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查計劃2024懶人包】登記資格/方法+流程+資助金額+醫生/診所名單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癌症,2020年,大腸癌新症有5,087宗。大腸癌亦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2021年,因患上大腸癌死亡個案有2,298宗。自大腸癌篩查計劃於2016年推出後,約42萬人參與。截至2023年11月底,提供大便樣本並得出可分析結果的參加者中,累計有約16.2%得出陽性結果。而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個案中,超過六成確診大腸腺瘤,其中5.4%,即約2900宗確診大腸癌。署方初步分析其中1900宗個案,當中過半數屬於治癒率較高的早期個案。到底誰合資格參加計劃?如何登記?資助金額又是多少?即查大腸癌篩查計劃2024懶人包。
大腸癌篩查計劃2024|目錄+快速連結
1. 甚麼是大腸癌?
2. 3大常見大腸癌篩查方法
3. 大腸癌篩查計劃|最新消息
4. 大腸癌篩查計劃|介紹
5. 大腸癌篩查計劃|合資格人士
6. 大腸癌篩查計劃|流程
7. 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金額
8. 大腸癌篩查計劃|醫生名單
9. 大腸癌篩查計劃|採便步驟
10. 大腸癌篩查計劃|查詢電話/網站
一、甚麼是大腸癌和大腸瘜肉?
大腸癌是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癌細胞會持續生長,並逐漸擴散和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
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以新增個案計算大腸癌更是男性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年紀愈大患上大腸癌的機會便愈高,特別是50歲以上的人士更要加倍注意。
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 高動物脂肪和低纖維(如蔬果)的飲食習慣
- 缺乏運動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 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息肉
而在香港,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之一。於2020年,共錄得5,087宗新登記個案,當中超過九成患者年齡在50歲或以上。2020年的數據顯示,男性大腸癌個案有2,905宗,女性則有2,182宗,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3比1。本港致命癌症中,大腸癌則排行第二位。2021年,死亡個案達2,298宗。
大腸瘜肉就是大腸壁上的一個凸起,是由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有少數瘜肉長在大腸中的直腸段,就稱為直腸瘜肉。
大腸瘜肉主要可分為腺瘤性瘜肉、增生性或發炎性瘜肉。腺瘤性瘜肉是大腸癌的前身,較容易轉變為腺癌;而增生性或發炎性的瘜肉,50歲以上民眾半數都有,且大多是良性、癌變的可能性較低。
一般來說,從大腸瘜肉轉變為大腸直腸癌的時間較長,從正常大腸直腸黏膜變成大腸直腸腺瘤性瘜肉平均約需10年,從腺瘤性瘜肉成為大腸直腸癌則約需5年。不過,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在45歲時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高達9成,如果能先透過大腸鏡檢查出腸內瘜肉,並且在瘜肉演變成腫瘤前手術切除,便能預防腸癌的形成。
二、3大常見大腸癌篩查方法
包括大便隱血測試、大腸鏡檢查及乙狀結腸鏡檢查,根據現有的研究,暫時仍未有足夠數據證實哪一種篩查方法較為優勝。
1. 大便隱血測試
大便隱血測試是較簡單和方便的測試,只需在家按指示,以工具採集少量大便樣本作化驗。常見的大便隱血測試分為:
╴愈創木脂測試(Guaiac-based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 gFOBT)
這項測試是使用化學試劑來檢測大便隱血。若大便有血液,血液會令試紙的顏色轉變。由於部份食物或藥物可影響測試結果,所以會建議事前避免進食某些食品(例如:豬紅、紅肉、西蘭花和南瓜等)和藥物(如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以提高準確度。除了飲食限制,這個測試須收集3個大便樣本作檢測。
╴免疫化學測試(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FIT)
這項測試是使用抗體來檢測大便隱血。相對愈創木脂測試,免疫化學測試所需要的大便樣本較少,在採集大便樣本前亦没有任何飲食限制,而每次只需收集1至2個大便樣本。即使樣本只隱藏微量的血,隱血測試也可檢測出來,樣本有隱血即表示腸道有出血現象。
2大常見大便隱血測試 | ||
愈創木脂測試gFOBT | 免疫化學測試FIT | |
樣本特性 | 不限於對人體血液產生反應 | 只對人體血液產生反應 |
藥物限制 | 要 | 不需要 |
飲食限制 | 要 | 不需要 |
樣本數量 | 3個 | 1-2個 |
測試結果詮釋 | 只根據顏色的變化, 有機會出現錯誤 |
使用標準化的儀器測試, 準確性較高 |
2. 大腸鏡檢查
為現時檢查下消化道的最佳方法。全長1.6米的幼管可檢查整條大腸,過程需時15分鐘至1小時。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醫生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3. 乙狀結腸鏡檢查
醫生會把一條附有攝錄鏡頭、長約60厘米的儀器從肛門放入大腸內,檢查大腸壁。檢查範圍只覆蓋至結腸的下半部分。檢查程序跟大腸鏡檢查大致相同,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醫生或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大便隱血測試為非入侵性檢測,較為方便,卻可能無法檢測到沒有出血的腫瘤。所以,我們需要定期進行大便隱血測試作為檢測大腸癌。而大腸鏡能檢查整條大腸,最為清楚,發現瘜肉時更可即時切除,但可能會有出血和穿腸風險。故檢查前可與醫生商討,以作最合適的方案選擇。
