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救星】73歲教授失眠10年食3顆安眠藥仍無效、靠「睡前2顆奇異果」3個月戒甩藥物?
長期失眠,每晚都需要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是許多都市人的痛苦寫照。台灣一名73歲的退休教授,便曾受失眠困擾長達十年,即使每晚服用三顆安眠藥,睡眠品質依然不佳。然而,在腎臟科醫生江守山的指導下,他竟透過一個簡單的飲食調整,配合良好的睡眠習慣,在短短三個月內,成功擺脫了對安眠藥的長期依賴。
Photo from 示意圖,AI製圖
10年失眠,3顆安眠藥也難求一夜好眠
江守山醫生在其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該名退休教授求診時表示,自己已有超過十年,無法獲得良好的睡眠。為了入睡,他服用的安眠藥劑量,已從最初的一顆,逐漸增加至三顆,但睡眠狀態依然很差,常常睡得不沉,翌日醒來後,依舊感到疲憊不堪。
醫生的「天然安眠」處方:奇異果與睡眠衛生
針對這個情況,江醫生為他開出了一套完整的「非藥物」改善方案,核心在於結合特定的飲食與睡眠衛生習慣。江醫生建議,在睡前食用2顆奇異果。他解釋,奇異果不僅富含維他命C、E及膳食纖維,更含有有助改善睡眠品質的褪黑激素。而根據該名教授的經驗,不論是黃肉或綠肉的奇異果,似乎都具有相同的助眠效果。
三大習慣調整睡眠質素
- 晚餐後,禁絕飲用酒精、咖啡及茶等刺激性飲品。
- 使用遮光窗簾,確保睡房環境完全黑暗。
- 睡覺時,將手機充電器及Wi-Fi路由器等電子設備,遠離床邊。
該名教授在嚴格遵從醫囑後,安眠藥的用量得以逐漸減少,最終在三個月後,已完全不需要依賴任何藥物,便能自然入睡。
為何睡眠如此重要?
江醫生進一步解釋,睡眠品質對我們的長遠健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長期睡眠不足,會為身體帶來多重負面影響:
- 導致血壓升高、胰島素阻抗增加,從而提高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風險。
- 增加失智症的發生率。
- 降低身體免疫力,甚至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