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自閉症評估】中大研究:自閉症兒童腸道微生態發展遲緩 冀以糞便細菌及早識別患者

【自閉症評估】中大研究:自閉症兒童腸道微生態發展遲緩 冀以糞便細菌及早識別患者

健康資訊 醫療新聞 醫學專科 疾病資訊
By Amber on 05 Aug 2021
Reporter

中大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發展較同齡兒童遲緩,另外其腸道有5種罕見細菌,其中梭菌會產生毒素,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團隊期望未來可以以糞便細菌檢測作為識別自閉症兒童的工具,令患者及早得到治療。

中大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發展較同齡兒童遲緩。Photo from 中大醫學院

香港自閉症患者人數逾70000人。中大研究團隊收集了128名3歲至6歲華人兒童的糞便樣本,當中一半人是自閉症患者。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與一般兒童有明顯差異。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內有5種細菌,在一般兒童腸道內較為少見,而這5種糞便細菌基因,鑑別自閉症兒童的靈敏度可達8成。自閉症兒童的糞便樣本中梭菌顯著較多,這種細菌會產生毒素,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另外,與神經遞質活動有關的細菌在自閉症兒童的腸道中較少。而且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與同齡兒童比較,發育明顯落後,腸道的細菌種類及數量均較少,6歲自閉症患者的腸道微生態只有如一名1至2歲的小孩。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指出,未來有望利用糞便細菌檢測作為預測自閉症的非侵入性檢查工具。Photo from 中大醫學院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指出,未來有望利用糞便細菌檢測作為預測自閉症的非侵入性檢查工具,認為醫學界未來可探討透過重整腸道微生態等,作為自閉症治療方案,盡早介入治療。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鳳英表示,多數閉症兒童在12至18個月大時會出現自閉症症狀,惟大多數患者直到3歲才被確診。她指,現時的診斷方法是透過定時評估幼兒發展範疇,以及其社交語言發展進行臨床評估,不過由於每名患者的情況不一,由出現表徵至轉介、確診以及接受治療過程需時且漫長,如家長可愈早發現小朋友有自閉症,就可以及早介入,達至更好的治療效果。

該團隊正招募10萬名媽媽及小朋友參與大型研究,分析小朋友在出生後的糞便有否該5種罕見的細菌,以預測他們患上自閉症的風險。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