三、大腸癌篩查計劃最新消息
衞生署宣布,1948至1974年出生的香港居民,2024年1月1日起,符合資格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計劃自2016年推行以來,約42萬人參與。截至上月底,提供大便樣本並得出可分析結果的參加者中,累計有約16.2%得出陽性結果。而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個案中,超過六成確診大腸腺瘤,其中5.4%,即約2900宗確診大腸癌。署方初步分析其中1900宗個案,當中過半數屬於治癒率較高的早期個案。
四、大腸癌篩查計劃介紹
衞生署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每兩年在私營機構接受篩查,預防大腸癌。亦即是稱,由今年(2023年)1月1日起,1947至1973年出生的香港居民,可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大腸癌篩查可能帶來的好處:
╴可及早發現癌症,有助提高治療成效
╴成功的治療可避免癌症惡化
╴對付較早期癌症,得以使用較温和的治療,以減少副作用
計劃於2016年開始推行,截至2022年底,超過348,000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截至2022年11月底,提供大便免疫化學測試樣本並得出陽性或陰性測試結果的參加者中,約41,100人(12.7%)在首輪測試中呈陽性;在次輪測試中呈陽性的則有約9,000人(10.1%);在第三輪測試中呈陽性的則有約1,600人(8.6%)。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陽性個案中,約26,800人(61%)確診大腸腺瘤,而約2,400人(5.5%)確診大腸癌。
而經篩查計劃確診大腸癌的約2,400宗個案當中,1,700宗已進行的初步分析結果亦顯示,約57%的個案屬於治癒率較高的早期個案。
Photo from 衞生署
五、大腸癌篩查計劃合資格人士
迄至最新修訂日期2022年12月30日,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服務,預防大腸癌。
參加計劃人士必須符合下列資格:
- 年滿50至75歲
- 持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 已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 但不包括有大腸癌症狀、有高風險因素或指定期限內曾進行大腸癌篩查或檢查的人士*。#假如該人士是獲入境或逗留准許而獲簽發香港身份證,而該准許已經逾期或不再有效則除外
*基層醫療醫生會親自接見準參加者,以評估準參加者是否適合參加計劃
六、大腸癌篩查計劃流程
參加計劃的人士應約見已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並由該醫生安排大便隱血測試之一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如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到已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避免其演變成癌症。如結果呈陰性,則建議參加者兩年後再接受篩查。
步驟:
1. 登記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可按此遞交登記申請
2. 尋找參加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可按此或致電3565 6288 獲取醫生名單,也可以留意診所門外張貼的標誌
3. 約見基層醫療醫生:
- 診症當日須出示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 醫生會先評估求診者是否適合參加計劃
- 簽署同意書,正式登記加入計劃
- 獲派發有關計劃的資料及大便隱血測試採便管
4. 在家自行採集大便樣本
5. 將樣本交到指定收集點
6. 等待醫生通知測試結果
若測試結果呈陽性:需再次約見醫生以瞭解詳情,並經轉介進行大腸鏡檢查
若測試結果呈陰性:繼續留意是否有大腸癌症狀,每2年再接受測試
Photo from 衞生署
七、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金額
大腸癌篩查計劃由政府大幅度資助,並沒有設定參加者限額。每次診症獲政府資助280元,包括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後由基層醫療醫生提供第二次診症。在計劃下接受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如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8,500元;若無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7,800元。大腸鏡醫生在提供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可向參加者收取不多於1,000元的額外費用。
八、參與計劃的醫生名單
目前,超過1,030名基層醫療醫生參與計劃,診症地點約1,800個,當中約97%的診症地點不需收取額外費用。
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約有240名,在約680個診症地點提供大腸鏡檢查,當中超過70%的診症地點不會就大腸鏡檢查或若需切除瘜肉收取額外費用。
九、採便步驟
Photo from 衞生署網站截圖
Photo from 衞生署網站截圖
十、查詢電話/網站
合資格人士如欲參加篩查計劃,應登記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詳情可瀏覽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網頁www.ehealth.gov.hk,或致電3467 6300向申請及諮詢中心查詢。
有關篩查計劃的詳情,可瀏覽衞生署專題網頁www.colonscreen.gov.hk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熱線3565 6288。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