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道健康】食乳酪可減肥、美肌?營養師拆解「腸道友善」飲食法(附6款乳酪健康食譜)
近年,一股由內而外的健康新思潮席捲全球:原來,我們的腸道健康,不僅關乎消化,更與體重管理、皮膚狀態,以至整體身心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腸道,就如我們身體的「第二個大腦」,當中的微生物菌群平衡,正是通往減肥、美肌之路的神秘鑰匙。今次有註冊營養師(英國)Ms. Kelly Yuen為我們深入剖析腸道健康的奧秘,並提供一套完整的「腸道友善」飲食法,助您由內而外,養出健康好體質。
「腸道健康」為何是減肥與美容的基石?
腸道微生物態參與營養物質代謝、脂肪儲存調節和皮膚健康等多個生理過程。而腸道菌群失衡(Gut dysbiosis)可能導致肥胖和加劇炎症性皮膚病。
- 益生菌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乳酸桿菌與雙歧桿菌會發酵蔬果和全穀物裡的膳食纖維,產生丁酸等短鏈脂肪酸,可以刺激腸道激素(如PYY和GLP-1)的釋放,有助調節食欲,增加正餐的飽足感。這些益生菌還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代謝,從而減少脂肪儲存。
- 維他命K2合成:身體中的腸道細菌也能協助合成維生素K2,可以激活骨鈣蛋白(osteocalcin),促進脂肪的分解和利用,從而減少脂肪堆積。維生素K2亦具有抗炎特性,可以減少脂肪組織中的炎症反應,改善肥胖相關的代謝紊亂。
- 腸皮軸(Gut-Skin Axis):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導致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減弱,引發慢性炎症反應和荷爾蒙紊亂,加劇痤瘡、濕疹和銀屑病等炎症性皮膚病。此外,有害菌產生的毒素可能通過血液循環到達皮膚,增加氧化應激,加速皮膚老化過程及影響皮膚屏障功能。
5大護腸營養素
在日常飲食中,以下5種營養素對促進腸道健康最為重要:
- 膳食纖維:蔬菜/水果/雜穀米/全穀類食物/豆類的纖維能作為益生元,促進益生菌生長,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改善腸道蠕動
- Omega- 3脂肪酸: 深海魚如三文魚/鯖魚/鱈魚omega-3脂肪酸具抗炎作用,能保護及維持腸道屏障完整性,調整腸道菌群比例。
- 多酚類化合物(Polyphenols):黑巧克力、綠茶、藍莓、石榴、薑黃; 作用:抗炎和抗氧化,促進有益生菌生長和抑制有害菌破壞腸道細胞
- 維他命D:曬太陽、深海魚、蛋黃、強化乳製品;作用:調節腸道免疫反應、影響菌群組成、維持腸道屏障完整性
- 鋅(Zinc): 蠔、蝦、雞肉、豆類、堅果;作用:參與腸道細胞生長和修復,維持腸道屏障完整性
破壞腸道健康的3大「飲食殺手」
想養好腸道,首先要避開以下三個「殺手」級的壞習慣:
- 高糖及超加工食品:添加糖及高度加工食品,是腸道壞菌的「最愛」,會令其大量繁殖,引發「腸漏症」及全身性炎症,阻礙脂肪代謝並加劇皮膚問題 。
- 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纖維是益生菌的主要「食糧」。長期攝取不足,會令好菌「餓死」,甚至可能迫使它們分解保護腸道的黏液層,削弱腸道屏障 。
- 水份攝取不足:缺水會導致便秘,令廢物與毒素在腸道停留時間過長,加劇皮膚炎症及暗沉 。
「腸道友善」飲食法4大核心原則
Kelly建議,一個真正對腸道友善的飲食法,應遵循以下四大原則 :
- 攝取多元化的膳食纖維:每日應攝取最少25-30克膳食纖維 。建議從多樣化的食物中攝取,例如:全穀物(藜麥、糙米)、豆類(鷹嘴豆、扁豆)、各色蔬菜(西蘭花、菠菜)及低糖水果(藍莓、牛油果)。
- 選擇優質蛋白質:應優先選擇魚類、豆類及發酵豆製品 。過量攝取紅肉及加工肉類,會促進腸道壞菌生長,並增加有害代謝物,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
- 定期攝取發酵食品:乳酪、泡菜、納豆等發酵食品,是益生菌的直接來源 。同時,亦應多吃洋蔥、大蒜等富含「益生元」的食物,以滋養益生菌生長,達致協同效應 。
- 限制添加糖與超加工食品:高糖飲食及超加工食品,是破壞腸道菌群平衡的元兇 。此外,部分人工甜味劑亦可能對腸道菌群產生不利影響,應盡量減少 。
乳酪是腸道「神隊友」?
在眾多發酵食品中,乳酪無疑是最方便、最美味的選擇之一。
乳酪、希臘乳酪、希臘式乳酪,點樣分?
