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潤肺湯水】化痰又滋陰要如何注意飲食?秋冬補肺湯水食譜與功效介紹(內附烹飪技巧與變化煮法)

【潤肺湯水】化痰又滋陰要如何注意飲食?秋冬補肺湯水食譜與功效介紹(內附烹飪技巧與變化煮法)

健康飲食 健康煮食
By Bernice on 18 Apr 2025
Digital Editor
Bernice Cheong是一位追求健康生活的資深編輯,她熱愛分享有關醫療疾病、食物營養、運動健身等方面的內容。她以簡潔有趣的寫作方式,深入見解和實用建議贏得了讀者的廣泛好評。透過UrbanLife Health,她致力於向大家傳遞更多健康知識,,讓大家一起實現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bernice.cheong@urbanlifehk.com

潤肺湯水推介!中醫認為秋季燥邪「最易傷肺」,常導致乾咳少痰、咽喉乾痛、皮膚乾燥等肺燥症狀。潤肺湯水透過滋陰生津來為呼吸系統補充「水分」,能夠潤澤肺部黏膜、舒緩乾咳不適,對經常捱夜、長期處於乾燥環境或季節交替易咳嗽的人特別有幫助。此外,這類湯水還富含水分和膳食纖維,部分食材更含有維他命、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提升黏膜免疫力。以下將介紹幾款潤肺湯食譜及變化版本,搭配中醫觀點解析功效,讓您在家輕鬆煲出滋陰潤燥的健康靚湯。

潤肺湯水|目錄 + 快速連結

經典潤肺湯水食譜|沙參玉竹麥冬湯

沙參玉竹麥冬湯|功效介紹

沙參玉竹麥冬湯有滋陰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

滋陰潤肺、益氣生津。沙參、玉竹、麥冬三味中藥被譽為清潤滋陰的經典組合,可養肺胃之陰,緩解肺燥乾咳;配合黃芪補氣、蓮子健脾,既潤肺又不傷脾胃。同時百合和龍眼肉有安神作用,有助改善燥咳伴失眠心悸等症狀。適合四季飲用,尤宜於秋冬乾燥時節陰虛體質者。

沙參玉竹麥冬湯|食譜做法

沙參玉竹麥冬湯
食材 北沙參 15克、玉竹 15克、麥冬 15克、乾百合 15克、黃芪 10克、蓮子 40克、乾龍眼肉 10粒、瘦肉 250克、清水 2公升、食鹽適量
做法
  1. 瘦肉切大塊後汆水去血沫,沖淨備用;所有藥材洗淨,乾百合和蓮子提前浸泡20分鐘(蓮子若有蓮心請去除)。
  2. 煮滾清水約2公升,水滾後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煮約10分鐘後,轉小火慢燉約1 - 1.5小時。
  3. 起鍋前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盛出食用。

沙參玉竹麥冬湯|料理技巧

此湯屬於廣式老火湯,文火慢煲能更充分釋放食材精華,湯色更清澈。黃芪可提升湯的補氣效果,但若偏燥熱上火者可減量或不放。蓮子需煮至軟爛才能釋放清甜滋味,事先浸泡能縮短煲湯時間。煲湯時盡量不掀鍋蓋避免水分流失,保持湯汁清澈。

沙參玉竹麥冬湯|湯色香氣

成品湯色澄清帶淡淡米黃色,表面幾乎無油脂。聞之有淡雅的藥材清香與龍眼的甜香。入口湯味清甜順喉,帶有蓮子和龍眼的甘潤,藥材味非常柔和。湯品清潤不膩,喝完口中留有一絲回甘,令人身心舒暢。

沙參玉竹麥冬湯|延伸變化

若喜歡更濃郁的滋陰效果,可加入少許南北杏同煲,增強潤肺止咳功效。想要素湯版本可省略瘦肉,搭配粟米、紅蘿蔔增加鮮甜味;不放肉時可適量加入淮山等健脾食材,確保湯水清而不薄。

