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老人痴呆症測試】懷疑患病該到哪一個專科求診?2份評估問卷有助檢測和診斷

【老人痴呆症測試】懷疑患病該到哪一個專科求診?2份評估問卷有助檢測和診斷

醫學專科 腦神經科
By Jia Sheng on 27 May 2021
Digital Editor

當懷疑自己或家人患上老人痴呆症,該看哪一個專科?相信這是很多病患及其家人常會有的疑問,今次講解香港老人痴呆症測試,包括檢查目的與評估原則。此外,網上也有老人痴呆症測試圖,在家有空不妨試試,但切記這只能當作參考,診斷治療必須向專業醫生了解。提提大家。老人痴呆已正名為認知障礙症

一般於第一次診斷記憶力衰退症狀,看精神科或神經內科亦可。


老人痴呆症該看哪一個專科?

因著老人痴呆症成因和分類不同,醫生會視病患情況推介不同的科別,但一般於第一次診斷記憶力衰退症狀,看精神科或神經內科亦可。只要醫生受過老人痴呆症相關訓練,都會有專業能力判斷病患是否為老人痴呆。

不過,每間醫院的制度或不同,有的會設立專門的記憶門診、老人痴呆症特別門診,或老人痴呆症中心,方便整合各科專業,並根據病患需求相互轉介,常見的老人痴呆症診斷及轉介科別如下,供大家參考。

╴神經科:阿茲海默症、血管性老人痴呆症、常壓性水腦症、柏金遜症、中風,或其他神經性疾病。

精神科:通常病患屬中度阿茲海默症,有一半的病患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

內科合併:吞嚥及運動功能明顯衰退,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因為長期臥床造成泌尿道感染。

研究發現,只有約1/3的老人痴呆病患獲得診斷,因此,提高醫師對老人痴呆症病患之敏感度與診斷屬重要的課題。


6個老人痴呆檢查評估原則

老人痴呆症常不易察覺,有研究發現,只有約1/3的老人痴呆病患獲得診斷。以下舉出6個老人痴呆評估原則,任何疑問請向專業醫師了解。

- 老人痴呆症診斷有三個重要部份:臨床診斷、病因探討,以及找尋可治療的問題,包括相關危險因子,如腦血管疾病。

- 老人痴呆檢查評估並非單純取得診斷資料而已,還包括個人生活功能、精神狀態、社會功能、營養狀況、其他慢性疾病、藥物使用、家人與社會支持等層面。

- 老人痴呆檢查評估過程必須有家屬陪伴,建議主要照顧者的參與,以獲得病患以外的病史資料。

- 早期老人痴呆症診斷及處理,可以延緩疾病的發展。

- 早期老人痴呆症診斷的主要目的並非單純獲得一個診斷,或對症下藥,而是使病人與家屬能及早做好準備,包括安排日後生活與工作、預立醫療指示、規畫財務等,以因應老人痴呆症對個人與家庭的影響。同時,也可減少家人對病患的誤解與衝突,並降低因行為問題產生的危險。

- 老人痴呆症診斷是醫療工作的開始,而非結束。醫師須為病患擬定治療計畫、評估需求、轉診、追蹤,並適時關懷照顧者。

老人痴呆檢查問卷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倘若評估不是老人痴呆症所致,便可暫時解除疑慮;但若評估是老人痴呆症,則可進一步找出病源。

香港常見老人痴呆症測試

除了老人痴呆症圖,不能不提的還有認知能力評估及認知退化問卷,下列介紹這2類在香港常見的老人痴呆症測試。老人痴呆檢查問卷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倘若評估不是老人痴呆症所致,便可暫時解除疑慮;但若評估是老人痴呆症,則可進一步找出病源,然後對症下藥。


一、認知能力評估

根據醫院科別體制,認知能力評估內容可能稍有不同,通常會建議病患家人及照顧者陪同參加評估,下列為認知能力評估大致方向。

- 詳細疾病史評估及身體檢查
- 量血壓、計算分析體質指數
- 視力檢查
- 腦神經及心理評估
- 主要認知領域評估
- 行為及心理徵狀評估、情緒評估
- 照顧者狀況評估


二、認知退化問卷

一般認知退化問卷會採用IQ-CODE做初步評估,此長者認知退化問卷的可信度、敏感度及分別率俱高,能有效分辨病患是否為典型老年衰退,或是罹患老人痴呆症。請留意,這個認知退化問卷是由老人痴呆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或家人填,其主旨為比較病患現在和十年前的認知狀況。

如下是IQ-CODE問卷的方向,在填問卷前,照顧者也可先詢問病患問題,讓對方針對現在的日常生活跟以前所發生事情做記憶回顧。

- 認得、記得家人和熟人面孔
- 記得家人和熟人的職業、生日、住哪
- 記得住址和電話
- 記得今天是星期幾、幾月份
- 記得最近發生的事情
- 記得幾天前的談話內容
- 能記住年輕和童年往事
- 話說到一半忘記要說什麼
- 懂電視上、報刊、雜誌、書本講的故事,以及一些不常用的字;知道一些重要歷史事件
- 寫字表達的能力
- 記得東西經常放哪裡;東西未歸原位,仍能找得到
- 使用家常用具的能力(如手機電話、電視遙控器);能學習使用新的家常用具和新的東西
- 能適應日常生活一些改變
- 對日常生活事物能自己做決定;了解發生甚麼事,並能想出適當的處理方式
- 記得過去所學的東西
- 會使用錢買東西、處理財務及日常生活的數字問題,如知道要買多少食物、朋友和家人上一次來訪已隔多久、到銀行辦事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