- 普通乳酪: 牛奶直接發酵而成,因未有過濾乳清,鈣含量通常較高 。
- 希臘乳酪 (Greek Yogurt): 經過額外過濾工序,去除了部分乳清及乳糖,因此蛋白質含量極高(約為普通乳酪的兩倍以上),糖分及碳水化合物則較低,飽腹感強,亦對乳糖不耐人士較友好 。
- 希臘式乳酪 (Greek-Style Yogurt): 透過添加增稠劑或奶粉,來模仿希臘乳酪的濃稠質感,蛋白質含量通常介乎兩者之間 。
迷思一:所有乳酪都富含益生菌,只要食用乳酪就能獲得益生菌,改善腸道健康。
- 科學事實:並非所有乳酪都含有活性益生菌。特別是經過巴氏殺菌或熱處理的乳酪,其中的益生菌可能已被高溫殺死。所以要尋找標示"含有活性菌"(contains live active cultures)的產品,並查看成分表,確認含有特定益生菌株(如L. acidophilus、Bifidobacterium等)。此外,不當的儲存溫度會影響益生菌活性,所以購買時應選擇冷藏保存的乳酪,而非常溫貨架上的產品。
迷思二:乳糖不耐症患者完全不能食用乳酪
乳糖不耐症患者需完全避免所有乳製品,包括乳酪?
- 科學事實:乳酪在製作過程中會由益生菌發酵部分乳糖,所以乳酪的乳糖含量會比鮮奶或軟芝士等奶製品較低。如果乳酪產品並無額外添加糖,可以透過營養標籤的糖分含量判斷該產品的乳糖含量,越低則代表乳糖含量越低。建議從少量(3-4湯匙)開始嘗試,觀察身體反應再慢慢增加份量,及選擇有活菌成份的乳酪,因活菌會在乳酪開封前會持續分解乳糖成乳酸,讓乳糖不耐症患者更容易消化。
乳酪的最佳食用時間
- 早餐時段:乳酪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可延緩胃排空,促進飽腹激素分泌。研究顯示早餐食用乳酪可增強飽腹感,減少餐與餐之間出現飢餓感。
- 運動後30-60分鐘:乳酪中的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運動後進食乳酪可幫助修補肌肉,促進肌肉蛋白合成。
- 睡前3小時:乳酪含豐富酪蛋白和色氨酸,晚上食用促進睡眠質量並減少夜間肌肉分解。需注意睡前2小時不建議進食以免影響消化和睡眠品質。
最佳食物搭配
- 富含益生元的食物:洋蔥、大蒜和燕麥中的低聚果糖(FOS)和抗性澱粉可作為益生元,使乳酪中益生菌的存活率提高達50%
- 高多酚(polyphenol)食物:藍莓、草莓中的花青素與乳酪共同攝入可促進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的生長,改善腸道屏障功能。
-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奇異果、柑橘類水果中的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與乳酪中的蛋白質具協同作用,增強皮膚細胞合成功能。
- 健康脂肪:核桃、亞麻籽、奇亞籽中的Omega-3脂肪酸可減輕皮膚炎症反應,提高皮膚保濕度。
優質蛋白對膠原合成、皮膚屏障修復與運動後恢復有多重要?
- 膠原蛋白合成:乳酪中的乳清蛋白富含氨基酸如甘氨酸、脯氨酸和羥脯氨酸,對組成膠原蛋白非常重要
- 激活合成過程:每日攝取20-25g乳清蛋白可刺激成纖維細胞活性,提高膠原合成率30-40%
- 皮膚屏障修復:乳清蛋白可幫助合成絲聚蛋白(filaggrin)和兜甲蛋白(loricrin),修復皮膚屏障,令皮膚更緊緻
- 傷口愈合:攝取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可加速上皮形成和血管生成
- 運動後恢復:運動後攝取15-20g乳清蛋白可提升肌肉蛋白合成率50-70%。
3款簡易乳酪健康食譜
3款簡易乳酪健康食譜 |
||
1.高蛋白巧克力慕斯 | 2.雜莓乳酪奇亞籽布丁 | 3.地中海風味青瓜酸乳酪蘸醬 |
食材
|
材料
|
食材
|
做法
|
做法:
|
做法
食用建議 -搭配紅蘿蔔條、西芹棒、甜椒條或小黃瓜片等新鮮蔬菜作小食,或加入沙律中,比起蛋黃醬或千島醬的蛋白質含量更高和更低脂。 |
希臘式乳酪創意食譜(適合減肥人士)
希臘式乳酪創意食譜(適合減肥人士) | ||
1. 希臘式乳酪雞肉沙律 | 2.希臘式乳酪蒜香醬 | 3.希臘式乳酪香蕉鬆餅 |
食材(2人份)
|
食材
|
食材(可製作4-5塊鬆餅)
|
做法
|
做法 1.將所有材料放入碗中 2.攪拌均勻,並冷藏30分鐘讓風味融合食用建議 -作為蔬菜蘸醬 -搭配烤雞或魚 -作為抹醬 -搭配烤蔬菜 -蒜香醬放進雪櫃可冷藏保存2-3天 |
做法
|
挑選乳酪的小貼士
- 注意乳酪裡面的脂肪含量,選則低脂(每100克脂肪含量不超過1.5克)可以攝取益生菌之餘又可以減少脂肪攝取。
- 選擇無添加糖產品,因添加糖可能抵消益生菌的益處並促進皮膚衰老和炎症。
- 包裝標籤上註明含有“活性菌”(Live & Active Cultures)能提高益生菌在腸道的存活率,才能發揮保護腸道的作用。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