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本港每年新增1300宗個案 思覺失調等同暴力、黐線?
台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由一上映就好評不斷,是一部以台灣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為題材,探討台灣司法正義、司法心理學等制度,亦糾正了大眾對精神病的誤解,其中一種就是港人望而生畏的思覺失調症。據統計,香港約有7萬人患有思覺失調症。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報導,常與倫常慘案、暴力事件掛鉤,使思覺失調症籠罩著灰暗的陰霾。
邵思敏(Sushi) 是一名思覺失調患者。她中學時期,連續三年遭受同學欺凌,加上難得的好友跳樓自殺身亡。在雙重打擊下,於15年前確診患上思覺失調和抑鬱症。最嚴重時,Sushi看到馬路上的雙層巴士,會誤以為上層乘客在監視她。Sushi在接受治療的初期,身體出現了不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例如急速變肥、出現皮下出血等,而且因患病時的幻覺太真實,令即使服藥再沒有幻覺的她,不懂得分辨真假。
但勇敢的Sushi仍然堅持定期複診、吃藥。已與病症同行了15年的她,不但學懂與病患共存,而且出書分享自身的經驗,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影響別人的生命,為同路人帶來一份同行感、為病友的家屬帶來一個明白、為大眾帶來一個新角度,更希望喚起社會對所有精神病或情緒病患者的關注。但至今,港人對思覺失調這個病症仍存在不少誤解,以上是六項大家經常誤會的地方,大家不妨抽空了解一下。
一、思覺失調症=多重人格?
思覺失調症的英文是Schizophrenia,源自希臘字根的schizein(撕裂)和phren(心智),所以舊名爲精神分裂症。但因為大眾經常將「精神分裂症」與「人格分裂」混淆,為了消除歧視以增加求診率,2001年香港醫管局正式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爲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的特徵是出現妄想、幻覺、思想及言語紊亂等症狀,而多重人格的定義上是一個人的體內明顯存在有兩種以上的獨立人格,而且每個人格都擁有獨立的記憶、喜好、才能以及個性。
二、性格樂觀的人不會患病?
其實任何人都有機會出現思覺失調,包括任何年齡、性別、種族、生活水平或學歷的人士,患病主要的成因可分為生理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腦內多巴胺(一種神經遞質)分泌失調、遺傳基因、睡眠不足、身體疾病、發燒、酒精或藥物濫用、腦部受創等;而心理因素,則包括壓力大、被欺凌、有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躁鬱症及精神分裂症等,都可能令患者出現思覺失調。
三、思覺失調患者多數是女生?
許多人認爲,這種胡思亂想的病症,女生的患病率一定較高,但就如上一點所言,任何人都有機會出現思覺失調。而且發生率遠超我們想像,據統計,全世界有約2,300萬人患有思覺失調症,香港現時亦有大概7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依國際數據及資料估計,香港每年會新增約1,300宗個案。男生的發病率還稍微比女性高一點,發病時間也比女性來得早,最常在20多歲時發病。
四、思覺失調症的人很暴力?
易怒確實是患上思覺失調症的其中一種症狀,但患者並不會突然作出暴力行爲,因為病發的過程可分二個階段,而每個階段所持續的時間會因人而異。第一階段是先兆期,患者會出現多疑、焦慮、易怒以至憂鬱,並會有失眠、記憶困難、思想難以集中和社交退縮等。但由於先兆徵狀不明顯,難以被察覺,而且轉變緩慢,因此很容易被忽略。第二階段是急性期,則是產生幻覺,例如聽到一把或多把聲音在與自己說話或討論式批評自己;產生妄想,例如認為有人在監察或意圖謀害自己;思想變得紊亂,說話變得急迫、突然中斷、離題或語無倫次、缺乏平常對話的邏輯或系統。當症狀繼續惡化並欠缺適當的治療,就有機會產生暴力行為。根據研究,患者若得到適切的治療,思覺失調患者並不比一般人危險。
五、思覺失調症不會遺傳?
醫學報告顯示,思覺失調症與遺傳是有關的。若雙親都患有思覺失調症,子女患病的機率是百分之三十。若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其中一人患有思覺失調症,另外一位患病的機率就有百分之五十。原因是家族遺傳是造成「腦部先天的脆弱性」的最主要成因,而「個人腦部先天的脆弱性」與「外在環境壓力」之間相互作用,就會促成了思覺失調的發生。意味著促成病發的原因,不單是遺傳因素,還有外在環境壓力的影響,即使雙親和同卵雙生的兄弟姐妹都沒有思覺失調,仍有百分之一的患病風險。
六、思覺失調症不會康復?
理論上,當急性症狀大致減退,患者便算踏入了康復期。但在這段時期,患者仍需要持續服藥。持續用藥的目的,是要預防復發,並不表示病情未受控制。人們常以外來病因(如感冒、身體創傷)的概念,認為康復就可以停藥,其實不然。因為思覺失調的性質不似身體損傷或病毒入侵,只要傷口癒合/病毒清除便告一段落;相反,它是一種身體狀態, 以高血壓來作比喻會更貼切:即使血壓經已控制得很好,仍需配合藥物、生活習慣改善等方法,以防血壓再次升高,這並不代表未康復。因此說康復是一個過程,而非一夜之間發生的轉變。 不過,在個別情況下,醫生亦會與康復者探討停藥的可能性。
Text: UrbanLife Editorial
Photos: 思覺基金、inverse、coinpedia、Project Safe Space、Edward-Elmhurst Health、Integris
Source: 賽馬會思覺健康計劃、香港大學、思覺基金、都市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