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結石症狀】常感腰痠、小便時劇痛?少飲水者小心患上尿道結石!
為何會形成尿道結石?
尿道結石其實是泛指長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的結石。每當人體吸收水份之後,腎臟會負責「回收」多餘水份以製造尿液,再經由輸尿管流到膀胱儲存,最終由尿道排出體外。而在尿液排出過程中所途經的器官及組織一概稱為「泌尿系統」。
由於尿液擔當著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一環,除了水分,其實亦夾雜著體內的廢物,若果尿液中的含水量太少,廢物便不能隨之排出泌尿系統以外,一旦當廢物逐漸累積並沉積,就有可能會產生結石。
所以,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所有尿液會流經的地方都有可能會形成結石,當過多結石堵塞泌尿系統,就會引起連串不適症狀。雖然尿路結石初起時並沒明顯病徵,但隨著問題惡化,就會出現以下徵狀:
—因結石變大或跌入輸尿管,而產生腰痛、腰痠問題
—絞痛程度時強時弱,甚至轉移至腹股溝或外生殖器
—小便帶血
—小便時劇痛
—排尿困難
—尿意頻繁
—引起併發症如:發燒、體虛、敗血性休克等
注意5大形成結石高危因素
尿道結石的發病高峰期常見於年齡介乎30至50歲的人士身上,而男性的發病率更比女性高3倍以上。除了年齡及性別因素,其他可以形成尿道結石的高危因素還包括:
1、液體攝入量不足
受著環境及氣候影響,尤其是夏天容易出汗的更氣,一旦補水不足,就有機會導致尿液濃縮而形成結石;此外,一些常於戶外高溫環境的工作者,如地盤工人、司機、送貨員等,都易受高溫影響導致流汗過多,較易出現缺水情況。
2、生活習慣
經常憋尿、排尿少的人士,尿液就會容易淤積形成結石,建議每1至2小時按生理需要排空膀胱,不憋尿,維持每天尿量2000㏄以上。
3、飲食問題
由於充足的水份可以稀釋尿液,將細小的結石沖出來,故喝水太少的人士有較高機會形成尿道結石,建議每隔一兩小時就應該要喝一杯水,睡前亦最好喝300㏄水,避免夜間尿液濃縮。此外,經常吃重口味、動物內臟、海鮮、高鹽、高蛋白質的食物的人士,形成結石的機率亦會較高。
4、缺少運動
久坐不動,或因職業、工作原因要經常應酬的人,都容易因運動不足、憋尿或者是水分不足而令尿液淤積形成結石。適當的運動不但可以幫助泌尿道蠕動,亦能減少尿液結晶沉澱,以預防結石形成,促進結石排出。
5、由疾病或病毒而起
受細菌感染、患有代謝性疾病如痛風、或有先天性尿道畸形、前列腺肥大、維他命A缺乏者,以及是長期臥床的病人都特別容易出現排尿不順的情況,有較大機會形成結石。
尿道結石3種治療方法::MET、ESWL、手術
視乎不同結石的位置、大小、密度、以及泌尿系統的功能和結構,並不是所有結石都有必要立即清除,特別是小於5毫米而沒有變大及移位風險的結石。然而,如果結石引起任何不良症狀及變化,就需要採取「取石」方案,一般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1、藥物排石治療(MET)
藥物排石治療即以藥物令輸尿管輕微擴張,患者只要多喝水,就可讓碎石被自然沖刷及排出。藥物能夠提高對腎臟的血液供應,有使輸尿管肌肉放鬆和緩解腎絞痛的作用,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應於短時間內進行評估以分析排石進度,如治療後仍未能成功排出結石,或需要其他治療方法或接受手術。
2、體外衝擊波碎石術(ESWL)
體外衝擊波碎石術是利用碎石機發出衝擊波,經皮膚聚焦傳送到結石,將結石震碎,讓碎石隨尿液自然排出。一般來說,體外衝擊波碎石術適用於9成以上的尿路結石,然而視乎患者的結石大小、位置、硬度及體形,治療的成效或會有影響。而且,此療法並不適用於懷孕患者、患有嚴重高血壓或出血性疾病、未經治療的尿路感染、嚴重肥胖或骨骼畸形、患主動脈瘤及尿路阻塞的患者
3、手術
用以治療尿道結石的手術包括「輸尿管鏡碎石術」(URSL)、「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腹腔鏡」、及「開腹手術」,而以上的手術只只適用於不適合進行ESWL的情況。此外,由於手術較具侵入性,患者進行手術時需要接受下半身或全身麻醉。
「輸尿管鏡碎石術」利用輸尿管鏡,通過尿道及膀胱達到輸尿管,以碎石工具經輸尿管鏡將結石擊碎;而位於腎臟的大結石,則需以「經皮腎取石術」才可有效去除結石,在X光或超音波引導下,經皮腎穿刺一個臨時通道,讓碎石工具通過腎鏡將結石擊碎;至於更複雜的情況,便需要採取「腹腔鏡」及「開腹手術」。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泌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