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治療】患者停藥隨時令病情復發 港大研究:使用長效針劑可減復發風險
近日不幸事件使大眾關注精神健康問題,據統計,本港成年華裔人士於一生中被診斷患上思覺失調的比率約為2.5%,多數患者於年輕時發病。不過社會對精神病患者普遍存有「污名化」,加上公立醫院資源緊張,大部份精神科新症需要輪候數月,部分地區甚至以年計算。除此之外,患者獲得診斷後,亦需要持續監察病情及按時服藥,其中服藥依從性低為治療思覺失調一大挑戰。有精神科醫生指,患者在停藥後,會增加症狀復發及再住院風險,估計停藥原因與副作用及經濟因素有關。而港大有研究發現相比口服抗思覺失調藥物,使用長效針劑可減復發風險,而且越早使用越有效控制病情。
Photo from 香港精神健康動力基金會
甚麼是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是一種腦部疾病,會影響患者的思想和大腦功能,從而影響患者與現實的聯繫。思覺失調多在年輕人身上初發,思覺失調病例發病年齡大多在20至30歲之間,其中男性病發年紀較女性早3到5年。如同其他醫學疾病一樣,思覺失調是可治療的。事實上,更早的診斷和良好的治療是可以令思覺失調患者理想地康復。
思覺失調顧名思義是指「思」和「覺」出現異常,「思」指思想的內容及條理,「覺」則 指五官所感受到。患者會處於異常的精神狀態,一般會出現妄想、幻聽、思想及言語紊亂等情 況,導致他們不能夠正確地了解周遭現實的事物、不能夠掌控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及不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香港精神健康動力基金會榮譽外務秘書、精神科專科醫生李靖國醫生表示,以上這些病徵都屬於「陽性病徵」,亦有患者會出現「陰性病徵」,包括情感遲鈍、思想 異常貧乏,缺乏積極性等。
李醫生又指,根據統計,全球約2,400萬人患有思覺失調,比例大約每300人中有一人;至於香港,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本港成年華裔人士於一生中被診斷患上此病的比率約為2.5%,按香港人口推算,本港約有18萬人患思覺失調。醫學界對思覺失調的成因仍然沒有定論,但有研究指出,思覺失調與遺傳因素、環境壓力、腦 部病變及濫用毒品有關。目前治療思覺失調會循三大方向,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家庭介入措施。
思覺失調2大類藥物
思覺失調藥物大致分為典型及非典型兩種,或俗稱新藥和舊藥。李醫生指,服用藥物後大概幾星期便開始出現效用,例如減少妄想和幻覺,但部份副作用會較明顯。藥物可分注射和口服兩種,舊藥(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一般藥效,包括消除妄想、幻覺及思想和言語紊亂,安定焦躁不安的情緒及促進睡眠等;至於新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則可改善妄想、幻覺及思 想和言語紊亂的徵狀、改善表現平板及麻木、語言貧乏、無動機的徵狀,以及有助睡眠。
甚麼是「懵仔針」?不等於長效針劑
經常聽到的「懵仔針」是否等於長效針劑?李醫生指出,兩者作用不同。現時急症室常用的氟哌啶醇(Haloperido),是一種典型抗精神病藥之一,能夠在短時間達到鎮靜效果,透過平衡腦部裡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減少腦內過度的神經異常活動,從而回復正常的情緒及行為,惟服用藥物後所引起的副作用較多。至於長效針劑則能夠達到長遠的治療效果,毋須每天服用藥物,視乎不同藥物要求,服藥間隔為2至12週18。從而改善服藥依從性的問題,而且副作用相對溫和。
藥物可有效地舒緩病人的病徵,但思覺失調病人亦有很多心理的需要。李醫生指出,療程一般可以分為個人輔導或小組輔導。由不同的專業人員,例如社工、護士、職業治療師及臨床心理學家等,按患者的個別需要和其病發的階段,而制定療程內容和持續時間。主要為患者提供疾病及治療的相關知識、學習正面思考及壓力處理、增加對復發的警覺性及學習症狀處理等等。
了解思覺失調復發高危因素可及早預防
此外,港府日前亦公布加強措施支援,在支援涉及嚴重精神疾患的精神復元人士方面,提出增加人手、改善個案管理計劃個案經理的比例、處方較新和副作用較少的口服或注射藥物等等。李醫生表示,就近日不幸事件,出現暴力傾向並因病發而傷人的精神病患者指數極少數。因此,除了反思支援精神病患者措施外,亦要了解復發的高危因素,及早預防。「不過,更值得留意是,大部分患者不按指示服藥也會導致病情復發。」李醫生指出,患者停藥估計涉及原因包括拒絕服用藥物、忘記服用藥物、因經濟條件限制及藥物副作用。他續指,目前一線藥物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達70至80%,但估計有一半患者即使對藥物反應良好,但不遵從他們的治療方案。