經典潤肺湯水食譜|川貝燉梨

川貝燉梨|功效

此甜品湯以川貝母配雪梨,是傳統潤肺止咳的經典食療。

川貝燉梨潤肺清熱、止咳化痰。此甜品湯以川貝母配雪梨,是傳統潤肺止咳的經典食療。川貝性涼味甘,善於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對肺陰虛久咳、乾咳少痰甚至痰中帶血等有良效;雪梨汁水豐富,清潤滋陰,可輔助潤喉生津,兩者結合對燥熱咳嗽、喉嚨乾癢有明顯緩解作用。此湯做法簡單,適合秋冬季節或喉嚨上火引起的乾咳時食用。經期婦女可改用紅糖,同樣有潤燥養肺效果。

川貝燉梨|食譜做法

川貝燉梨
食材 雪梨1個、川貝母 6克、冰糖 20克(約一大匙,可依個人口味增減;經期可用紅糖代替)
做法
  1. 將雪梨洗淨,橫向切開上端當作蓋子,用小刀挖去梨核和部分梨肉,挖成一個梨盅容器。
  2. 把川貝母研碎成細末,與冰糖一起裝入掏空的梨盅中,再蓋回梨蓋。可用牙籤固定梨蓋使其不滑落。
  3. 將整個梨放入深碗或燉盅中,碗中注入約半碗清水(水位約至梨身中部即可)。蓋上碗蓋或封上保鮮膜,在蒸鍋中隔水蒸約45分鐘,至梨肉熟爛即可。
  4. 蒸好後取出,去掉牙籤,小心揭蓋,趁溫熱連梨帶湯同食。可將梨肉挖碎與湯拌勻,更易食用。

川貝燉梨|料理技巧

川貝母可磨成粉末狀,方便填入梨中且藥效更快滲出。隔水燉可以讓梨汁和川貝充分融合且避免營養流失,蒸的過程中碗內加少量清水能防止梨幹燒。選用水分充足的雪梨或鴨梨效果最佳,梨蓋以牙籤固定可防止蒸製時湯汁外溢。若沒有燉盅,也可將梨和配料放入小碗,用大鍋加水隔水蒸。同時注意川貝性寒,風寒咳嗽(寒咳)者不宜使用這款湯水,以免加重寒症。

川貝燉梨|湯色香氣

燉好的川貝雪梨湯香氣清甜怡人,帶有淡淡的梨香和藥材香。湯汁呈淺金黃色、清澈透亮,梨肉蒸後變得軟嫩多汁。一入口,甘甜的梨汁伴著川貝微苦後甜的藥味在口中化開,滋潤滑順且不會過於甜膩。整顆梨吸飽湯汁,入口即化,吃完後喉間倍感清潤舒爽。

川貝燉梨|延伸變化

喜愛百合清香的可在梨盅中加入乾百合5克同燉,增強潤肺止咳及清心安神作用,燉出的梨湯也會有淡雅花香。若沒有蒸具,亦可將梨去皮切塊與川貝、冰糖一起放入鍋中,加少量清水小火煮20分鐘,改成煮梨水飲用,也有類似功效(但香氣與口感略遜於隔水炖)。糖尿病患者則建議不加糖或以木糖醇代替甜味,以免影響血糖。

經典潤肺湯水食譜|無花果百合潤肺湯

無花果百合潤肺湯|功效介紹

無花果百合潤肺湯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健脾益氣。

無花果百合潤肺湯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健脾益氣。無花果味甘性平,含豐富可溶性纖維和有機酸,具有清熱潤肺、潤腸通便的作用,對咽乾喉痛、聲嘶及便秘都有緩解功效;百合性微寒,長於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湯中搭配南北杏,可以增強止咳平喘效果,並帶出杏仁香氣;瘦肉則提供優質蛋白,使湯水滋而不膩。此湯口感清潤甜美,藥材味較淡,老少咸宜,尤其適合秋冬乾燥或長期輕微咳嗽的人滋補飲用。也可作日常湯水,潤肺的同時又能健脾開胃。

