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成因】芝加哥大學:腸道菌可預測腦管瘤增生 腸道健康影響腦中風機會
腦海綿狀血管瘤是血管畸形之中最常見的類型,佔10%至15%。此症平均病發年齡為四十多歲,但可見於任何年齡層人士,其中兒童佔四分之一。腦海綿狀血管瘤是指腦部某一個位置的血管膨脹成團狀,外觀有如紅桑子。流經此處的血液,速度特別慢,甚至出現栓塞,而且管壁較薄較脆弱,也欠彈性,故此破損而出血的風險較大,一旦破裂就會引起腦中風。
腦海綿狀血管瘤每名患者的出血率介乎0.7%至1.1%,若曾有出血紀錄,則上升至4.5%。女患者的出血風險較男患者高,康復前景也較男患者差。 此外,女患者也較常出現腦神經功能缺損,例如幻覺、認知障礙、語言障礙、失明。
芝加哥大學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 )上發布一項研究,此項研究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之前已有研究小鼠做對象,發現腸道微生物與腦海綿狀血管瘤生成有關聯,最新研究從120多名海綿狀血管瘤患者中收集了糞便樣本,發現其中有三種特別的「標誌性菌株」,在腸道的表現量與海綿狀血管瘤生成高度相關,其中一種菌為格蘭氏陰性菌,會增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的活化反應,引起發炎。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腸道菌有機會作為在臨床上辨識海綿狀血管瘤患者的方法。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海綿狀血管瘤患者的腸道菌相也相對混亂,因此保養腸道十分重要。
保養腸道方法
一、直接增加體內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類可以幫助調節腸道細菌的健全的微生物,包含乳酸菌、比菲德氏菌,乳酪、泡菜、酸菜都含有豐富益生菌,專家建議每日攝取200億個乳酸菌(相等於200克乳酪的乳酸菌含量)含菌量,過多的菌數未必能留在腸道中發揮作用,反而造成浪費。減少吃糖、麵筋及攝取谷蛋白則可減少體內壞菌生長。
二、促進益生菌產生
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營養來源,促進腸道中益生菌的產生,非水溶性纖維素僅有約50%可被大腸中益生菌發酵。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蘆筍、胡蘿蔔,洋蔥,大蒜,豆類和韭菜。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自然通訊》、香港腦科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