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成因】偏食、懷孕、失血過多易缺鐵?一文了解缺鐵性貧血4大原因及預防貼士
如何判斷是否患有缺鐵性貧血?
視乎缺鐵性貧血的嚴重程度,輕度缺鐵性貧血患有可能不會出現任何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加重,患者或會出下以下症狀:
– 容易疲倦、精神欠佳
– 面色蒼白、手腳冰冷
– 牙齦及指甲變白、指甲或會凹陷
– 頭暈、頭痛
– 食慾不振
– 煩躁不安
– 舌痛
由於缺鐵性貧血的病症與很多並其他疾病病症相似,故此如果要準確判斷出是否患有缺鐵性貧血可尋求專業醫生協助,利用血液檢查來測量血液中的血紅蛋白量及紅血球數量。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士,紅血球數量會低於正常,而細胞亦可能比正常的細小。
延伸閱讀:
【鐵質】預防貧血、眩暈 10大富含鐵質食物推介
4大缺鐵性貧血原因
1、失血過多
由於鐵質是構成紅血球的重要元素,因此當身體失血時,鐵質亦會隨之而流失。在美國,有超過1000萬婦女經期時都會出現出血過多的情況,而這亦是缺鐵的常見原因之一。月經量過多或經期過長,令女性異常出血都會使大量鐵質流失,增加患上缺鐵性貧血的風險。
雖然很難準確地定義何為月經量過多,但一般來說,如果妳需要每小時更換一次衛生巾,有可能已經代表出血異常,而經期中出現大片的血塊、持續的骨盆疼痛以及經期超過7天亦有可能是月經過多的跡象。
2、偏食
由於鐵質一般源自於動植物食材之中,故此不良的飲食習慣或過度減肥都有可能引致缺鐵性貧血。例如某些減肥人士會避免進食肉類,但肉類如豬、牛、羊等都是鐵質較豐富的食物,根據衛生署的建議,18歲至49歲的男性每天應攝取12毫克鐵質;女性則應攝取20毫克鐵質,而一份100克的牛後腿肉已有2.6毫克鐵質、100克羊腿肉亦有2.22毫克鐵質。
此外,營養素如維他命B2、B6、B12及葉酸等都廣泛存在於各種食品之中,一般情況之下只要不偏食,應該都可從日常生活的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營養素。
3、懷孕
孕婦比一般人需要更多鐵質,因為在母體內發育中的嬰兒對鐵有額外需求,而鐵含量過低對懷孕婦女或寶寶都有害,如果懷孕期間鐵質攝取不足,甚至會有有早產的風險,故此孕婦從懷孕第20 周開始就需要額外補充鐵質。
有研究指,孕婦每天需要攝取27毫克鐵質,而在分娩時對鐵質的需求就更大,與未懷孕的成年女性對鐵質攝取量(每天約18毫克)相比,孕婦對鐵質的需求增加了33%,若懷孕期間沒有適當補充鐵質就有可能增加患上缺鐵性貧血的風險。
4、胃腸道疾病
患有胃腸道疾病,如發炎性腸道疾病、乳糜瀉、腸易激綜合症或結腸癌等的人士,身體會更難吸收鐵質等營養物,而如果無法正確處理胃腸道疾病,更有可能會導致胃或腸出血,從而令鐵質水平下降,增加患上缺鐵性貧血的風險。
2018年一項研究指,估計有29%的「克隆氏症」患者及17%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都患有缺鐵性貧血。此外,如果每天服用藥物阿斯匹靈或非類固醇消炎藥如布洛芬等,長久之下亦有可能有胃出血及缺鐵風險,因為阿斯匹靈類的藥物會刺激胃壁,並降低血液凝結及止血能力。
4招預防缺鐵性貧血
1、改變飲食習慣
根據衛生署建議,要預防缺鐵性貧血,需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參照「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分量比例進食外,還需選擇富含鐵質的食物,包括:
—肉類、海產類:牛肉、豬肉、羊肉等;蠔、蝦、蜆等
—蛋類、乾豆類及其製品:雞蛋;黃豆、紅腰豆、腐竹等
—乾果類:提子乾、杏脯乾等
—果仁、種子類:杏仁、芝麻、花生、腰果等
—蔬菜類:菠菜、木耳等
—穀物類:糙米、燕麥等;添加了鐵質的早餐穀物
2、多吸收維他命C
由於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鐵質需要維他命C幫助吸收,所以進食這些食物的同時,亦要進食豐富含 維他命C的食物,如橙、柑、奇異果、番茄、西蘭花等。
3、額外補鐵
如果缺鐵情況輕微,可服食加入鐵質的多種維他命丸,如果缺鐵情況嚴重,可向醫生尋求意見,視乎情況考慮服用鐵質藥丸或藥水。
4、治療引起缺鐵的疾病
如上所說,胃腸道疾病會令身體會更難吸收鐵質等營養,從而令鐵質水平下降,增加患上缺鐵性貧血的風險。所以如果想預防缺鐵性貧血,應針對相應引起缺鐵的胃腸道疾病進行手術治療或服用藥物,找出引致貧血的關鍵,從根本解決缺鐵問題。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