無花果百合潤肺湯|食譜做法

無花果百合潤肺湯
食材 無花果 4 - 5粒、乾百合 15克、南杏仁 20克、北杏仁 10克、瘦肉 300克、陳皮 1小塊、薑 2片、清水約 2.5公升、食鹽適量
做法
  1. 南北杏用清水略浸泡並沖洗雜質;乾百合泡水10分鐘至柔軟;無花果沖淨後每粒對半剪開;陳皮浸軟後刮去白囊;瘦肉洗淨切大塊,汆燙去雜質血沫,撈出沖淨。
  2. 煮滾約2.5公升清水,水滾後放入瘦肉、無花果、百合、南北杏、陳皮和薑片。大火煮約10分鐘後,轉中小火續煲約1.5~2小時,至湯色奶白、食材軟爛。
  3. 起鍋前下少許食鹽調味,攪勻後即可關火。取出薑片、陳皮不要,盛湯食用。

無花果百合潤肺湯|料理技巧

北杏帶微苦有小毒,潤肺止咳力強;南杏味甜無毒,偏重潤肺滋養與潤腸通便。兩者搭配能取長補短,使湯水潤而不涼、止咳效果佳,但北杏用量不宜過多(本食譜比例北杏約佔三分之一)。煲此湯時加一小塊陳皮可去除杏仁與瘦肉的腥膻,提高湯的清香度;陳皮亦健脾理氣,防止湯體過於滋膩難消化。無花果剪開再煲更易釋放甜味和養分,使湯頭清甜濃郁。此外,本湯藥材性味較平和,煲煮時間可視口感調整:煲1.5小時左右湯色較清,超過2小時會變得較濃白稠厚。可根據喜好決定熬煮長短。

無花果百合潤肺湯|湯色香氣

煲好後湯色呈乳白中透著淡淡米黃色,略帶濃稠感,一看便知質地滋潤。舀起一碗品嚐,湯頭入口醇厚清甜可口而不覺燥滯,帶有果香和堅果香。瘦肉經長時間熬煮後軟嫩易嚼,含著湯汁的甜味;百合片柔軟粉糯;無花果也幾乎煮化,只剩皮夾著籽,輕嚼能品到滿嘴甜潤。整體而言,湯味甜中帶潤,喝完後喉嚨和腸胃都感到舒適滋潤。

無花果百合潤肺湯|延伸變化

若偏好素湯,可去除瘦肉,加粟米、紅蘿蔔、腰果、核桃等一起煲,風味同樣清甜且更富含植物膠質。也可加入1朵雪耳增強潤肺養顏效果,雪耳煮後的膠質讓湯水更稠滑,有「平民燕窩」之稱。喜歡更濃郁藥材香的,可酌加沙參、玉竹各10克同煲,這樣湯品功效更全面。另外,無花果百合湯也可加入蘋果或雪梨同煮,作為甜湯水飲用:例如無花果蘋果百合素湯,不放肉改加蘋果3個,出鍋後加冰糖調味,就是一道滋潤可口的潤肺甜湯。

經典潤肺湯水食譜|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

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功效介紹

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能滋陰潤燥、補益肺腎。

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能滋陰潤燥、補益肺腎。海底椰是熱帶椰子樹的果實片,性平味甘,有潤肺滋陰、生津止渴之效,常用於煲湯潤喉。烏雞肉質鮮美且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有補益肝腎、養血潤燥的作用,能提升體質、增強免疫。湯中配以百合滋潤肺陰、清心安,南北杏潤肺止咳,佐神以紅棗、龍眼肉增甜養血,全方不寒不燥,對陰虛乾咳、久咳虛弱者尤為適合。同時這款湯水亦有補脾養胃的作用,久病後調理或季節交替時飲用能強身健體。

