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期湯水全攻略】暖宮必備!月經量少吃什麼?月經湯水食譜推薦|告別經痛與排淨血塊
每次月經來臨,是否總覺得腹脹、腰痠、手腳冰冷,甚至氣色變差?其實這些都是身體在提醒你該多休息與調理。除了保持溫暖與充分睡眠,喝對「經期湯水」能幫助暖宮驅寒、促進循環、排淨舊血,讓月經更順暢、氣色更紅潤。以下整理了經期前後的湯水重點、食譜建議與飲食禁忌,幫你透過簡單調理,改善經痛與血塊,養出穩定健康的體質!
Photo from istock
經期喝湯原則|溫和通暢,不急大補
月經期間,身體正進行排血和修復,湯水應以溫和調理為主。重點是暖宮、促進循環、幫助排淨,避免過補、太油或太燥,以免腹脹或經痛加劇。體質虛弱可微補,但「大補」留到經後再進行。經期喝湯重點:
- 溫和平補、不急補:先通暢後補,避免濃補湯。
- 避免冰冷與辛辣:冷會讓循環變慢,辣易上火、加重疼痛。
- 特殊體況注意:如果有子宮肌瘤、內膜異位等問題,經期記得不要自行進補。
- 選湯關鍵字:「溫、和、暖、去寒、活血」最適合經期使用。
經期湯水調理重點
調理目標 | 湯水原則 | 忌諱與提醒 |
溫暖子宮 | 溫和平補、促進循環 | 避免冰冷或辛辣湯品,防止子宮收縮和經痛 |
幫助排淨 | 活血化瘀、溫經驅寒 | 不喝極補藥膳(如十全大補湯),避免干擾排血 |
經血量多者選清淡湯水;體質虛寒者可加薑或少量紅糖幫助暖宮。
Photo from istock
第一階段:月經期間|暖宮活血、排淨舒緩
月經來時,身體正在排出舊血並修復子宮,這時最需要的是溫和暖身的湯水。喝些能幫助排淨、促進循環的湯品,可減少血塊堆積,讓經血更順暢,腹部也會更舒適。選對經期湯水,不但能暖宮驅寒,還能緩解經痛和疲倦,讓整個經期更輕鬆!
經期湯水推薦|月經來喝什麼最有效?
經期中適合飲用能溫經暖宮、活血通絡的湯水,有助排淨舊血、改善經痛。
湯水名稱 | 功效 | 適合體質/提醒 |
紅糖雞蛋薑湯 | 溫經暖宮、驅寒止痛、促進氣血 | 寒性體質、手腳冰冷;紅糖不宜過量 |
益母草雞蛋湯 | 活血化瘀、幫助排血塊 | 血塊多、經期不順;經血量多者慎用 |
山楂紅糖水 | 活血化瘀、促進循環 | 經痛或經期不順;山楂偏酸,胃弱者少喝 |
薑棗湯 | 溫中散寒、舒緩腹脹 | 腹冷或輕度經痛者;可加黑糖增溫效果 |
Photo from istock
月經來可以喝什麼雞湯?
經期想補又怕燥?這時選擇清淡、少油、性平的雞湯最適合,補元氣又不怕上火。
雞湯名稱 | 功效 | 適合對象 |
薑片烏雞湯 | 滋陰補血、溫和暖身 | 氣血不足、手腳冰冷者 |
薑絲魚湯 | 清淡易吸收、促進循環 | 經期食慾差、腸胃敏感者 |
避免麻油雞、羊肉爐、十全大補湯等燥熱補湯,免得「火上加火」,導致體熱或出血過多。
Photo from istock
月經量少怎麼吃更好?
