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汞中毒】大型魚類甲基汞含量高恐令胎兒神經發育受損?一文看清13種魚類甲基汞含量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發表的一則報告顯示,本港市民每日從膳食中攝入鋁、銻、鎘、鉛、甲基汞、鎳及錫等七種常見金屬污染物的含量屬低,並不會威脅到市民健康。話雖如此,中心仍建議孕婦避免進食體型較大的魚類或甲基汞含量較高的魚類。
甲基汞是什麼?
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細菌能夠把汞轉化為甲基汞,甲基汞是水銀的一種,這種金屬污染物容易被生物所吸收,還可通過食物鏈由微小的生物傳遞到較大的生物。這些重金屬物質可在魚類體內聚集,並且還會與魚類組織內的蛋白質緊密結合。因此,體型較大的魚類體內累積的甲基汞一般會較多。為了減低攝入金屬污染物的風險,建議市民可攝取體型較小的魚類,體型小的魚類體內的甲基汞含量一般都不高。
攝入過量甲基汞會有什麼後果?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認為,一般成年人即使每周每公斤體重攝入約3.3微克的甲基汞,都不會有健康風險。而孕婦的每周可容忍攝入量則是每周每公斤體重約1.6微克。以下是攝入過量甲基汞會造成的影響:
孕婦:甲基汞可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並在胎兒體內聚積,影響其腦部和神經發育。
幼兒:導致神經發育受損,影響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記憶力、專注力、語言能力、肌肉活動能力和視覺力等等。
成人:可能會導致行為失常、影響視力、失去聽覺、喪失肌肉協調性、感覺障礙、失憶或智力受損等。
食安中心為市面上13種常見魚類的甲基汞平均含量做了以下研究:
魚類 | 甲基汞平均含量(微克/公斤) | 範圍(微克/公斤) |
吞拿魚∕金槍魚 | 330 | 150-450 |
海斑 | 160 | 100-240 |
馬頭 | 160 | 63-250 |
紅衫 | 130 | 87-160 |
桂花魚 | 100 | 80-140 |
黃花魚 | 66 | 49-100 |
大頭魚 | 49 | 33-79 |
鯧魚(䱽魚) | 36 | 26-42 |
絞鯪魚肉 | 34 | 30-37 |
三文魚 | 29 | 26-30 |
烏頭 | 21 | 16-24 |
龍脷柳 | 7.9 | 4.8-11 |
鯇魚 | 4.5 | 4.0-5.0 |
研究結果顯示,吞拿魚的甲基汞含量較高,每公斤平均值含量達330微克,其餘海產和魚類製品的甲基汞含量也相對較低。由於甲基汞無法通過烹調來降低其含量,因此想懷孕的婦女建議勿經常食用甲基汞含量較高的魚類,可食用體型小於1斤的魚類,例如:大頭 魚、鯧魚、鯪魚、三文魚、烏頭、龍脷柳和鯇魚等。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 :食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