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食譜做法

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
食材 烏雞 1隻(去內臟)、乾海底椰片 15克、乾百合 10克、南杏仁 15克、北杏仁 5克、紅棗 4枚、龍眼肉 68粒、生薑 3片、清水 2升、鹽 適量
做法
  1. 烏雞洗乾淨後斬成大塊,放入滾水中汆燙約5分鐘去掉血水和雜質,撈出以溫水沖淨備用。乾百合提前浸泡20分鐘;紅棗洗淨去核;南北杏、龍眼肉和海底椰分別用清水沖洗備用。
  2. 鍋中加2升清水,大火煮滾後放入烏雞塊、生薑片以及除鹽以外的所有材料。水再度煮滾後撇去浮沫,轉小火加蓋慢煲約1.5小時。
  3. 煲至雞肉熟爛、湯色呈淡奶白時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再煮5分鐘讓鹽分融合,即可關火。撈出薑片丟棄,趁熱將湯和雞肉一起食用。

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料理技巧

海底椰片質地堅硬,可先浸泡數小時再煲湯以釋放更多清甜味。烏骨雞帶有腥臊味,汆水和加入薑片都是為了去腥提鮮;同時烏雞性偏溫熱,薑片也可中和其中的涼性食材,使湯補而不滯。煲湯時先武火後文火,武火滾透可逼出雞肉鮮味,轉文火久煮才能使藥材精華融入湯中。紅棗應去核以免燥熱,上火體質者紅棗可減量。杏仁和百合則不宜過量,適量即可增潤而不致苦澀。整體配方藥材溫和平補,各種體質大多可用,但如屬脾胃虛寒、手腳畏冷者,可多放兩片薑或搭配淮山一起煲以健脾和胃。相反地,感冒發熱期間則不建議飲用此類滋補湯水,以免留滯助熱。

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湯色香氣

烏雞湯色呈淡淡的乳白中帶透明,因烏骨雞本身脂肪較少,所以湯面僅飄有零星油花,看起來清潤誘人。品嘗時,湯汁醇厚鮮美,烏雞肉質嫩滑且不柴,吸滿湯汁格外可口。湯中藥材幾乎煮至軟爛:百合入口綿軟,圓肉甜糯,紅棗粉粉的。整碗湯滋而不膩,甜中帶鮮,喉嚨與胃部倍感溫潤舒適。喝畢既能潤肺生津,又有周身溫補之感。

海底椰百合潤肺烏雞湯|延伸變化

如果沒有烏雞,也可用普通雞肉或瘦肉替代,風味稍有不同但同樣滋補。喜歡更甜潤口感的可額外加入無花果2-3粒同煲,增添果香和潤腸功效。若偏重止咳,可在湯成後加入3克川貝母粉調勻服用(川貝長時間煮可能部分藥效揮發,故可煲好再加粉)。此外,此湯放涼後撇去表面油脂,加入少許冰糖調味後冷藏數小時,即成為一道別具風味的涼補甜湯,可在乾燥的夏日飲用以潤肺生津、清補益氣。

健康成分與食材比較

常見具有潤肺功效的食材中,中藥材與食補食材各有所長。

常見具有潤肺功效的食材中,中藥材與食補食材各有所長。以下列出幾種潤肺食材的功效差異與適用體質:

