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季節】食蟹要注意!這4類人不應吃!大閘蟹挑選對策+蒸煮方法+3大飲食禁忌
「秋風起,蟹腿癢」,又到了吃大閘蟹的季節。整隻螃蟹中,相信不少人最愛蟹黃和蟹膏的部分。蟹黃和蟹膏不單止美味,而且營養豐富,但並非適合所有人食用,就算可以吃也不應吃太多。本次分享大閘蟹挑選方法、蟹黃蟹膏差異、蒸煮方法、3大飲食禁忌及4類人不宜吃大閘蟹。
大閘蟹季節|目錄+快速連結
大閘蟹如何挑選?
每一隻大閘蟹看似差不多,那要如何分辨好壞之分?以下分享一些選購貼士,不妨參考看看。
- 盡量選擇身體完整的大閘蟹,請勿選擇蟹鉗或手腳脫落。
- 大閘蟹蟹肚呈白色較好,因為這反映了大閘蟹生長環境的水質好壞。
- 當撫摸大閘蟹的眼睛時,眼睛會退縮或眨眼,即代表新鮮。
- 觀察大閘蟹顔色,蟹蓋帶深綠色,蟹肚呈白色,蟹毛帶金紅色。
- 拿上手後按下去蟹肚結實,代表更多蟹膏蟹肉。
- 選擇無異味、蟹殼完整且有光澤的大閘蟹。
吃螃蟹「九雌十雄」
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說法,是指農曆九月份適合吃母蟹,農曆十月份適合吃公蟹。因為這樣的吃法螃蟹的蟹黃和蟹膏才是最豐富的。兩者口感各有不同,蟹黃顔色較深,吃起來有一種沙沙的顆粒感,口感較硬,有點像鹹蛋黃的味道,但比鹹蛋黃更鮮美。蟹膏口感更加細膩、綿密,含在口中,待它慢慢融化,這味道才能逐漸顯現。
同樣營養豐富 蟹黃蟹膏有何分別?
根據《香港海鮮採購食用圖鑑》一書指出,蟹膏是公蟹的精囊、精液和內臟集成的濃稠物,黃色部分是大閘蟹的肝胰臟。精子未熟時呈青白色,半透明的啫喱狀,煮熟後便變成乳白色,因此又稱白膏,吃來有種黏口的感覺,比雌蟹甘香。
蟹黃是母蟹成熟後產生的性腺分泌物,呈橙黃色,又叫紅膏。蟹黃的質感像蛋黃,口感豐腴。市面上的膏蟹有兩種,河蟹膏微甜略帶泥味,而海蟹膏鮮甜微鹹略腥,例如大閘蟹屬於河蟹,而花蟹則是海蟹的一種。
除了美味,蟹黃和蟹膏亦含豐富營養。蟹黃含有豐富的包括鈣、磷、鋅、鐵、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優質蛋白質、膠原蛋白、維他命A、不飽和脂肪酸等,素來被稱為「海中黃金」。蟹膏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磷脂、維他命等營養素,尤以脂肪含量為最高,所以才使得蟹膏具有獨特的風味口感。
大閘蟹如何蒸?蒸多久?
一般來説,如想品嚐大閘蟹的原汁原味,建議採用傳統的清蒸方法。蒸之前先徹底清洗大閘蟹的蟹身、蟹爪與蟹鉗。等水滾後,將大閘蟹反轉放在蒸碟上,肚身向上,這樣蟹膏與蟹汁就會留在蟹殼內。蒸的時間可根據大閘蟹大小而決定,5両至6両的蟹逾蒸16-20分鐘,7両至9両的可蒸20-25分鐘左右。水中亦可加入薑或紫蘇葉,有助驅寒。
食大閘蟹3大禁忌
1. 四大部位不可食
- 蟹腮,蟹的呼吸器官,裡面非常髒
- 蟹腸,裡面有蟹的排泄物,蟹以腐物為食,其排泄物極多細菌,千萬不能食
- 蟹胃,內有污穢的泥沙,也有蟹的排泄物
- 蟹心,也叫蟹六角板,極寒涼
2. 吃蟹時忌飲凍飲
蟹性寒,搭配凍飲會寒上加寒!大家吃大閘蟹時,不妨加些薑或多沾薑末醋汁,因為薑屬熱性,可驅寒溫胃,還能殺菌去腥和解毒,吃蟹後也可喝點薑茶。
3. 忌與柿子同吃
大閘蟹不能與有高含量鞣質(Tannin,或稱單寧)的食物一起吃,例如︰柿、山楂、橙、桃、梨,黑茶(例如普洱)等食物。因為鞣質會與蟹類的蛋白質結合,產生不溶於水的沉澱物,影響消化能力,脾胃較弱的人或會出現肚瀉、消化不良。
4類人盡量少吃大閘蟹
1. 心血管病患者
蟹肉與蟹膏中膽固醇含量很高。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人體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克,而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更應低於200克。但是,每隻螃蟹的蟹肉約佔整隻螃蟹重量的40%,1隻250克螃蟹的蟹肉為100克 ,而每100克蟹肉中的膽固醇含量一般為235毫克,蟹黃一般為460毫克。由此來看,每天吃1隻中等大小的螃蟹,膽固醇攝入量就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每日推薦攝入量。而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血壓、高血脂症的患者,大量食用後可能會引致膽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
2. 海鮮過敏者
螃蟹中含有的特異蟹蛋白,會導致食用者出現過敏症狀,從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還會引起蕁麻疹或哮喘。
3. 皮膚疾病者
患有皮炎、濕疹、癬症等皮膚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為吃蟹可能會加重病情。
4. 尿酸偏高者
螃蟹屬高嘌呤食物,尿酸偏高的民眾食用過量,可能會促使痛風發作而寸步難行。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