如果經血量偏少或氣血不足,可多補充富含鐵質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紅肉、肝臟(適量)、黑芝麻、黑木耳、菠菜、紅豆、枸杞、桂圓等。煮湯時加入紅棗(去核)、枸杞或桂圓肉,能讓補血效果更溫和、更易吸收。
月經來吃什麼比較不會痛?經痛舒緩食材建議
經痛時,建議多吃能活血驅寒、放鬆子宮的食材,例如紅豆、薑、紅棗、芝麻、龍眼等。其中,紅糖薑湯是最簡單又有效的居家保養方式,能改善手腳冰冷、減緩腹部痙攣。
Photo from istock
月經來不能喝什麼湯?經期湯水禁忌與建議
經期期間應以溫和活血、暖宮調理為主,不宜過補或太刺激。喝錯湯反而可能讓經痛或經血量加重。建議避開以下幾類湯品和食材:
- 寒涼湯水與食物:如冬瓜湯、絲瓜湯、竹筍湯、凍飲、生冷瓜果,容易讓子宮受寒、氣血不暢。
- 燥熱或濃補湯:如麻油雞、羊肉爐、十全大補湯、四物湯,會令體內上火,導致經血過多。
- 辛辣或含酒湯底:如藥酒雞湯、火鍋辣湯底,會刺激子宮收縮、加重疼痛。
經血量多者可選擇清淡、活血不燥的湯水;體質虛寒者可在湯中加入薑片或少量紅糖,幫助驅寒暖宮。
Photo from istock
Photo from istock
Photo from istock
第二階段:月經後|補血養氣、恢復體力
月經結束後是身體的修復黃金期,此時應以補血養氣為主。透過飲食和湯水調理,能幫助恢復體力、改善氣色,也為下一次生理期打好基礎。建議循序漸進——先溫補、再補氣血,避免一開始就大補。如果你常有月經量少的情況,重點就在於補血養氣。想知道月經量少要吃什麼? 可以從飲食和湯水雙管齊下,幫助子宮補足養分、調整體質,讓週期更穩定。
補氣養血湯水推薦
湯水名稱 | 功效 | 適合對象與注意 |
四物湯 | 補血調經、改善氣血虛弱 | 經量少、面色蒼白;建議於月經後3~5天飲用 |
紅棗桂圓雞湯 | 補氣血、溫補安神 | 氣血不足、體虛、睡眠差者;桂圓不宜過量 |
當歸紅棗雞湯 | 補血養氣、恢復元氣 | 經後體力虛弱者;口味可偏淡避免濃補 |
黨參枸杞烏雞湯 | 補氣健脾、滋陰養血 | 氣虛血弱、易疲倦者 |
薏米鯽魚湯 | 去濕清補、溫和滋養 | 體質偏濕或易水腫者適用 |
經後不宜立刻大補,可由淡湯 → 補氣湯 → 補氣血湯,循序調理最安全。
經後調理與飲食建議
月經結束後是補血養氣的黃金期,能幫助恢復體力和氣色,也為下一次經期做好準備。建議調理重點:
- 循序漸進補養:由清淡湯 → 補氣湯 → 補氣血湯,避免過補造成上火。
- 先補氣、再補血:氣足血行,補養效果更顯著。
- 飲食均衡:多攝取富含鐵質和蛋白質的食材,如紅肉、黑芝麻、紅豆、菠菜、枸杞、桂圓等。
- 搭配溫補湯水:可飲當歸紅棗雞湯、黨參枸杞烏雞湯、紅棗桂圓湯,溫補不燥。
- 避免寒冷與重口味食物:如冰飲、生冷瓜果、過油或過鹹料理,會影響吸收和代謝。
Photo from istock
經期與經後湯水養生貼士
經期與經後是女性調理身體的重要時期。喝對湯能幫助暖宮驅寒、促進循環,但如果飲食不當,反而可能讓經痛或氣血不順更明顯。掌握「經期先通、經後再補」兩個原則,就能讓月經更順、更輕鬆。
-
經血量多、血色鮮紅者:選擇清淡、活血不燥的湯水,避免濃補。
-
體質虛寒、手腳冰冷者:可多喝含薑或紅糖的暖宮湯水,幫助促進循環。
-
日常保養:維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避免節食與偏食,能讓氣血更穩定、經期更順暢。
Photo from istock
經期湯水常見問題(FAQ)
Q1:月經期間飲什麼?
A1:可選擇溫和活血湯水,如紅糖雞蛋薑湯、益母草雞蛋湯,能幫助經血順暢排出,減少腹脹和經痛。
Q2:月經期間吃什麼可以幫助排血?
A2:溫經活血的食材最有效,如薑、紅糖、益母草、山楂等,可搭配湯水飲用,幫助經血流通。
Q3:月經來不能喝什麼湯?
A3:避免太補、太辣或太冷的湯品,例如羊肉湯、藥酒雞、冬瓜湯,以免助火或讓子宮受寒,加重不適。
Q4:月經來吃什麼補血最好?
A4:多吃紅肉、肝臟(適量)、黑芝麻、紅豆、菠菜、枸杞等補血食材,搭配經期湯水能幫助恢復氣血、改善氣色。
Q5:月經來喝什麼能排乾淨?
A5:可喝益母草雞蛋湯、山楂紅棗紅糖水、薑棗湯等活血溫經湯,促進循環和排淨,但不宜過量或過補。
Photo from istock
經期湯水重在溫補避寒,選擇補氣血、活血化瘀的食材,可暖宮、減經痛、養氣色。經期喝暖湯排淨,經後補血調理最有效;平日均衡飲食、規律作息,讓氣血更順、體質更穩。如果經痛或經期異常,建議諮詢專業醫生。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