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止咳湯】潤肺化痰、提升免疫力的食療秘方!4款小朋友止咳湯水與選擇指南!

【止咳湯】潤肺化痰、提升免疫力的食療秘方!4款小朋友止咳湯水與選擇指南!

健康飲食 健康煮食
By Bernice on 07 Apr 2025
Digital Editor
Bernice Cheong是一位追求健康生活的資深編輯,她熱愛分享有關醫療疾病、食物營養、運動健身等方面的內容。她以簡潔有趣的寫作方式,深入見解和實用建議贏得了讀者的廣泛好評。透過UrbanLife Health,她致力於向大家傳遞更多健康知識,,讓大家一起實現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bernice.cheong@urbanlifehk.com

兒童咳嗽是常見的健康問題,尤其在季節轉換或流感高峰期時更頻繁面對孩子不停咳嗽,父母既心疼又焦急,希望找到溫和有效的方法緩解症狀。中醫食療湯水因其天然、安全的特點,成為許多家長的首選。本篇文章將介紹止咳湯的原理與功效,並精選4款適合小朋友的止咳潤肺湯水,幫助家長針對孩子體質選擇合適的湯水。同時,我們也會解答家長常見的疑問,讓您在照顧寶貝健康時更有信心。

止咳湯|目錄 + 快速連結

止咳湯水有甚麼功效與原理?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又有甚麼見解?Photo from iStock

止咳湯水的功效與原理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小兒肺臟嬌嫩,容易受風寒或風熱侵襲而引發咳嗽。透過食療煲湯,可調理孩子體質,達到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效果。有中醫表示,若咳嗽症狀不嚴重,只要辨明屬寒咳或熱咳,就能以湯水食療改善症狀。例如,風寒咳嗽的孩子可用紫蘇葉、陳皮等煲水以散寒止咳;風熱咳嗽則適宜用雪梨加南北杏熬湯以清熱潤肺。不同藥材食材各有功效,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現代醫學: 從科學角度看,充足的水分與營養有助緩解咳嗽。讓小朋友少量多次飲用溫水或湯品,可滋潤喉嚨黏膜,減少刺激,幫助緩解乾咳與促進痰液排出 。經典的雞湯就是公認的「止咳藥」,雞湯含優質蛋白質和多種營養,能增強免疫力,其產生的熱蒸氣也可舒緩鼻塞喉嚨痛 。此外,一些湯品中的食材如雪耳、蓮子等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和礦物質,能滋養身體、潤肺止咳 。因此,無論是從保健角度還是營養角度,適當的湯水對咳嗽中的孩子都有正面助益。

4款止咳湯水推介

川貝蒸雪梨(清熱潤肺、止咳化痰)

川貝蒸雪梨食譜與做法

川貝蒸雪梨食譜與做法(清熱潤肺,止咳化痰)
食材 雪梨 1個、川貝母粉 3克、冰糖 或 蜂蜜 適量
做法
  1. 將雪梨洗淨,橫切去梨蓋,挖去梨心,留作容器。
  2. 把川貝母粉放入挖空的梨中,依個人口味加入少量冰糖或蜂蜜調味。
  3. 將雪梨蓋回覆,放入碗中隔水大火蒸約45分鐘,直到梨肉變軟、汁水滲出。
  4. 稍放涼至溫熱後讓孩子連梨帶湯同食。幼兒可用小勺刮取梨肉與湯汁餵食。
功效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適用於乾咳少痰、喉嚨乾燥灼熱的小朋友。雪梨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川貝母性微寒,潤肺止咳、清熱化痰,常用於治療燥熱咳嗽。兩者結合,是經典的止咳潤肺甜湯。
建議與提醒 川貝蒸梨味道清甜,小朋友多能接受。但需注意體質偏寒或咳嗽有痰時不宜使用本食療。若孩子伴有感冒發熱或痰多黏稠,應暫緩食用清潤偏涼的雪梨川貝湯 。一歲以下幼兒則不建議添加蜂蜜,但可用冰糖調味。此外,川貝用量不宜過多,按食譜分量即可,以免過度寒涼。

食材功效

  • 雪梨: 性涼味甘,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對燥熱咳嗽、喉痛有緩解作用。
  • 川貝母: 性微寒,潤肺止咳,並清熱化痰,是治療小兒乾咳、夜咳常用中藥材。

