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胃氣脹解決】喝水、抹薄荷油、穴道按摩都有用!5招舒緩胃不適、化胃氣

【胃氣脹解決】喝水、抹薄荷油、穴道按摩都有用!5招舒緩胃不適、化胃氣

醫學專科 腸胃肝臟科
By Giann on 14 Jul 2021
Deputy Managing Editor

有的人描述脹氣如肚子裝一個氣球,然後愈脹愈大,甚至會頭暈和想吐,嚴重起來會干擾日常活動。那麼,多胃氣、胃氣脹該怎麼做?本次探討5個胃氣脹解決方法,以及哪些人較容易脹氣。在此提醒,雖然胃氣脹並不是甚麼大病,但它仍是腸胃發出的警訊,請務必找出造成脹氣的原因,有必要也應求醫診斷。

【胃氣脹解決懶人包目錄】
5個胃氣脹解決方法:抹薄荷油起身走動慢慢喝一杯水吃助消胃氣脹食物穴道按摩

原則上,胃氣脹解決需待打嗝或放屁把體內氣體排出,脹氣的疼痛才能得到緩解。

5個胃氣脹解決方法

原則上,胃氣脹解決需待打嗝或放屁把體內氣體排出,脹氣的疼痛才能得到緩解。不過,在等待的同時,患者也可以嘗試下列胃氣脹解決方法,幫助舒緩胃不適感。


一、抹薄荷油

薄荷油有胃腸解痙的功效,當脹氣發作時,可以用含薄荷油的消脹氣膏,在病患肚臍周圍以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藉此幫助消化,並緩解胃氣脹問題。


二、起身走動

雖然有時候胃氣脹會痛到難以行走,但若可行的話,稍微讓身體來回走動是好的。此外,患者亦可躺下,做一些簡單的舒緩運動,包括將身體蜷曲然後平躺,這有助於腸胃消化,以及縮短脹氣發作的時間。

胃氣脹喝水是有訣竅的,適量的水份的確能幫助消化,但喝水時應盡量放慢速度,避免吞下更多空氣,造成脹氣更嚴重。


三、慢慢喝一杯水

胃氣脹喝水是有訣竅的,適量的水份的確能幫助消化,但喝水時應盡量放慢速度,避免吞下更多空氣,造成脹氣更嚴重。


四、吃助消胃氣脹食物

既然有產「氣」的食物,當然也有幫助消胃氣脹的食物,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薑、酪梨、蘆筍、鳳梨、茴香等消脹氣食物。若肚子脹到吃不下,喝點薑茶也是不錯的。


五、穴道按摩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按摩距手腕上方三指寬的內關穴,可幫助氣血協調和腸胃消化。胃氣脹發作時,可以用大拇指按壓此穴位,來緩解脹氣造成的疼痛。

心急的人進食速度快,身體沒有足夠時間消化食物,這將加重腸胃負荷,或引致胃氣脹。

6個易胃氣脹族群與解決方法

胃氣本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其乃消化過程產生的氣體,但若氣體被困在腸胃裏,無法從體內正常排出時,胃氣脹亦產生。而有的人確實容易脹氣,以下逐一介紹,並給予可以做的胃氣脹解決方法。


一、心急的人

日常生活步伐急促,我們進食常會不自覺地、未咀嚼完就匆忙吞下,導致食物難以消化,造成消化不良。加上心急的人進食速度快,身體沒有足夠時間消化食物,亦無意識已經吃飽了,進而繼續進食,將加重腸胃負荷,或引致胃氣脹。

解決方法:放慢進食速度,細心咀嚼食物,營養師建議每口食物至少應咀嚼15下, 讓大腦有時間接收飽足感的訊息,才能避免進食過量。


二、生活忙碌的人

工作及生活忙碌的人常飲食不定時,有時候需完成某件事後,才決定用餐,甚至有的人忙到沒時間坐下來好好進食,須邊走邊吃,或是一天只吃一兩餐。長期下去,腸胃很難適應每天變更的飲食時間,恐引發胃氣脹等腸胃問題。

解決方法:確保定時進食,建議擬定簡單用餐時間表,此外,應放慢進食速度,專心且細心咀嚼食物,避免邊進食邊說話。


三、精神壓力大的人

精神壓力大容易造成緊張、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肌肉緊繃,從而導致腸胃蠕動變慢,氣體逗留在腸胃的時間更久,引發胃脹氣問題。

解決方法:建議飯後散步,輕量運動能保持腸道彈性,刺激腸胃蠕動及消化,有助解決胃氣脹問題,同時減壓。


四、乳糖不耐的人

乳糖不耐症病患不應食乳類食品,否則將刺激腸胃,但就算好好戒口,由於腸胃狀態欠佳的關係,仍可能面對胃氣脹的問題。

解決方法:以乳酪取代牛奶,乳酪中的乳糖已轉化成乳酸,可促進腸胃蠕動。此外,也可多食薑、鳳梨、大麥粥等化胃氣食物,辛辣等刺激食物則要避免。


五、鼻敏感的人

由於鼻敏感的人會不自覺地多用口呼吸,從而吸入更多空氣,或致胃氣脹問題。

解決方法:建議針對鼻敏感狀況,按照專業醫生指食,服用鼻敏感藥,並多吃能助舒暢氣管和潤肺的食物。另外,病患亦可調整自己的呼吸方法,避免吸入太多空氣而造成胃氣脹。


六、老人

儘管已過著休閒退休的生活,老人胃氣脹問題仍屬常見,可能原因或因便秘、消化不良所引起。

解決方法:針對消化不良造成的胃氣脹,建議定時用餐,晚上儘量減少進食,飯前可以吃一些水果,幫助消化,平時也要適量運動。若胃氣脹是因便秘引起,可以多喝水,進食甘淡、健脾、高纖維的蔬菜。最重要的是,老人腸胃比較敏感,所以無論喝水或吃飯,都應放慢速度,或分幾次進食,避免過程吸入大量的氣體,造成脹氣。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