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魚油功效與吃法】幾時食最有效?每日攝取量、副作用與選購建議|魚油vs亞麻籽油vs藻油差異

【魚油功效與吃法】幾時食最有效?每日攝取量、副作用與選購建議|魚油vs亞麻籽油vs藻油差異

健康飲食 食物營養
By Hai Taeng on 22 Oct 2025

長期對住電腦、外食又偏油,想用簡單方法護心、護眼、穩情緒?魚油是常見的日常營養補充品之一,也是Omega-3脂肪酸(EPA、DHA)的主要來源,能從內到外幫助維持健康!以下整理了魚油的功效、每日建議攝取量、最佳服用時機、副作用與禁忌,並提供選購貼士以及魚肝油vs藻油vs亞麻籽油的差異,輕鬆get魚油的健康秘訣!

魚油功效與吃法| 快速連結

魚油是萃取自深海魚類的油脂,富含人體必需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與心血管和發炎調節相關的EPA,以及有助於大腦和視覺功能的DHA。Photo from istock

魚油是什麼?先認識EPA與DHA

魚油是從深海魚類(如鯖魚、沙丁魚、鮭魚等)萃取出的油脂,富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兩種成分是:

  • EPA(二十碳五烯酸):與心血管健康及發炎反應調節相關,能幫助維持血脂平衡。
  •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大腦與視網膜的重要組成,有助提升記憶力、專注力與視覺功能。

部分魚油產品會額外添加維他命A、D、E,選購時應優先查看EPA+DHA的實際含量,不要只看魚油總量。

EPA與DHA的主要功效

成分 主要功效 適合族群
DHA 維持視覺功能、支援腦部與神經發展 長時間用眼者、學生、上班族、孕哺期婦女
EPA 調節血脂與發炎反應、促進循環代謝 想護心血管、關節健康、穩定情緒的人群

EPA側重心血管與抗發炎保養;DHA則著重 腦部與視覺健康,可依個人需求選擇配方,讓魚油發揮最佳效果。

Omega-3是什麼?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是維持身體機能所需的「好脂肪」,但人體無法自行生成,需透過飲食或營養補充品攝取。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類型 來源 功效重點
EPA 深海魚類 與心血管健康、抗發炎作用相關
DHA 魚類與藻類 支援腦部發展與視覺功能
ALA(α-亞麻酸) 植物油(如亞麻籽油、胡桃油) 可在體內轉換為EPA、DHA,但轉換率低

建議直接從魚油或藻油攝取EPA與DHA,吸收率比植物來源更高。

Omega-3是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含有助心血管和抗發炎的EPA,以及支援腦部與視覺的DHA,兩者都需透過魚油或藻油直接攝取以維持身體機能。Photo from istock

為什麼需要補充魚油?

魚類本身不會製造Omega-3,而是透過攝取浮游藻類或小魚累積而成。現代人外食多,攝取油脂多偏向Omega-6(如葵花油、花生油等),如果與 Omega-3的比例失衡,容易影響循環與代謝健康。理想比例應接近1:1,適量補充魚油能幫助恢復營養平衡,促進心血管、腦部及整體代謝功能。

由於現代飲食容易攝取過多Omega-6,導致Omega-3比例失衡影響循環與代謝,因此需要適量補充魚油來恢復營養平衡,以促進心血管、腦部及整體代謝功能。Photo from istock

魚油功效與好處|從內到外全面保養

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EPA+DHA),是維持全身健康的重要營養。它能支援心血管、腦部、視覺、關節、皮膚及情緒等多方面功能,
幫助身體維持良好運作。