海底椰無花果瘦肉湯(滋陰潤肺、清熱化痰)

海底椰無花果瘦肉湯食譜與做法

海底椰無花果瘦肉湯食譜與做法(滋陰潤肺、清熱化痰)
食材 非洲海底椰乾 30克、無花果 3顆、淮山 30克(可增強健脾作用,可省略)、南北杏 10克、蜜棗 2枚、紅棗 4枚、瘦肉 300克、生薑 2片、清水 約2500毫升
做法
  1. 海底椰乾浸泡後沖洗;乾無花果洗淨去蒂;淮山洗淨;南北杏和蜜棗、紅棗洗淨備用。瘦肉切大塊後汆燙去血水,洗淨備用;生薑切片。
  2. 所有材料放入湯鍋,加入約2500ml清水,用大火煮滾。
  3. 水滾後撇去浮沫,轉小火加蓋燉煮約1.5–2小時。
  4. 起鍋前可加少許鹽調味(兒童可不加鹽或極少量)。湯渣中的無花果和瘦肉可以撈出剪碎給孩子一起食用。
功效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兼具健脾開胃效果。此湯性質平和滋潤,適合一般體質以及因肺熱乾燥引起的咳嗽、喉嚨乾癢。海底椰有明顯清潤肺燥、止咳平喘功效,並能滋陰補腎、潤肺養顏 ;無花果性平味甘,清熱生津,潤肺利咽,還可潤腸通便;淮山健脾補肺、固腎益精,能改善小兒脾胃虛弱。配以瘦肉增添鮮甜和蛋白質,一家大小都適合飲用。
建議與提醒 買不到非洲海底椰,可用椰子芯代替,但風味略有不同。湯中加入南北杏(苦杏仁、甜杏仁)可增強止咳效果,但苦杏仁含微量苦杏苷,小朋友應適量食用且務必煮透。此湯清潤甘甜,大多數孩子都容易接受。如為寒咳的小朋友飲用本湯,可酌加1-2片薑或陳皮同煲,以平衡寒性,反之熱咳的小朋友則可不放紅棗,以免滋補留痰。

食材功效:

  • 海底椰: 性平微涼,入肺腎經,能清燥熱、潤肺止咳,滋陰養肺,對燥咳肺熱有顯著緩解作用。
  • 無花果: 性平味甘,清熱生津,潤肺利咽,同時潤腸通便,有助改善咽乾喉痛及便秘 。
  • 淮山: 性平味甘,健脾補肺、益腎固精,常用於改善食慾不振、體虛久咳,有助提升小兒的消化和免疫功能。

川貝杏仁鱷魚肉湯(止咳平喘、補肺健脾)

川北杏仁鱷魚肉湯食譜與做法

川北杏仁鱷魚肉湯食譜與做法(止咳平喘、補肺健脾)
食材 鱷魚肉乾 50克、川貝母 10克、南杏、北杏 各15克、乾百合 15克、無花果 3–4粒、陳皮 1/2個、蜜棗 2粒、生薑 3片、瘦肉 300克
做法
  1. 鱷魚肉乾浸泡15分鐘,漂洗去除雜質;乾百合、南北杏、無花果、陳皮、蜜棗分別清水洗淨;川貝母如非研粉,先略搗碎備用;瘦肉切大塊汆水去血沫。
  2. 所有材料湯鍋,加入約3000ml清水。用大火煮滾,期間撇淨浮沫雜質。
  3. 改小火加蓋煲約2.5–3小時,湯煲好後下少許鹽調味即可關火。
功效 化痰止咳,平喘潤肺,尤其適合反覆久咳、氣管敏感或體虛易咳的小朋友。此湯組合具有補益肺氣、增強抵抗力的作用 ,而鱷魚肉被視為滋補潤肺的珍貴食材,對治療哮喘和慢性咳嗽尤為有益。川貝母配南北杏仁則可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同時輔助平喘;加入瘦肉提鮮和補充蛋白;百合、無花果等潤肺養陰,讓湯水有效又清潤。此湯藥材較多,適合久咳不癒時階段性食用。
建議與提醒 鱷魚肉乾在煲湯前充分浸泡清洗並搭配薑片、陳皮同煮,可有效去除腥味。由於鱷魚肉屬高蛋白低脂肪食材,性質平和偏補,家長毋須過度擔心其「寒涼」問題。中醫認為鱷魚肉有補氣養肺、止咳平喘之效,適量給小孩食用是安全且有益的。但需注意來源可靠,烹煮時間足夠軟爛,以免難以消化。首次給孩子嘗試鱷魚湯時,可先讓其少量飲用觀察,確定不會過敏不適再增加分量。

