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治療重現自信 打扮不再受制 白蝕症治療新希望

積極治療重現自信 打扮不再受制 白蝕症治療新希望

健康資訊
By Keith on 15 Aug 2025
Deputy Managing Project Editor

香港夏季既炎熱又潮濕,白蝕症(又稱為白癜風或白斑症)患者往往須面對特殊的困擾。根據白蝕症病人組織「告白會」的最新調查,不少患者因為皮膚狀況而影響防曬措施或儀容打扮。皮膚科專科醫生唐碧茜醫生指出,許多患者為了遮掩皮膚上的白斑,即使大熱天時也堅持穿著長袖衣物、長褲,或長時間佩戴口罩,甚至化濃妝來掩蓋臉部的白斑。這種做法雖然能暫時避免奇異目光,卻可能帶來更多問題。

目錄

皮膚科專科醫生唐碧茜醫生指出,不少患者因為皮膚狀況而影響防曬措施或儀容打扮。

唐碧茜醫生指出,過度遮蓋皮膚可能導致汗液無法正常蒸發,增加濕疹、毛囊炎或其他皮膚感染(例如真菌)的風險。此外,長期使用厚重的化妝品也可能堵塞毛孔,引發暗瘡或皮膚敏感。更嚴重的是,這些行為往往反映出患者的心理負擔——許多人因害怕被歧視或誤解,逐漸減少社交活動,甚至影響工作表現,部分患者更出現焦慮或抑鬱症狀。統計數字顯示,白蝕症患者出現抑鬱或焦慮等情緒問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5倍1

唐碧茜醫生指出,過度遮蓋皮膚可能導致汗液無法正常蒸發,增加濕疹、毛囊炎或其他皮膚感染(例如真菌)的風險。

白蝕症並非無法治療:現有療法與突破性新藥 

過去不少患者誤以為白蝕症無法治療,然而,唐碧茜醫生強調,白蝕症是可以控制和改善的,關鍵在於及早診斷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傳統治療方法包括:

  1. 外用藥物:外用類固醇和鈣調磷酸酶抑製劑等,適用於早期或局部白斑。
  2. 光學治療:以紫外線刺激黑色素細胞再生,適合較大範圍的白斑。
  3. 口服藥物:系統性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用於控制快速擴散的白斑。
  4. 手術治療:對於穩定期的患者,可考慮黑色素細胞移植手術、表皮移植等。
  5. 脫色療法:用於嚴重、幾乎全身受影響的白蝕症患者,塗抹化學物質,將僅存的正常皮膚色素永久去除。

可是,這些傳統療法各有其局限,例如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導致皮膚變薄;移植手術有機會留有疤痕、患處受感染及誘發更多白斑等。唐碧茜醫生續指,曾遇到一些臨床個案,甚至因治療局限而放棄,例如一位患有青光眼的白蝕症患者,不適合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在使用外用鈣調磷酸酶抑製劑超過一年後,因未見成效而放棄治療。另一位患者採用光學治療醫治,最終因為皮膚發紅,而且每周需要多次來回診所費時,而停止治療。

傳統療法各有其局限,例如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導致皮膚變薄。

靶向性治療 非類固醇外塗 JAK 抑製劑

隨醫學界對白蝕症的病理有更多研究和新發現,近年靶向性治療成為處理白蝕症的主流,例如「非類固醇外塗 JAK 抑製劑」。外塗JAK抑製劑蘆可替尼(Ruxolitinib)乳膏是暫時唯一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及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用於治療12歲或以上兒童及成人的非節段性白蝕症。藥物透過阻擋JAK-STAT路徑,減少JAK-STAT的訊號傳遞及抑制發炎反應,阻止免疫系統對黑色素細胞的錯誤攻擊,促進色素再生。臨床研究顯示,約30%的患者在使用24周後,臉部白斑改善率達75%以上2而且副作用相對較少,最常見為外用部位出現暗瘡和輕微的皮膚刺激或瘙癢,亦僅有約3%至6%患者出現上述副作用2,3

唐碧茜醫生提醒,白蝕症的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

治療時程與生活品質的改善  

很多患者關心治療後多久才能看到效果。唐碧茜醫生解釋,治療效果會受不同因素所影響,包括患者年齡、身體狀態、白蝕類型、發病時間及治療方案等。而膚色回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得以改善,或需以周計或更長時間,所以耐心、持之以恆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以蘆可替尼乳膏為例,最佳效果往往需持續治療52周。臨床研究顯示,在第52周,七成半患者面部白蝕相對治療開始時改善≥50%,甚至有一半患者改善≥75%。此外,多於一半患者全身白蝕相對治療開始時改善≥50% 2

除藥物治療,心理支援同樣重要。唐碧茜醫生鼓勵患者尋求專業輔導或加入病友團體,透過分享經驗建立自信。患者應避免精神壓力、睡眠不足,避免皮膚損傷,因為皮膚受傷可能會引發新的斑點或斑塊。同時,適度的防曬(如使用SPF30或以上的防曬霜)和健康的護膚習慣,能幫助維持皮膚健康,避免因過度遮掩而引發其他問題。

適度的防曬和健康的護膚習慣,能幫助維持皮膚健康。

擁抱多元  重拾自信

白蝕症雖不危及生命,卻深深影響患者的外觀與心理。隨著醫學進步,新型治療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唐碧茜醫生呼籲,患者不應因誤解而放棄治療,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搭配適當的心理調適,便能逐步改善病情,重拾社交與生活的信心。

正如一位患者所說:「美來自內心的充實與自信。」白蝕症或許改變了皮膚的顏色,但不該限制人生的色彩。

資料來源:
¹ Wang G, Qiu D, Yang H, Liu W. The prevalence and odds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vitiligo: a meta-analysi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8 Aug;32(8):1343-1351.
² Rosmarin D, Passeron T, Pandya AG, et al. Two Phase 3,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Ruxolitinib Cream for Vitiligo. N Engl J Med. 2022 Oct 20;387(16):1445-1455.
³ Jacqueline Hwang, Marcia S Driscoll et al. Review of Ruxolitinib for Treatment of Non-Segmental Vitiligo. Ann Pharmacother. 2023 Aug;57(8):948-955.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

健康資訊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