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健康】85歲婆婆記憶力勝過年輕人?大型研究揭長壽「不失憶」秘訣:關鍵不在藥物
我們總以為,年歲漸長,記憶力衰退是無可避免的定律。然而,美國一項長達25年的追蹤研究,卻發現一群被稱為「超級老人」(SuperAgers)的八旬長者,其記憶力竟能媲美年輕二、三十歲的人!他們究竟有何秘訣,能讓大腦抵抗歲月的侵蝕?一位85歲的參加者,便以她充滿活力的生活,為我們揭示了答案。
85歲Yackley婆婆的「不老」日常
參與該項研究的85歲婆婆Sel Yackley,其日程表或許比許多若年輕人還要精彩。她的生活,完美演繹了何謂「退而不休」:
- 積極社交: 每週風雨不改地參加合唱團排練及讀書會。
- 持續學習與創作: 親手製作精緻的珠寶飾品。
- 關懷社會: 長年為無家可歸者編織衣物,讓生活充滿意義。
- 恆常運動: 每週堅持到健身房鍛煉數次,並為自己定下每日步行4,200步的目標。
- 優質睡眠: 即使生活忙碌,仍確保每晚有7.5小時的充足睡眠。
Yackley婆婆總結她的長壽之道,其實非常簡單:「照顧好健康、均衡飲食和積極社交是關鍵。」
揭秘「超級大腦」:與眾不同之處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分析了近80位「超級老人」捐獻的大腦後,發現了他們大腦與眾不同的三大特徵:
- tau蛋白纏結極少: 他們記憶中樞的「tau蛋白纏結」(腦退化關鍵指標之一)比同齡人少35%。
- 記憶神經元更健康: 掌管記憶的「內嗅皮層」神經元體積更大。
- 社交神經元更豐富: 與社交行為、同理心相關的「紡錘體神經元」數量更多,這或許解釋了為何積極社交如此重要。
最令人意外的是,研究發現「超級老人」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斑塊」(另一腦退化指標)數量,竟與一般老人無異!這個發現,顛覆了醫學界過往的認知,並啟示我們,維持大腦年輕的關鍵,可能在於抵抗tau蛋白的病變,以及維持活躍的社交生活。除了上述的精彩日常,Yackley婆婆現時正為自己製作一本生活剪貼簿,並已計劃在身後,將自己的大腦與器官捐獻給科學研究,以生命延續對世界的貢獻。這種持續追求生命意義的特質,正是「超級老人」最鼓舞人心之處。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