  • 百合: 性微寒,味甘。入肺、心經,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適用於肺陰虛所致的久咳、乾咳少痰,以及伴隨心悸失眠、煩躁的人士。不宜單味使用於寒咳(受寒引起的咳嗽)或對百合過敏者。百合亦富含澱粉和維他命,有滋養作用,屬平和滋補之品。
  • 北沙參: 性甘微苦,微寒。入肺、胃經,功擅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善治肺燥乾咳、咽喉乾痛等症,是典型的「平補」中藥。南、北沙參皆能清養肺胃,但北沙參潤肺止咳效果較佳。適合陰虛有熱、肺燥咳嗽、口渴咽乾者服用。脾胃虛寒、風寒咳嗽者忌用,以免因其性涼而加重不適。
  • 玉竹: 性味甘、平偏微寒。入肺、胃經,能滋陰潤燥、養胃生津,常與沙參、麥冬合用增強養陰潤肺之效。玉竹對肺胃燥熱、陰液不足所致的乾咳、口乾、食慾不振等有改善作用,也可輔助降血糖和增強免疫。體質偏燥熱或經常捱夜者適合服用;若屬濕盛或脾虛便溏者,玉竹用量宜適中以免滋膩礙胃。
  • 麥門冬: 性微寒,味甘微苦。入心、肺、胃經,功能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生津益胃。麥冬尤其善治肺燥乾咳、咯痰帶血,並可清心火以除煩躁失眠。適合陰虛燥熱、喉乾咽痛、煩熱失眠者。因其滋陰潤燥力強,痰濕內盛及脾虛便溏者慎用,以免助濕。
  • 川貝母: 性涼,味甘微苦。入肺、心經,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對肺熱燥咳、久咳有痰、咳嗽伴咽乾喉痛者療效突出,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燥熱性咳嗽。川貝潤而不膩,偏於治陰虛勞嗽,是肺虛久咳的良藥。不適用於外感風寒或寒痰濕咳(痰稀色白、怕冷)的人士,以免因其性寒而加重肺寒症狀。川貝價昂質佳,用量宜遵醫囑,不宜過量久服。
  • 南北杏: 甘潤的南杏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性質平和無毒;苦杏仁辛苦性溫,有止咳平喘、滑腸作用,但含苦杏仁苷具微毒,需控制劑量。兩者常搭配入湯,一潤一降效果互補。杏仁適合各類咳嗽特別是燥咳、久咳、咽痒者,但苦杏不可過量,孕婦及年幼體弱者慎用苦杏仁。一般煲湯中苦杏仁用量多在甜杏的1/3以內為宜,既發揮止咳效力又不至於產生苦味或毒性。杏仁還富含油脂和維他命E,可潤膚益膩,是潤肺同時改善皮膚乾燥的食療佳品。

(注:以上食材功效雖各有側重,但在實際煲湯時往往配伍使用,取其協同作用。使用時應根據自身體質和症狀選擇合適的材料搭配。若有慢性病或特殊體質,飲用前建議諮詢醫生意見。)

常見問題解答

煲湯絕非易事,大家可能會在煲湯過程中出現不少疑問。Photo from iStock

煲潤肺湯需要注意甚麼?

首先選對食材很重要:針對乾咳少痰應多用滋陰潤燥的材料,如沙參、玉竹、雪耳等;若伴有痰濕可加入陳皮、薏米等去濕配料。煲湯時建議先武火後文火,肉類先汆水可令湯清澈不濁。同時注意對症下料,寒咳者避免過寒的潤肺湯,熱咳者則忌用溫補藥材。最後,湯水以清淡適口為佳,少油少鹽,才能充分發揮潤肺效果。

甚麼時候喝潤肺湯最適合?

一般來說,秋冬季和季節交替的初春末夏等乾燥時節飲用潤肺湯最為應景,此時空氣濕度低,人體肺陰容易耗傷。另外,長期待在冷氣房、喉嚨經常乾癢或剛感冒咳嗽恢復的人,也可在晚餐時或睡前兩小時喝一碗潤肺湯滋養肺臟。但需注意,若屬外感初期(正發燒或風寒咳嗽)、或飯後馬上飲過量湯水,都不太適宜。通常建議飯後1小時再飲用溫熱的潤肺湯,每週2-3次即可,無需天天飲用,以免脾胃濕阻。適時適量地在乾燥時節進補潤肺湯,才能既滋養身體又不過度負擔。

陰虛和陽虛體質的人都適合喝潤肺湯嗎?

大部分潤肺湯屬於養陰類滋補湯水,陰虛體質(如手足心熱、咽乾口燥、乾咳少痰者)飲用最為對症,可明顯改善不適。陽虛體質(如畏寒怕冷、四肢冰涼、痰稀清者)則需選擇偏溫性的潤肺湯,或在湯中加入生薑、紅棗等中和寒涼。例如陽虛者可選擇烏雞百合湯這類湯品,滋陰的同時兼具一定溫補效果。但若陽虛者飲用了過於寒涼的潤肺甜湯(如川貝雪梨湯)可能出現腹瀉、手腳更冷等反應。因此,體質偏寒的人飲潤肺湯宜適當加溫,體質偏燥熱的人則可放心選擇性涼之品。總之,了解自身體質後對症選擇和調整食材,才能喝出健康。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