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解小敏感風險成因 專科醫生教你實踐寶寶「0敏餵養」小貼士
寶寶的健康是每位父母最關心的事!面對寶寶哭鬧不停、皮膚出紅疹、拉肚子或吐奶,你是否也曾擔心過? 其實這些可能是「小敏感」的徵兆!寶寶的腸胃和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容易對外來物質(例如牛奶蛋白)產生反應,引發皮膚、腸胃或呼吸道的不適。
婦產科專科董志偉醫生將詳細講解嬰兒過敏的高風險因素、「小敏感」的常見表現,並分享降低敏感機會的餵養貼士,各位新手父母一起了解,助你更輕鬆應對育兒挑戰!
拆解小敏感寶寶風險的成因
爸爸媽媽想辦法降低寶寶小敏感風險, 可先從了解小敏感源頭着手。
1. 有家族過敏史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有過敏性疾病(如濕疹、哮喘、過敏性鼻炎或食物過敏),寶寶患過
敏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2. 母乳餵養不足
母乳是寶寶最佳的食物。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天然的免疫調節因子,是增強寶寶疫系統的最強後盾。 而且母乳最不易引發過敏反應,所以世界衞生組織提倡寶寶出生後至 少以餵哺母乳至一歲。如果無法以母乳餵哺寶寶, 過敏風險可能會提高。
3. 剖腹產出生
剖腹產寶寶的腸道菌群與自然分娩的寶寶不同,較少接觸產道益菌,有機會影響早期免疫系統的發育,增加對致敏物質(如食物蛋白)的反應。
小敏感寶寶的表現:需要調整餵養方式嗎?
寶寶腸胃功能尚未成熟,腸胃蛋白酶分泌不足,不利於蛋白質消化。腸道屏障功能也未發 展完全,使得大分子蛋白容易透過腸壁,引發免疫系統「錯誤」反應,從而造成寶寶肚不舒服、起紅點等小敏感情況。
敏感並不總是立刻顯現,但有些寶寶可能會表現出輕微過敏的症狀,這時候父母需要小心時留意。常見的症狀包括:
1. 皮膚問題:如面部或四肢出現紅疹、濕疹或反覆發生的皮膚乾燥癢感。
2. 腸胃不適:如頻繁腹脹、腹瀉、便秘或吐奶現象。
3. 呼吸道症狀:如反覆打噴嚏、鼻塞或咳嗽,特別是在接觸特定環境或食物後加重。
4. 睡眠問題:由於腸胃不適或皮膚瘙癢導致的睡眠困難或易驚醒。
如果寶寶有上述表現,建議及早與醫生溝通,如未能母乳餵哺,需否考慮調整奶粉配方,例如選擇部分水解蛋白配方,並結合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改善腸道健康。不要拖延在寶寶 腸胃還沒發展成熟時受過度刺激, 進一步誘發過敏的情況。
為寶寶防患於未然 實踐「0敏餵養」
要降低寶寶過敏風險,需要從早期著手,董醫生建議如果媽媽遇到哺乳困難,可以為小敏感或有高過敏風險的BB選擇部分水解蛋白配方。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是透過對完整蛋白進行「預消化」處理,將大分子的牛奶蛋白切成小分子, 從而顯著降低過敏風險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可以滿足寶寶營養需求的同時,也可幫助 免疫系統逐步適應牛奶蛋白,適合長期食用。
董醫生表示,這就是實踐「0敏餵養」的概念:「現時市場上巳有技術可以做到100%分解引起寶寶牛奶過敏的關鍵致敏蛋白—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這樣寶寶能夠適當地接觸溫和的小分子蛋白,而非完全迴避。既可以吸收牛奶蛋白的營養,同時逐步鍛練寶寶 對牛奶蛋白的耐受性,降低寶寶日後對牛奶蛋白過敏的風險。
添加益生菌和益生元 促進寶寶腸道健康
腸道是免疫系統的「主戰場」,所以養好寶寶腸道是建立長遠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現時一些部分水解配方針對性地添加了源自健康寶寶腸道的益生菌及益生元(例如 SYNEO含有益生菌 BBM-16V 和益生元 GOS/FOS 9:1 組合),有研究顯示,能有效提升寶寶腸道內益菌的數量,降低害菌的比例,臨床實證能夠緩解過敏症狀達52%。
總括而言,對於小敏感或高過敏風險的寶寶,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是一個可選擇的方案以降低致敏的風險,幫助寶寶腸道逐步適應及鍛鍊耐受性 。同時,補充特定益生菌與益生元能進 一步促進腸道健康,從根本上降低敏感風險,為寶寶建立強壯的免疫防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