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胃部不適】胃出血、腹痛不一定是胃癌?小心是胃腸道基質瘤多半屬惡性

【胃部不適】胃出血、腹痛不一定是胃癌?小心是胃腸道基質瘤多半屬惡性

醫學專科 腸胃肝臟科
By Michelle on 24 Apr 2020
Digital Editor

腸胃不適,甚至出血、腹痛,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胃癌?其實也有機會是胃腸道基質瘤,如不矛治療,此症更會導致腸阻塞、貧血。想知道有何治療方法,不如參考內文。

腸胃道基質瘤,常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男女患病比例相當,一旦確診為腸胃道間質基癌,多半為惡性腫瘤。最常見於胃部,比例約佔50%;小腸佔25%;食道、直腸約15%;大腸佔10%,其中位於腸的基質瘤復發風險會相對較高。至目前,醫學界仍未不清楚基質細胞瘤的形成原因,但相信是由於基因變異所致。

胃腸道基質瘤是什麼?
腸胃道基質瘤,常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男女患病比例相當,一旦確診為腸胃道間質基癌,多半為惡性腫瘤。最常見於胃部,比例約佔50%;小腸佔25%;食道、直腸約15%;大腸佔10%,其中位於腸的基質瘤復發風險會相對較高。至目前,醫學界仍未不清楚基質細胞瘤的形成原因,但相信是由於基因變異所致。

早期症狀不明顯
按照基質瘤的大小,小的基質瘤一般不會有明顯的徵狀即使有徵狀,故很難早期發現。大多數患者是照胃鏡時意外發現。不過隨著腫瘤變大,或會出現以下症狀:
-腹部摸到有腫塊
-腸胃不適/出血
-腹脹、腹痛
-腸阻塞
-貧血

患壺腹癌人士會出現腹痛情況。

與胃癌有何分別?
此症徵狀與胃癌相似,大眾或會因而混淆,不過這兩種癌症的好發部位、診斷與治療方式都不相同。腸胃道間質基瘤主要是發生在腸胃道黏膜下層或肌肉層;胃癌則主要發生在胃黏膜細胞。而在治療方面,胃癌易發生淋巴轉移,大多需配合淋巴廓清術,且需配合化學治療;而腸胃道基質瘤主要治療則是進行手術切除及用標靶藥。

什麼情況下而手術切除?
-1到2厘米腫瘤,靠近胃大彎或胃前壁的位置,腹腔鏡手術風險較低,可考慮切除;但若腫瘤位置靠近胃食道交界處或賁門,因手術風險較高,可考慮密切追蹤,若開始變大,再予以切除。
-不是發生於胃部如十二指腸、直腸、食道,且小於2厘米的基質瘤
由於轉移風險很高,故應切除
-大於2公分基質瘤都應該手術切除

如無法完整切除腫瘤、腫瘤已經轉移,需要先用標靶治療,等腫瘤體積縮小之後,再考慮用手術切除。要留意的是,經過手術治療之後,患者仍需定時覆診檢查,並在3到6個月之間追蹤影像檢查,看看是否有腫瘤復發的跡象。

鍾南山指,2003年的沙士爆發,是通過屍體解剖,才知道肺部以外的器官受損的情況。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