抑鬱藥物治療
請注意,抗抑鬱藥並不會根治抑鬱症,它只能做到平穩患者的抑鬱情緒,並針對腦部化學治療,使心情變好。抗抑鬱藥主要有兩種,分別是選擇性血清促進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簡稱SSRIs)和三環抗抑鬱藥(Tricyclics),兩者為有效抑鬱症藥物治療,但前者副作用較少。
一般上,抗抑鬱藥物治療能會在2~4週發揮作用,每一次抑鬱症發作,約需歷時6個月的治理週期。不過,即使抑鬱症症狀很快消失,也別擅自停藥,除非有醫生的建議,否則將會增加抑鬱症復發的機會。
此外,服用抗抑鬱藥初期,有些患者會有輕微副作用,只要堅持幾天,待身體適應藥物後,身體症狀亦會慢慢消失,但若服用一段時間仍未能適應,請和醫生商量治療對策。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香港衞生署、Mind Hong Kong、世界衞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