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胃酸倒流】胃酸湧上喉嚨很辛苦? 註冊營養師:盡量少食6種食物

【胃酸倒流】胃酸湧上喉嚨很辛苦? 註冊營養師:盡量少食6種食物

醫療專欄 營養師
By 陳錦生 on 17 Feb 2020
註冊營養師

港人工作繁忙,有時食無定時,小心隨時引發胃食道逆流(俗稱胃酸倒流)。胃酸倒流會出現胸口灼痛、喉嚨沙啞的情況,大大影響日常生活。註冊營養師陳錦生稱,原來某些食物都會誘發胃酸倒流,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人工作繁忙,有時食無定時,小心隨時引發胃食道逆流(俗稱胃酸倒流)。

一、什麼是胃酸倒流?

註冊營養師陳錦生解釋,在食道與胃部之間,有一組肌肉,名為「下食道括約肌」(又稱賁門)。在一般情況下,它會處於閉合的狀態,防止胃部的食物、胃液出現倒流。而在有食物下行至食道時,此組肌肉才會打開,讓食物順利到達胃部,又或有時打嗝時,它也會打開,讓胃氣成功排放出來。

但當下食道括約肌出現問題,如閉合不完全,便有機會令胃酸湧上食道,出現胃酸倒流。

二、常見徵狀

- 胸口灼痛
- 早上起床時,感到口腔有少許酸味
- 咳嗽
- 喉嚨沙啞

「胃酸倒流」指胃酸由胃部倒流至食道,令食道受損。

三、5大高危人士要小心

1 - 體重過重、肚腩大

當大量脂肪積聚於肚腩,會增加腹部壓力,同時也會令胃部收縮的壓力上升,故以上人士出現胃酸倒流的機會也會較常人高。

另外,陳錦生營養師又引用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指,肥胖是引起胃酸倒流的成因之一,估計因肥胖人士的食量較大,變相也會有較多食物同時積聚在胃部,令胃部壓力較大,容易出現胃酸倒流的情況。

2 - 年紀大

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消化系統、器官的效能會漸漸變差,下食道括約肌也一樣,或會慢慢出現鬆馳的情況,增加出現胃酸倒流的機會。

3 - 食道蠕動功能失調

有機會是因食道曾因意外撞傷 ,又或曾被腐蝕性液體灼傷而造成。繼而影響食道的肌肉,令其蠕動功能出現問題,令下食道括約肌不能正常運作。

4 - 吸煙

口水有幫助消化、清洗食道的功能,但吸煙人士的口水分泌會較少。加上吸煙所產生的焦油、尼古丁可能會黏附於食道黏膜上,影響食道功能。

5 - 不良的生活習慣

例如於進食後立即躺卧,胃酸會較易觸及到下食道括約肌,從而令其受損,增加胃酸倒流發生的機會;而工作應酬多、食無定時、暴飲暴食的人士 ,出現胃酸倒流的風險也會較高;又如太晚進食、經常食宵夜的人,因身體未有足夠時間完全消化食物便入睡,胃酸便會較易接觸到下食道括約肌,影響其功能。

「一般身體要完全消化一餐飯需約3小時,如入睡前1小時才進食,胃部其實仍正在消化食物,於這時躺下睡覺,停留在胃部的胃酸便會倒流,刺激下食道括約肌。」

darkchoco

四、誘發胃酸倒流的6大食物 患者應少食

1 - 朱古力
朱古力含有咖啡因,亦屬高脂肪食物。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同時身體消化脂肪所需的時間較長,延長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更容易引起胃酸倒流。

2 - 有汽飲品
碳酸性飲品如可樂,內含大量二氧化碳,會於胃部形成很多氣體,令人出現打嗝的情況。如情況經常發生,有機會令下食道括約肌變得較為鬆馳。

3 - 煎炸、油膩食物
同樣道理,此類食物脂肪含量較高,逗留於胃部的時間較長,令胃部增加更多胃酸分泌,以消化食物,繼而容易出現胃酸倒流。

牛奶營養豐富。

4 - 高脂奶類製品
有部分人或會於臨睡前飲用一杯牛奶助眠。尤其全脂奶所含的肪肪較多,臨睡前飲用便會大大增加胃酸倒流的機會。故建議有以上習慣的人士,可選用一些低脂、脫肪奶飲用,又或於飲用後約1-2小時才睡覺。

5 - 咖啡
咖啡含有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當胃酸過多,也有機會影響下食道括約肌,引致胃酸倒流。

6 - 肉類
首先,肉類、蛋白質均需較多時間消化,而一些特別高脂肪的肉類如排骨、豬腩肉、雞翼等,所需的消化時間又會更長。故建議,進食時,可先將「肥膏」去掉、去皮,減少脂肪攝取,也可降低胃酸倒流出現的風險。

coffee

五、營養師提提你

除了避免進食以上的食物,陳錦生亦建議患者可少食多餐,因進食份量愈多,胃部壓力愈大,消化時間也會較長,繼而容易誘發胃酸倒流,故如一次不要進食太多,將早午晚三餐,變成4-5個小餐,減輕胃部負擔,都會有助紓緩病情。

第二,患者於睡前3-4小時便不應再進食,確保胃部有足夠時間,將食物排空至腸道,繼而減少胃酸倒流的情況;最後,患者於進食後,則不宜立即坐下或躺卧,可以站立或去散步,幫助消化。

米施洛註冊營養師陳錦生Photo from 米施洛註冊營養師陳錦生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
Source: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陳錦生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