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健康警號】長期便秘非小事、恐增5成腎病風險!醫生警告:用力排便隨時傷腎

【健康警號】長期便秘非小事、恐增5成腎病風險!醫生警告:用力排便隨時傷腎

健康資訊 醫療新聞
By Pinky on 13 Aug 2025
Digital Content Writer
A sad soul can be just as lethal as a germ.

便秘,或許您只視之為令人困擾的「小毛病」,但您有否想過,這個看似單純的腸道問題,竟可能對我們重要的腎臟,造成直接且嚴重的傷害?台灣一名腎臟科醫生近日便分享了一宗案例,有婦人因嚴重便秘,竟引致急性腎損傷,揭示了腸道與腎臟健康之間,密不可分的驚人關聯。

台灣一名腎臟科醫生近日便分享了一宗案例,有婦人因嚴重便秘,竟引致急性腎損傷,揭示了腸道與腎臟健康之間,密不可分的驚人關聯。

一星期無大便,腎功能急跌!

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分享,一名患有20年糖尿病史的65歲婦人,因嚴重便秘超過一星期而求醫。檢查發現,其體內的宿便已硬化並壓迫到右側的輸尿管,導致下肢水腫,腎功能指數(eGFR)更從正常的55分,驟降至僅僅20分的嚴重水平。幸好,經過住院灌腸、清除宿便後,其腎功能才慢慢恢復。

便秘與腎病的驚人關聯

這宗案例並非危言聳聽。一項追蹤了350萬人長達9年的大型國際研究發現,長期便秘的患者,罹患慢性腎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3%至51%。

洪醫生解釋,便秘主要透過以下三種方式傷害腎臟:

  1. 腸道菌叢失衡:便秘會導致腸道內的壞菌增多、好菌減少。這些壞菌產生的毒素,有機會進入血液循環,增加腎臟的過濾負擔,長遠可引致損傷。
  2. 長期依賴瀉藥:部分人習慣依賴瀉藥排便,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身體脫水、電解質紊亂,對腎臟功能構成慢性損害。
  3. 用力排便的風險:這是許多人忽略的隱形殺手!排便時過度用力,會令腹腔及血壓瞬間飆升,對腎臟內微小的過濾血管(腎絲球)造成衝擊,尤其對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士,風險更高。

告別便秘:5招實用「腸道暢通」秘訣

想保護腸道與腎臟健康,應從根本改善便秘問題:

  • 補充足夠水份:糞便乾硬是便秘主因。建議每日飲用「體重(公斤)x 30-40毫升」的清水。
  • 攝取均衡膳食纖維:同時攝取「水溶性纖維」(如燕麥、奇亞籽,能軟化糞便)及「非水溶性纖維」(如糙米、芹菜,能增加糞便體積),效果更佳。
  • 培養腸道好菌:適量補充益生菌,或從乳酪、泡菜、味噌等天然發酵食品中攝取。
  • 恆常運動與腹部按摩:每日進行最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行動不便者,亦可在熱敷腹部後,以順時針方向輕柔按摩,促進腸道蠕動。
  • 嘗試「天然通便飲」:醫生建議,早上起床後可嘗試飲用一杯「冰水+橄欖油+黑咖啡」的組合,有助刺激腸道,對部分人效果顯著。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