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突發性耳聾】突然聽不清以為耳屎塞住? 成因+症狀+高危人士+後遺症

【突發性耳聾】突然聽不清以為耳屎塞住? 成因+症狀+高危人士+後遺症

醫療專欄 專科醫生
By Pinky on 09 Jan 2025
Digital Content Writer
A sad soul can be just as lethal as a germ.

在冬天,許多人患上急性感覺神經性聽力喪失的風險會增加。耳鼻喉專科醫生鍾耀基醫生解釋,突發性失聰在醫學上有兩個關鍵標準。首先是聽覺曲線的圖表,需要在三個頻率上聽力損失連續多於30分貝。其次是在發病後的72小時內出現症狀才能被視為突發性失聰/耳聾。

突發性耳聾目錄 + 快速連結

TEXT:耳鼻喉專科醫生鍾耀基醫生

Photo from Seniors woman hearing loss , Hard of hearing

1.突發性耳聾的症狀?有什麼先兆?

突發性耳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是一種在短時間內(通常是數小時至三天內)發生的感覺神經性聽力喪失。主要症狀是聽力急劇下降,通常影響一側耳朵,嚴重者可能完全喪失聽力。伴隨症狀包括耳鳴(如嗡嗡聲或嘶嘶聲)、耳悶感(如耳朵被堵住)、頭暈或眩暈(可能影響平衡)及聲音失真等。部分患者還可能感到耳部壓力增加或異物感。

在發病前,部分患者可能有以下先兆:耳鳴突然加重、短暫聽力模糊、耳部異常壓力感、輕微頭暈或平衡失調。若近期經歷病毒感染、極度疲勞或壓力過大,也可能是發病的誘因。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請參考香港專科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鍾耀基醫生以下提供的實用的健康護耳資訊。

2.為什麼會患上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的成因多樣,具體原因尚未完全明確。鍾耀基醫生表示主要可能包括以下幾點:內耳血液循環障礙(如血管痙攣、血栓或供血不足)導致內耳缺氧;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帶狀疱疹病毒)侵襲內耳或聽神經;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引發內耳炎症;以及壓力過大或過度疲勞影響內耳血管功能。此外,噪音暴露、耳毒性藥物、頭部外傷和內耳液壓異常(如梅尼埃病)也可能成為誘因。在某些情況下,突發性耳聾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聽神經瘤)有關。約80%的病例被歸類為特發性耳聾,無明確原因。高壓環境、慢性病和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3.什麼人容易患上突發性耳聾?

雖然具體成因可能不明確,但以下情況可能增加突發性耳聾的風險:

  • 年齡:40-60歲之間
  • 高壓或疲勞工作
  • 吸煙或過量飲酒
  • 慢性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脂血症
  • 長期處於高噪音環境

4.突發性耳聾會對聽力有損害嗎?會留下後遺症嗎?

突發性耳聾會對聽力造成明顯損害,患者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一側或雙側聽力急劇下降,甚至完全喪失,常伴隨耳鳴、耳悶感及頭暈等症狀。聽力是否能完全恢復取決於病因、治療時機及患者體質。若在發病後7至14天內接受積極治療,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復聽力,但約有30%-50%的人可能僅部分恢復,甚至永久聽力受損。

後遺症包括持續性耳鳴、聽力下降或聲音失真,嚴重者可能影響日常溝通及生活質量。此外,若伴有內耳前庭損傷,可能出現平衡障礙或眩暈。早期診斷與治療是減少後遺症的關鍵,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聽覺損害。

5.如何治療突發性耳聾?關鍵治療期是什麼?

鍾耀基醫生強調,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應及時進行,發病後7至14天被視為關鍵治療期,此時及早介入能顯著提高聽力恢復的可能性。治療主要以接受高劑量口服類固醇為主,如果未見改善,會建議採取鼓室內類固醇注射療法。
若耳聾是由病毒感染、自體免疫或其他原因引起,可能需要針對性治療。早期就醫並接受綜合療法是減少聽力損害和後遺症的關鍵。若延誤治療,聽力恢復的機會將顯著降低。

6.患者需要治療多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聽力?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與恢復時間因人而異,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後2至4週內可見明顯改善,但完全恢復正常聽力的時間可能需要1至3個月,甚至更長。聽力能否恢復取決於發病原因、損傷程度及治療的及時性。若患者在發病後7至14天內接受治療,其聽力恢復的成功率較高。一些輕症患者可能在治療幾天後,聽力就有改善;然而,嚴重病例或伴有其他併發症者(如耳鳴或平衡障礙),恢復過程可能需要更長時間。若治療延誤超過1個月,恢復正常聽力的機率將顯著降低。因此,持續的後續觀察與聽力測試也至關重要,以確保治療效果並減少後遺症。

7.日常生活要注意什麼避免影響聽力、甚至導致患上突發性耳聾?

為保護聽力並預防突發性耳聾,鍾耀基醫生建議日常生活應注意以下事項:

  1. 避免噪音暴露:減少長時間處於高噪音環境(如耳機音量過大、機械噪音),並在必要時使用耳塞或降噪耳機。
  2. 管理壓力與作息:壓力過大和睡眠不足會影響內耳血液循環,保持規律生活與適度運動有助於降低風險。
  3. 注意耳部健康:避免使用尖銳工具挖耳,防止感染或外傷;如有耳鳴或耳悶,應及早就醫。
  4. 控制慢性病: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因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內耳供血不足。
  5. 健康飲食:多攝取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和抗氧化劑,改善微循環。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