支援心血管與血脂平衡

EPA與DHA有助降低三酸甘油脂、促進血液循環,並減少動脈硬化風險,對維持心血管健康特別重要。建議搭配均衡飲食與運動,長期穩定補充效果更佳。

調節發炎與舒緩不適

Omega-3具有天然抗發炎特性,能幫助身體調節發炎反應,減輕關節僵硬、肌肉痠痛或慢性炎症。適合久坐、經常運動或易出現肌肉不適的人補充。

提升腦部活力與專注力

DHA是大腦細胞的重要成分,能幫助提升記憶力、專注力與思考反應,對學生、上班族及銀髮族都有助益。

護眼保養

魚油中 DHA為視網膜主要脂肪酸之一,有助維持視覺功能與穩定淚液分泌,緩解長時間用眼、使用3C產品造成的乾澀與疲勞。

維持皮膚與頭皮健康

Omega-3有助維持皮膚屏障及油水平衡,減少乾燥、脫屑與敏感,讓肌膚更柔潤有光澤。同時能促進頭皮健康,改善毛囊營養,讓髮根更強韌。

幫助運動後修復

魚油的抗發炎特性能加速運動後肌肉修復,減輕酸痛與疲勞,並支援能量代謝,適合經常運動或健身的人作為日常補充。

穩定情緒與心理平衡

EPA含量較高的魚油有助調節情緒與壓力,能幫助放鬆身心、提升睡眠品質與整體生活狀態。

支援孕期與幼兒發展

DHA對胎兒與嬰兒的腦部及視覺發展非常重要,孕期與哺乳期補充高純度DHA魚油,能同時照顧母體與寶寶的營養需求。

改善飲食中脂肪比例

現代飲食常攝取過多Omega-6(如葵花油、花生油等),補充Omega-3魚油可幫助平衡油脂比例,維持良好的代謝與循環健康。

魚油能從心血管到腦部、從皮膚到情緒,為身體提供多層面的營養支援。長期適量補充,加上均衡飲食與規律作息,能幫助維持穩定健康的生活狀態。

富含EPA和DHA的魚油能從心血管、血脂平衡、抗發炎、腦部、視覺、皮膚、運動修復到情緒與幼兒發展,為身體提供全面性的健康支持,並有助於平衡飲食中的脂肪比例。Photo from istock

魚油的三種型態|TG、EE、rTG

魚油的吸收率與價格,與其「分子型態」有關。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種型態:TG型、EE型、rTG 型。不同型態會影響營養濃度與吸收效率,是選購時的重要參考。

型態 說明   吸收率 特點
TG(三酸甘油酯型) 結構接近天然魚油,常見於食物中 中等 吸收穩定但濃度較低,需要攝取較多量
EE(乙酯型) 經酯化處理後濃度提升 較低 價格較實惠,但吸收較差
rTG(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型) 將EE型再轉化為接近天然TG結構 最高 濃度高、吸收率佳、營養穩定,但價格較高

魚油的型態會影響吸收效率與營養利用率。如果預算足夠,建議選擇rTG型魚油;如果作為日常保健,可選擇TG型魚油即可。

魚油有TG、EE和rTG三種分子型態,其中rTG型態的魚油因濃度高且吸收率最佳,為首選,而TG型吸收穩定,EE型則價格較實惠但吸收率較低。Photo from istock

哪些人適合補充魚油?

魚油中的DHA+EPA能幫助維持身體平衡、提升代謝與專注力,特別適合現代生活忙碌、飲食不均的人。以下族群建議可適量補充魚油,作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

學齡兒童

正值學習黃金期,補充DHA可幫助腦部發育、提升專注與記憶力。

長者

有助維持血液循環與心血管健康,促進思緒清晰與關節靈活。

懷孕與哺乳媽媽

DHA可幫助胎兒與嬰兒腦部、視力發展,建議選高純度、無重金屬產品。

經常外食、愛吃炸物者

飲食油脂比例失衡者可藉由補充Omega-3平衡體質,改善代謝與能量狀態。

久坐或缺乏運動者

魚油的抗發炎特性能舒緩關節與肌肉僵硬,幫助提升活動力。

長時間使用3C產品者

DHA有助維持視覺功能、減少眼睛乾澀與疲勞。

高壓與高專注族群

EPA有助穩定情緒、減輕壓力,讓思考更集中、心情更穩定。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如果有特殊疾病、懷孕或正在服藥,建議先諮詢專業醫生,再開始補充魚油。

魚油富含的DHA和EPA有助於腦部發展、心血管健康、平衡脂肪、舒緩關節和穩定情緒,特別適合學生、長者、孕哺期婦女、長時間用眼者、飲食不均衡或壓力大的人群補充。Photo from istock

魚油 vs 魚肝油|來源、成分與功效差異

很多人會把魚油和魚肝油混為一談,但兩者的來源與功效其實完全不同。

項目 魚油 魚肝油
主要來源 魚的脂肪組織 魚的肝臟
主要成分 Omega-3脂肪酸(EPA、DHA) 維他命A、維他命D
主要功效 幫助維持心血管健康、促進腦部與視覺功能、調節發炎反應 支援視力健康、幫助鈣吸收、維持免疫功能
適合族群 想保養心血管、腦部與眼睛的人 缺乏維他命A/D或需要補鈣者
補充時機 日常保健、血脂管理、長時間用眼時 缺乏日曬、需要補充維他命時
注意事項 選擇高純度、通過重金屬檢測的產品 避免過量攝取,以防維他命A、D過高

