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解決方法】醫生證IU自創的「1分鐘入眠法」有效、助高壓族群提升睡眠品質
失眠是許多都市人共同的困擾,長時間的睡眠不足不僅影響日間精神,更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長遠影響。就連韓國人氣女歌手IU(李知恩)也曾深受其苦。她曾公開分享一套自創的「1分鐘入眠法」,而這個看似簡單的方法,近日更獲得了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認證,被指尤其適合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的人士嘗試,助其擺脫失眠困擾。
Photo from IG@dlwlrma
Photo from IG@dlwlrma
IU自創「1分鐘入眠法」轉移焦慮
現年31歲的IU,出道多年一直維持著極高的人氣,但隨之而來的巨大工作壓力,也曾令她長期飽受睡眠質素欠佳、難以入睡的困擾。為了改善這個情況,IU自創了一套獨特的入眠方法。其具體做法相當簡單:首先,平躺在床上,舒適地閉上雙眼;然後,在腦海中任意想像一個具體的圖像或畫面;接著,如同操作一部攝影機般,從不同角度、不同遠近去反覆觀察這個想像出來的圖像,並持續緩慢地進行這個過程。據IU分享,透過這樣的方式,便能逐漸引導自己萌生睡意,最終安然入睡。
醫生證實IU助眠法有效
究竟這種助眠方式是否真的有效,背後又有何科學依據呢?台媒最近就此問題諮詢了當地精神科醫生楊聰財。楊醫生表示,從專業醫學角度來看,IU所使用的方法,可以被歸類為一種「引導式想像」(Guided Imagery)或「認知干擾」(Cognitive Distraction)的技巧。這在臨床心理學及睡眠治療領域中,均屬於廣受認可的非藥物性輔助睡眠方法之一。
楊醫生進一步解釋,IU的入眠法包含了三個核心重點動作:「閉上眼睛」、「具象化的想像」(例如想像一幅畫、一個寧靜的場景),以及「如同攝影機般的多角度觀察」。他指出,這個過程其實是在有意識地引導大腦的專注力,從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外在壓力、以及腦中揮之不去的焦慮思緒中抽離出來,轉而聚焦於一個單一、穩定且由內在產生的影像之上,從而幫助大腦和身體逐漸達到放鬆的狀態。
有效地幫助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
楊聰財醫生解釋,這類引導式想像技巧與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或專注力訓練(Attention Training)的原理有些相似。它們都能有效地幫助啟動人體的副交感神經系統,這個系統負責身體的「休息與消化」模式,能對抗由壓力引起的交感神經過度活躍。當副交感神經被啟動後,體內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濃度便會隨之下降,這有助於身體進入更容易入睡的狀態,並能提升整體的睡眠品質。
事實上,一項曾刊登於《行為睡眠醫學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Sleep Medicine)的研究亦顯示,引導式想像或視覺冥想等技巧,能有效減緩入睡困難的情況,尤其對於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的現代都市人而言,是一種相當值得嘗試的助眠方法。
3大失眠警號要注意
不少人可能對偶爾的失眠習以為常,甚至認為是都市生活的「正常」部分。然而,楊聰財醫生提醒,長期失眠絕對不容忽視,它有機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他指出,根據最新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5)與國際睡眠障礙分類(ICSD-3)的標準,若個人情況符合以下三種描述,便應考慮及早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 睡眠困擾頻繁:一星期至少有三天或以上,出現入睡困難(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仍無法入睡)、睡眠中斷(夜間多次醒來且難以再次入睡)或清晨過早醒來的情況。
- 持續時間較長:上述睡眠問題持續時間超過三星期至一個月以上。
- 影響日間功能:失眠已明顯導致日間精神不濟、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低落或煩躁易怒等,影響到工作、學習或社交等日常生活功能。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