食材功效:

  • 鱷魚肉: 性平味甘,入肺脾經,具有補肺益氣、止咳定喘的作用。鱷魚肉或對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有明顯益處。經常咳喘體弱者適量食用可增強抵抗力。
  • 南北杏: 南杏潤肺止咳,北杏化痰平喘,兩者合用能增強止咳化痰效果。杏仁含有小量苦杏素,煮熟後安全無虞,但不可過量。
  • 川貝母: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突出,傳統中常與雪梨、杏仁等同用治療久咳痰稠。川貝母在本湯中平衡了鱷魚肉的滋補性,對痰多或燥咳都有所顧及。

淮山栗子雞湯(健脾益肺,化痰止咳)

川北杏仁鱷魚肉湯食譜與做法

川北杏仁鱷魚肉湯食譜與做法(止咳平喘、補肺健脾)
食材 淮山 30克、栗子 15粒、腰果 10克、烏雞 1/2隻、紅棗 4粒、枸杞 1湯匙、薑片 2片、鹽 適量
做法
  1. 淮山若用乾品,先清水浸軟;鮮淮山去皮切滾刀塊。栗子去殼後放入熱水煮5分鐘撈起,再剝去栗衣備用;烏雞斬塊汆水去血沫,洗淨備用;紅棗洗淨拍扁去核,枸杞洗淨瀝乾。
  2. 將淮山、栗子、腰果、烏雞塊、紅棗、薑片一起入鍋,加入2000ml清水。大火煮滾後撇去浮沫,轉文火煲約1.5小時。
  3. 煲至食材酥爛出味,加入枸杞再煮10分鐘即可關火。起鍋前下少許食鹽調味(小童飲用可不加或極少量鹽)。
  4. 喝湯時可將栗子壓碎在湯中一起食用,淮山和雞肉也可讓孩子適量食用。湯渣對滋補脾胃有幫助,不浪費其營養價值。
功效 這款湯水偏向食補,適合反覆感冒咳嗽、體質虛弱的幼兒調理飲用。中醫指出,小朋友若常咳嗽且伴有精神倦怠、食慾不振,多屬脾肺兩虛,宜用健脾補益的食療幫助恢復。淮山能健脾補肺、益腎固精,改善脾虛食少的情況;栗子性溫味甘,入脾胃腎經,有補腎強筋、養胃健脾之效,可增強幼兒體力;腰果性平味甘,補脾潤肺,有助改善咳嗽虛痰 。烏雞肉富含優質蛋白和氨基酸,滋補而不燥熱,適合作為病後體虛調養湯水。此湯四季皆宜,健脾益腎、潤肺化痰、增強體質,尤其秋冬飲用可潤燥防咳。
建議與提醒 若沒有烏雞,用普通雞肉亦可,但中醫認為烏雞更能補益肝腎、養陰清熱。栗子較難消化,1歲內幼兒不宜食整粒栗子,可將湯過濾取汁給嬰幼兒飲,或只給細碎的栗泥。此湯性質平和偏溫,痰濕體質(舌苔厚膩、大便不調)的小朋友可減少紅棗用量並加1小片陳皮同煮,以防滋膩留痰。相反地,如果孩子屬陰虛內熱體質(手足心熱、口乾舌紅),可在湯中加幾片沙參、玉竹同煲以增強滋陰作用,平衡栗子的溫性。

食材功效:

  • 淮山: 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胃、補肺腎的功效。小兒脾虛食少、久咳體弱者食之有益。
  • 栗子: 性溫味甘,入脾、胃、腎經,能補腎強筋、健脾養胃。栗子富含澱粉和礦物質,可補充體力,是秋冬進補佳品。體虛咳嗽、腰膝酸軟的小朋友適量食用有助強健體質。
  • 腰果: 性平味甘,入脾、胃經,能補益脾胃、潤肺止咳。腰果的油脂有助滋養肺臟,與淮山、栗子同用可改善肺脾兩虛之咳嗽。

選擇湯水前,家長需考量孩子的體質和咳嗽類型,才能對症下藥,收到良好效果。Photo from Shutterstock

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止咳湯水?