魚油補「好脂肪」,護心、護腦、護眼;魚肝油補「維他命」,強視力、助骨骼、提免疫。

魚油與魚肝油來源不同,魚油富含Omega-3(EPA/DHA),主攻心腦血管;魚肝油富含維他命A/D,主攻視力與骨骼。

魚油丸功效|方便又高效的日常保健選擇

魚油丸是最簡單、方便的Omega-3(EPA+DHA) 補充方式,特別適合少吃魚、外食多或生活忙碌的人。它能幫助維持心血管健康、穩定情緒、促進代謝,也適合孕婦與兒童補充DHA以支援腦部與視力發展。

魚油丸的主要功效

魚油丸濃縮高劑量的EPA與DHA,吸收快又省時,能從多方面維持健康:

  • 護心血管:降低三酸甘油脂、促進血液循環。
  • 穩定情緒:EPA含量高的配方有助調節壓力與情緒。
  • 補腦護眼:DHA支援記憶、專注力與視覺功能。
  • 促進代謝:幫助能量轉換、提升體力與活力。

 

選購魚油丸的重點

  • 看清EPA+DHA含量:真正有效的是這兩項,不是魚油總量。
  • 吸收率高的型態:建議優先選擇rTG型魚油(吸收最佳),TG型次之,EE型最低。
  • 品牌與品質:挑選具國際認證、通過重金屬檢測的品牌,如:
    • GNC魚油:高濃度、安全穩定。
    • iHerb魚油:熱門品牌包括Sports Research、Viva Naturals、Dr. Tobias。

 

食用方式與小提醒

魚油丸建議隨餐服用,特別是搭配含脂肪的餐點(如早餐或晚餐),吸收率更好。如果腸胃較敏感,可分早晚兩次服用,減少不適並維持穩定吸收。

想護心、調整情緒 → EPA 高配方;想補腦、護眼 → DHA 高配方。

只要選對產品、規律服用,魚油丸就能成為現代人最簡單、最實用的健康夥伴,輕鬆補足每日所需的Omega-3。

魚油丸是方便高效的Omega-3(EPA/DHA)補充品,能護心血管、穩定情緒、補腦護眼及促進代謝,選購時應注重EPA/DHA含量、rTG型態和品質認證,並建議隨餐服用以提升吸收率。Photo from istock

魚油怎麼吃最有效?Omega-3每日建議攝取量

一般成人保健:每日建議攝取250~500毫克的EPA+DHA,有助維持心血管與整體健康。

  1. 特殊情況:如果有血脂或心臟相關問題,應依照醫生建議調整劑量與服用時間,不建議自行增加劑量。
  2. 選購重點:選擇魚油時應查看EPA+DHA的實際含量,不要只看魚油膠囊的總量。
  3. 安全上限:一般建議每日總攝取量不超過3,000毫克,過量未必增加效果,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
  4. 飲食搭配:平日多吃富含Omega-3的深海魚類,例如鮭魚、鯖魚、沙丁魚,再配合魚油補充即可達標。

魚油為達最佳效果,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250~500毫克EPA+DHA,最高不超過3,000毫克,並應搭配深海魚類,特殊健康狀況則需遵醫囑調整劑量。Photo from istock

魚油幾時吃?最佳服用時機與方式

  • 隨餐或飯後服用:建議在進食後或與餐一起服用,能減少腸胃不適並幫助吸收。
  • 搭配含油脂的食物:與富含油脂的餐點(如魚類、牛油果、堅果、橄欖油等)一起食用,可提升Omega-3的吸收效率。
  • 腸胃較敏感者:可將每日劑量分為早、晚兩次服用,有助維持血液中濃度並降低不適感。
  • 容易忘記時:也可在睡前搭配少量含油食物服用,但應避免空腹食用。
  • 關鍵提醒:最重要的是保持固定時間、規律服用,才能讓魚油發揮穩定效果。

魚油的最佳服用時機是隨餐或飯後,搭配含油脂的食物能顯著提升吸收效率,腸胃敏感者可分次服用,最重要的是保持規律。Photo from istock

哪些人不適合吃魚油?