而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正正是導致患者停藥的原因之一。李醫生指出,口服抗思覺失調藥物可 能會引起錐體外徑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過度鎮靜、催乳素過高、體重增 加,認知障礙等副作用。其中EPS指患者包括口、舌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不受控制地重覆動 作、面部及肢體僵硬、手腳震顫、靜坐不能、站立時不斷搖晃身體及肌肉持續抽搐,例如反白眼、頸向後仰等。這些副作用的出現,亦可能令患者對治療感到卻步。
服藥依從性低,會衍生症狀復發、再住院、自殘及降低生活質量風險。李醫生指出,有研究顯示,部分思覺失調患者經歷過一次發作並可完全康復。惟對於大部分患者而言,思覺失調是一種慢性疾病,而且復發率高。在一項五年隨訪研究顯示,累計首次復發率為82%,二次 復發率為78%;在另一項研究顯示,在停藥後,有77%的症狀會在一年內復發,超過九成的症狀會在兩年內復發。
港大研究思覺失調疾病復發風險 使用長效針劑可減復發風險
為了改善服藥依從性低的問題,醫學界近年研發長效針劑,延長服用間距,以更少的用藥次數達到治療效果。為了解長效針劑對思覺失調華裔患者的成效,港大早前進行相關研究,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教授陳慧賢教授指出,研究使用自我控制案例系列(Self-Controlled Case S eries,SCCS)研究模型進行分析,數據從醫管局臨床醫療數據分析及報告系統中取得,以分析在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觀察期),在醫管局接受長效針劑和口服抗思覺失調藥的思覺失調患者,並於2021年5月至8月進行數據分析。陳教授指出,研究主要探討方向,為測量疾病復發的風險(包括因精神疾病而住院、因思覺失調而住院、自殺未遂),使用公共醫療服務頻率(包括急症及住院)。其他探討方向則測量不 良事件,包括因身心症住院,因心血管疾病而住院,錐體外徑症候群(EPS)。數據顯示,有74,044名患者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被診斷為思覺失調,其中有23,719名患者在觀察期間,先後服用了口服抗思覺失調藥物及長效針劑,被納入是次研究對象。統計發現,在觀察期間,有81.2%因精神疾病而住院,77.5%因思覺失調而住院,6.1%曾企圖自殺。
研究亦有比較患者分別在使用口服抗思覺失調藥物,及使用長效針劑時的病情管理(需要接 各項治療日數至少90天以上)。研究發現,相比口服抗思覺失調藥物,在接受長效針劑治療期 間,患者多項復發風險有明顯降低,包括:住院風險減低37%,因精神疾病而入院風險減低48 %,因思覺失調而入院風險減低47%,以及企圖自殺風險減低44%。此外,使用長效針劑亦可 減低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包括可減低因身心症及心血管疾病住院風險12%,以及出現錐體外徑 症候群(EPS)減低14%。
另一方面,研究按患者接受長效針劑開始時間進行比較,發現相比接受口服抗思覺失調藥物的患者,早期使用長效針劑治療的患者能夠減低住院風險76%;而後期使用長效針劑治療的患者則減低55%。由此可見,越早使用長效針劑能夠更大程度減低疾病復發,尤其是在首次病發後兩年使用。
加強公眾教育、多些關心身邊人
除了藥物治療外,加強公眾教育,建立共融精神健康環境也十分重要。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程志剛就近日發生與精神健康相關之事件呼籲公眾關注兩大重點:傳媒報導的角色及公眾教育的重要。他指出,傳媒報道需要客觀事實,正確資訊,留意對當事人、受害者、家屬及市 民大眾之影響。其中血腥、暴力、自殺等相片或短片,具不良感染力,容易引發市民大眾的不安。他建議,傳媒應避免以偏概全,引起市民相信「精神病人=會傷害人」,加深對復元人士標籤及歧視。
另一方面,加強公眾教育的重要。程志剛建議,學習精神健康急救,以辨識身邊人有否正面對精神及情緒問題,以及如何作有效之溝通和介入;減少對復元人士之負面標籤,以及透過課程學會多些留意家人、同事、朋友情況,尤其是復元人士。若留意到復元人士作息、行為、言語、態度與日常有別時,應多些關心,了解其情況。若有需要,應鼓勵他們尋求專業協助。
正視精神健康問題、減少精神疾病「污名化」情況
香港精神健康動力基金會榮譽外務秘書、精神科專科醫生李靖國醫生呼籲,情緒困擾問題絕不罕見,患者在接受治療後能夠減輕症狀,重拾健康生活。然而,社會將精神疾病直接與負面標籤掛鉤,會導致「污名化」的情況加劇。他希望不論患者抑或大眾正視精神健康問題,減少誤解,並多關心身邊人士。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