選擇湯水前,家長需考量孩子的體質和咳嗽類型,才能對症下藥,收到良好效果。以下是幾項建議與常見迷思的解答:

辨別寒咳與熱咳

中醫將咳嗽分為「風寒咳嗽」與「風熱咳嗽」兩大類。簡單來說,寒咳多見於受涼感冒,症見咳嗽聲重、痰稀色白、伴流清鼻涕、手腳冰冷,宜用偏溫的食材祛風散寒。如可選擇加入紫蘇、生薑、陳皮等驅寒化痰的湯水。相反,熱咳多因燥熱上火,表現為咳嗽聲尖、痰黃黏稠、咽喉紅腫痛、可能發熱,適合清熱潤肺的湯水,如雪梨川貝湯、桑菊杏梨湯等。小提醒: 若無法確定寒熱,可選擇性平偏潤的湯水(如無花果瘦肉湯)暫時調理,同時尋求中醫診斷意見。

依虛實調湯方

除寒熱外,小兒咳嗽還有虛實之分。體質較弱、久病初癒的孩子屬虛症,宜選擇滋補肺氣、健脾益腎的湯水,如淮山栗子雞湯等偏補益的食療,可提升正氣,減少復發。反之,壯實兒或痰多食滯者屬實證,應選用化痰清肺的湯水,如利用白菜蘿蔔、魚腥草、橄欖等食材煲湯以消滯化痰,避免過補。同時注意調整飲食,少給孩子吃煎炸甜膩的食品,才能讓咳嗽痊癒更快。

關於川貝與幼兒

川貝母被廣泛應用於止咳中成藥,安全劑量下對小朋友是可以使用的。但川貝偏寒,主要針對燥熱咳嗽,3歲以下幼兒如無明顯燥熱症狀,日常不需特地服用川貝。如需使用,也應控制份量並搭配溫潤的食材。同樣地,苦杏仁因含微量有毒成分,必須經過長時間熬煮才能給幼兒食用,且每次用量宜控制在數克以內。

鱷魚肉的寒涼疑慮

有家長擔心鱷魚肉屬寒性,孩子吃了會著涼。其實從中醫角度看,鱷魚肉性平偏溫,不但不會過度寒涼,反而有補氣養血之效。香港地區許多湯包會加入鱷魚肉正是取其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的作用。不過,鱷魚畢竟屬異常動物蛋白,過敏體質的孩子第一次嘗試時要慎重,建議先少量嘗試並觀察有無過敏反應。如果家長仍有顧慮,可選擇無花果、南北杏等植物性食材替代,效果亦不錯。

購買湯包與食材挑選

市面上有許多標榜兒童適用的止咳湯包,選購時應留意成分清單,避免含過量苦杏仁、川貝等猛烈藥材的配方。優先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或藥材店。自行挑選食材時,注意百合、陳皮、海底椰是否天然無硫磺熏製,肉類是否新鮮或經適當乾製處理。煲湯前建議將中藥材先沖洗或浸泡,可減少雜質農殘。根據小朋友咳嗽類型對症下料,如痰多加陳皮、痰黏加蘿蔔,夜咳加百合、蓮子等,充分運用食材特性來提升湯水療效。

透過以上原則,家長可以靈活調整湯水組合,為孩子煲出既對症又美味的止咳湯品。在食療調養的同時,若孩子咳嗽嚴重或持續不癒,務必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小朋友湯水常見疑問

小朋友咳嗽可以飲用甚麼湯水?

針對幼兒咳嗽,可選擇一些潤肺化痰且味道清甜的湯水,以提高孩子的接受度。Photo from iStock

針對幼兒咳嗽,可選擇一些潤肺化痰且味道清甜的湯水,以提高孩子的接受度。常見如:雪梨川貝湯(適合燥熱乾咳),無花果南北杏瘦肉湯(潤肺化痰,平補不燥),百合蓮子銀耳湯(滋陰潤肺,夜咳適用)等。中醫建議風寒咳嗽用紫蘇、陳皮煲水;風熱咳嗽則用雪梨配南北杏煮湯飲用。總之,熱咳選清潤、寒咳選溫化,再搭配能提升免疫力的食材(如瘦肉、雞肉、枸杞等)一起煲,既可止咳又能補充營養。

鱷魚肉對小朋友咳嗽真的有效嗎?