魚油雖然是安全的保健食品,但並非人人適合。以下族群在補充前應特別留意,並建議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

魚油具有輕微抗凝作用,高劑量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如果正在服用抗凝血藥(如阿斯匹靈、華法林)或本身凝血功能異常,應先諮詢醫生,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影響。

手術前後者

建議手術前暫停補充魚油,以降低出血風險。術後則需由醫生評估身體狀況,再決定是否恢復食用。

對魚類或海鮮過敏者

魚油萃取自魚類脂肪,如果對海鮮過敏,可能引起皮膚紅腫、蕁麻疹或過敏反應。建議改選植物性藻油作為DHA來源。

孕婦與哺乳期女性

可補充DHA幫助胎兒與嬰兒腦部與視覺發展,但須選擇高純度、通過重金屬檢測的產品,並遵照醫生建議服用,避免自行高劑量攝取。

慢性病或正在用藥者

如果患有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補充前應先諮詢醫生,以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服用其他保健品者

避免與含礦物質(如鈣、鎂)補充品同時服用,應間隔2~3小時較為安全。

素食者

魚油為動物來源,素食者可改以藻油、核桃、奇亞籽等植物性Omega-3取代。

魚油並非「愈多愈好」。如果有出血體質、懷孕、即將手術、服藥或過敏等情況,建議先徵詢醫生意見再補充,確保安全無虞。

服用抗凝血藥物、手術前後、對海鮮過敏、有慢性病或正在服藥者不適合食用魚油,孕婦及哺乳期女性需諮詢醫生並選擇高純度產品,素食者則應改選藻油等植物性來源。Photo from istock

魚油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魚油雖然對心血管與腦部健康有益,但部分人服用後可能出現輕微不適,或需注意與藥物的交互作用。只要控制劑量、隨餐服用,一般都能安全補充。

常見輕微反應

  • 腸胃不適:可能出現腹脹、腹瀉或反胃,多與空腹服用或劑量過高有關。建議隨餐食用,或分早晚兩次服用,可減少不適。
  • 魚腥味打嗝:服用後如果有魚味回流,可選擇腸溶膠囊或冷藏保存魚油,能有效減低氣味與反胃感。

大多數副作用屬短暫且可改善,只要控制劑量、選擇合格產品並隨餐服用,即可安心補充。

服用與使用建議

  1. 控制劑量:每日攝取量不宜超過3,000毫克EPA+DHA,過量可能影響凝血功能或造成腸胃不適。
  2. 手術前後:手術前建議暫停補充魚油,以降低出血風險;術後應依醫生評估再恢復服用。
  3. 保存方式:開封後建議冷藏保存,避免陽光直射與高溫環境,以防氧化。

 

不建議同時服用的藥物

服用魚油時,如果正在使用以下藥物,建議先諮詢醫生或藥劑師:

藥物類型 可能影響 建議做法
抗凝血藥(如華法林、阿斯匹靈) 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請醫生評估劑量並監測凝血指數
降血壓藥 可能導致血壓過低 避免同時服用或遵照醫生指示
避孕藥 可能降低魚油幫助調節血脂的效果 諮詢醫生是否需調整劑量或時間

魚油的輕微副作用如腸胃不適或魚腥味打嗝可透過隨餐和選擇腸溶膠囊改善,服用時應控制在每日3,000毫克EPA+DHA內,手術前後須暫停,並應避免與抗凝血藥、降血壓藥和避孕藥同時服用。Photo from istock

魚油推薦與選購指南

市面上魚油產品種類繁多,選擇時除了看價格,更要注意成分濃度、吸收型態、純度與安全性。掌握以下重點,就能挑到品質穩定、吸收良好的魚油。

看清濃度與有效成分

  • EPA+DHA含量最重要:這兩項是魚油的主要營養成分。建議選擇Omega-3(EPA+DHA)比例達60%以上的產品,濃度愈高,吸收效率愈好,服用顆數也可減少。
  • 查看標示:產品包裝上應清楚列出每粒或每日份量的EPA、DHA毫克數,如果附有第三方檢測報告或認證編號,代表品質更有保障。

 

了解型態與吸收率

魚油根據製程不同,可分為三種型態,吸收率與價格略有差異:rTG型(再酯化三酸甘油酯)、TG型(三酸甘油酯)、EE型(乙酯型)。如果預算允許,可優先選擇rTG型魚油,吸收率更佳。

確認純度與安全性

  1. 挑選有第三方檢測或國際認證的產品,例如:(IFOS)檢測純度與氧化指標、(GOED)行業品質標準、(NSF)安全與成分驗證。
  2. 查看產品是否標示:無重金屬、無塑化劑、低氧化值(TOTOX);來源透明、低溫或超臨界萃取技術,能保留活性並減少化學殘留。

 

注重使用體驗

  • 減少腥味:選擇腸溶膠囊設計,能有效降低魚腥味與反胃感。
  • 吞嚥方便:不喜歡吞膠囊者可選小顆粒或液態魚油(仍需確認EPA+DHA含量)。
  • 保存方式:開封後應冷藏保存,避免陽光直射與高溫,以防魚油氧化變質。
  • 包裝建議:選擇不透光瓶裝產品,可延長魚油穩定性。

