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難發現?國際建議高風險人士定期篩檢

早期肺癌難發現?國際建議高風險人士定期篩檢

醫學專科 腫瘤科
By Kexta on 30 Aug 2021
Senior Project Editor

肺部容積非常大,初現一個小小的腫瘤未必足以引發徵狀,往往是腫瘤變大,或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份才會出現相應徵狀,如持續咳嗽、肺功能受損、骨痛等,患者才會求醫,可惜其時治療選擇已經受限,療效亦相對不理想。不過,近年醫學界積極提倡肺癌高風險人士接受早期篩檢,有助及早找出肺癌以作治療,減低死亡率。

肺癌發病率高,死亡率亦同樣高,根據最新統計數字,本港每年新增約5,000多個個案,同年死亡人數亦接近4,000人。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孔敏醫生解釋,死亡率高企皆因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屬第三或四期,治療選擇有一定限制,成效亦大打折扣。反之,如能在第一、二期,癌細胞尚未轉移前接受治療,不但有望根治病情、提升存活率,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亦較短,過程亦較不辛苦,維持生活質素。因此,如何協助患者在肺癌早期找出腫瘤,及時予以適當治療,一直是醫學界研究的課題。

早期肺癌發現難治療易 三類高風險人士宜篩檢
因應已知的風險因素,肺癌尤為常見於長期吸煙者或經常接觸致癌物質的人士,李醫生指每日吸煙量達一包或以上的煙民、從事經常接觸致癌物質工作的人士,如煤礦工人、船塢維修員等,均須加倍注意患肺癌的可能性。雖然肺癌較少見遺傳,但若家族中有親屬曾患肺癌,同樣值得留意肺部健康。醫學界希望針對這批高風險人士,在未出現徵狀前定期接受篩檢,以便及時發現早期腫瘤作治療。

不過,李醫生表示,昔日未有合適的篩檢方法能夠準確而有效篩查肺癌,「傳統檢查為平面的胸腔X光檢查,受制於平面圖像的顯示方式,X光片未能全面顯示肺部的影像,不少地方均會被胸腔其他器官遮蔽,欠缺清晰的影像,無助醫生及早發現病變,削弱篩查效果。」

「幸而電腦掃描突破X光檢查的限制,其立體圖像為胸腔製作多個橫切面圖像,能全面而清晰展示胸腔狀態,任何陰影幾乎無所遁形;當然,部份早期腫瘤體積極小,也有機會逃出電腦掃描的『法眼』,出現假陰性的情況,但可能性相對較低。」李醫生解釋。

低劑量電腦掃描篩檢減肺癌死亡率兩成
由於高風險人士應定期接受篩檢,才能達到目的,為免經常接受大量輻射,目前發展出的低劑量電腦掃描就尤其適合作篩檢之用。美國有大型研究顯示,相比一般X光檢查,低劑量電腦掃描作篩檢能有效減低肺癌死亡率達兩成。1因此,國際標準建議高風險人士應在55至77歲期間接受肺癌篩檢2 ,基本檢查次數建議為每年一次,但仍需視乎檢查結果決定跟進檢查的方式及頻密程度。

養成篩檢習慣 及時揪出早期肺癌與其他肺病
Peter(化名)就因家族曾有親人患肺癌的緣故,即使沒有吸煙的習慣或較少接觸致癌物質,自50歲起也開始每年接受一次肺部篩檢,未曾鬆懈。持續數年後,篩檢結果印證了Peter的高度警覺性是正確的——掃描影像發現肺部有一小腫瘤,確診為第一期肺癌,醫生隨之為他安排腫瘤切除手術,便能根治病情。

事實上,像Peter般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不僅有助找出早期肺癌,「這類肺癌高風險人士到四十歲後,肺部通常也可能有其他問題,如慢性肺氣管疾病、肺氣泡等,篩檢結果將有助他們及時找出相關問題,並作適當的跟進處理。」李醫生說。

李醫生亦提醒,即使是長者,一樣值得接受篩檢,「部份高風險長者可能認為即使確診早期肺癌也無法做手術,欠缺積極篩檢的動力,其實即使是年長至7、80歲,確診早期肺癌也可安排根治式電療,依然值得定期篩檢。」

不僅如此,若經篩檢確定的期數已屆肺癌第三期,患者同樣毋需灰心,目前不能以手術切除的第三期肺癌,最新更有同步放化療後以免疫治療作為鞏固治療,研究數據指出患者的四年存活率接近50%,故盡早斷定期數,醫生便能替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當然,不同人士情況有異,各種治療方案與篩檢亦有其利弊所在,如有疑問,應向醫護人員查詢。

(此文章由阿斯利康全力支持)

1. Ostrowski M, Marjański T, Rzyman W.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 reduces lung cancer mortality. Adv Med Sci. 2018 Sep;63(2):230-236. doi: 10.1016/j.advms.2017.12.002. Epub 2018 Feb 6. PMID: 29425790.
2. NCCN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Lung Cancer Screening, 2020 (Accessed from: https://www.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lung_screening-patient.pdf)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