從中醫經驗來看,鱷魚肉對小兒久咳哮喘確有不錯的食療價值。鱷魚肉性平味甘,入肺脾經,傳統上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體虛久咳,能補肺益氣、止咳定喘。在轉季時煲鱷魚肉湯給孩子喝,對減少氣管敏感發作和「咳尾」很有幫助。但仍要注意,鱷魚肉屬高蛋白食材,有些孩子可能對其敏感。建議首次嘗試少量,並選購來源可靠的肉乾製品,充分烹煮再讓孩子食用。總的來說,鱷魚肉湯對小朋友咳嗽有效但需適量,並非日常所需的必備品,可在反覆久咳時作為食療輔助。

哪些食材適合3歲以下兒童止咳?

對於3歲以下幼兒,選擇止咳食材要特別溫和、安全。水果類如雪梨、蘋果可用來熬水或蒸製川貝梨汁,既潤肺又容易入口。穀物與根莖如蓮藕水、白米湯也有一定化痰作用。植物藥食方面,少量的百合、雪耳煮水可緩解夜咳與乾咳。需要注意的是,強效的中藥如川貝母、苦杏仁等對幼童而言偏寒或有小毒性,除非醫生指導,否則不建議自行給2歲以下孩子服用。蜂蜜有潤喉功效但1歲以下嬰兒禁用。在調理嬰幼兒咳嗽時,更重要的是保持室內空氣濕潤、讓BB多喝溫水及正確拍背排痰。食療上以天然食材為主,避免使用刺激性辛香料,簡單的冰糖燉梨水或枇杷葉水都是較安全的選擇。

小朋友風熱咳和風寒咳有甚麼分別?應該飲甚麼湯?

風熱咳和風寒咳是中醫對感冒咳嗽兩種不同類型的描述。Photo from Shutterstock

風熱咳和風寒咳是中醫對感冒咳嗽兩種不同類型的描述。兩者的症狀差別主要在於:風寒咳多見於受涼初期,孩子會怕冷、流清涕、咳嗽聲重而痰清稀,舌苔薄白;風熱咳則多由外感熱邪或內熱上火引起,表現為發熱、喉嚨紅腫疼痛、咳嗽聲急、痰黃黏稠,舌苔薄黃。針對不同類型咳嗽,飲湯選材有所區別:風寒咳嗽宜用偏溫散寒的湯水,例如紫蘇生薑水或添加陳皮、胡椒的豬肚湯,有助祛風散寒、溫肺止咳。也可煲一些平和帶宣發作用的湯,如白蘿蔔蜂蜜水(蘿蔔袪痰,蜂蜜潤肺)。風熱咳嗽則適合清潤降火的湯水,如川貝杏仁燉雪梨、水梨雪耳湯、桑菊薄荷水等,以清熱解表、潤肺止咳。此外,風熱咳可用羅漢果、菊花等泡水代茶飲,減輕喉痛和燥熱。若不確定孩子屬哪種類型,建議諮詢中醫,或先給予性質平和的湯水觀察。

可以長期讓小孩飲化痰湯嗎?

不建議長期連續讓孩子飲用同一種化痰止咳湯。雖然食療湯水相對藥物溫和,但某些中藥材累積服用可能影響孩童腸胃或體質平衡。比如苦杏仁含有微量有毒成分,不宜長期天天服用;川貝母性寒,多飲可能傷脾胃陽氣。此外,經常喝過於滋補或偏寒涼的湯也會令孩子體質偏頗。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咳嗽有痰期間,每週給予2-3次化痰湯水輔助治療,連續1-2週即可;待症狀改善就應停用,改為清淡飲食,讓身體自行調節恢復。如果孩子屬過敏體質或氣管敏感,可在容易發病的季節每週煲1次潤肺健脾的湯作預防,例如玉竹百合瘦肉湯等,但也不宜天天喝。同時注意觀察孩子的大便和食慾情況,確保沒有因湯水的寒熱偏性影響消化。總之,適度輪換各種湯水,均衡攝取食材營養,比長期單一服用某款化痰湯來得科學。若孩子咳嗽久治不癒,還是應尋求醫生評估,以免延誤治療。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