 

選購貼士

  • 小型魚來源更安全:如沙丁魚、鯷魚等,因生物鏈較短,重金屬污染風險低。
  • 高濃度不代表多吃:每日補充量建議依EPA+DHA250~500毫克 為宜,過量可能造成腸胃不適或影響凝血功能。

挑選魚油時,應同時考慮濃度、吸收型態與品質認證。高純度、來源清楚的產品不但吸收佳,也能讓日常補充更安心。

選購魚油應以Omega-3(EPA/DHA)含量達60%以上、吸收率最佳的rTG型態為優先,並選擇經國際認證、無重金屬、無腥味的產品,以確保高純度、安全性和有效性。Photo from istock

魚油 vs 亞麻籽油 vs 藻油|三種Omega-3來源怎麼選?

除了魚油外,亞麻籽油與藻油也是常見的Omega-3來源。三者雖然同屬「好脂肪」,但成分、吸收率與適合族群各有不同。以下整理出重點比較,幫助挑選最適合的補充方式。

特點 魚油 亞麻籽油 藻油
主要成分 EPA+DHA ALA(α-亞麻酸) DHA為主,EPA較少
功效特色 含量高、吸收快,功效面向最全面 需轉換為EPA/DHA,吸收效率低 植物性來源,吸收良好、無腥味
口感氣味 可能有魚腥味 無魚腥味 無魚腥味
適合族群 一般成人、需保養心血管、腦部、視力者 素食或不吃魚者 素食者、海鮮過敏者、孕婦
價格 中等偏高 較平價 較高

全面保養選魚油;素食或過敏選藻油;走植物路線可選亞麻籽油(效率較低)。

魚油富含EPA和DHA,功效最全面且吸收快;亞麻籽油則提供ALA(需低效轉換為EPA/DHA),適合素食者。Photo from istock

魚油富含EPA和DHA,功效全面且吸收率高,適合一般人;藻油則為植物性DHA來源,無魚腥味且吸收良好,適合素食者、海鮮過敏者和孕婦。Photo from istock

魚油功效常見問題(FAQ)

Q1:魚油不適合什麼人吃?
A1:服用抗凝血藥、出血體質或手術前後者應避免高劑量魚油,以免增加出血風險。對魚類或海鮮過敏的人可改選植物性藻油。孕婦與慢性病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避免自行大劑量服用。

Q2:魚油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A2:魚油富含Omega-3(EPA+DHA),能幫助維持心血管健康、穩定血脂,並具抗發炎、護眼、補腦與調節情緒等作用,同時改善皮膚乾燥、提升整體免疫力。

Q3:魚油有副作用嗎?
A3:一般人可安全食用,但有些人可能出現腸胃不適、腹瀉或魚腥味反胃。如果攝取過量可能影響凝血功能,服藥或有特殊病史者應先諮詢醫生。

Q4:魚油可以每天吃嗎?
A4:可以。成人每日建議攝取250~500毫克EPA+DHA,隨餐服用吸收最佳並可減少腸胃不適,但切記不要超量。

Q5:魚油一天吃多少才安全?
A5: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EPA+DHA約250~500毫克。如果有心血管或血脂問題,應由醫生指導增加劑量,不建議自行過量,以免增加出血風險。

Q6:魚油可以取代吃魚嗎?
A6:不可以。魚油主要提供Omega-3,而魚肉還含有蛋白質、維他命與礦物質。最理想方式是每週吃兩次深海魚,再搭配魚油補充品。

Q7:魚油有腥味怎麼辦?
A7:可選擇腸溶膠囊、冷藏保存或分次隨餐服用,都能減少魚腥味與反胃感。

Q8:魚油和藻油哪個好?
A8:魚油含EPA+DHA,吸收快、功效全面;藻油則為植物性來源,富含DHA,適合素食者或對海鮮過敏者。兩者皆為優質的Omega-3來源,依飲食習慣選擇最適合的即可。

魚油雖提供Omega-3,但無法取代魚肉中的蛋白質、維他命與礦物質,最理想是每週吃魚兩次並搭配魚油補充。Photo from istock

魚油含有EPA與DHA,有助維持心血管、腦部與視覺健康。建議每日攝取250~500毫克,隨餐補充吸收更佳。本文為一般健康資訊,非醫療建議;如果有慢性病、服藥或身體不適,補充前請先諮詢醫護人員。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