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清熱解毒湯水】夏天湯水怎麼選擇?4款清熱解毒湯水食譜與營養貼士

【清熱解毒湯水】夏天湯水怎麼選擇?4款清熱解毒湯水食譜與營養貼士

健康飲食 健康煮食
By Bernice on 11 Apr 2025
Digital Editor
Bernice Cheong是一位追求健康生活的資深編輯,她熱愛分享有關醫療疾病、食物營養、運動健身等方面的內容。她以簡潔有趣的寫作方式,深入見解和實用建議贏得了讀者的廣泛好評。透過UrbanLife Health,她致力於向大家傳遞更多健康知識,,讓大家一起實現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bernice.cheong@urbanlifehk.com

夏天湯水應該怎麼選擇?如何去濕?都市人工作忙碌,常捱夜、飲食油膩,容易出現內熱問題,如長暗瘡、口乾舌燥或喉嚨痛。中醫認為這些屬「上火」,可透過飲用清熱解毒湯水來降火排毒。清熱湯水有助緩解濕疹、消化不良、失眠等都市常見健康問題。本文將提供4款不同清熱解毒湯水食譜與其功效,不同體質適合的湯水各異,讀者應根據自身症狀選擇:有濕熱皮膚癢可選去濕清熱湯,有胃熱消化不良可選清熱助消化湯,心火旺盛睡不著則宜養心安神湯。

清熱解毒湯水|目錄 + 快速連結

4款清熱解毒湯水食譜

以下提供4款清熱解毒湯水的食譜,包括材料用量和製作步驟,並特別介紹主要食材的營養功效,讓您了解其健康價值。

綠豆薏米湯 – 清熱解毒祛濕

綠豆薏米湯是一款經典的清熱解毒甜湯,適合夏季消暑和緩解濕熱。

綠豆薏米湯是一款經典的清熱解毒甜湯,適合夏季消暑和緩解濕熱。綠豆性寒,能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特別適合容易口乾上火的人。薏米微寒,具有利水滲濕、清熱排膿的作用,可消除水腫、改善皮膚濕疹。兩者合用可同時清熱降火和去濕利水,幫助排出體內毒素。

綠豆薏米湯(4人份)
食材 綠豆 50克、薏米 50克、陳皮 5克、冰糖 適量、水 2000毫升
做法
  1. 綠豆和薏米洗淨後浸泡1小時;陳皮用清水浸軟,刮去白囊備用。
  2. 鍋中倒入約2000ml清水,放入綠豆、薏米和陳皮。大火煮滾後改小火慢煮約1小時,直到綠豆開花變軟。
  3. 關火前加入適量冰糖調味,攪拌溶化即成。可熱飲亦可冷藏後當消暑甜湯。
營養貼士 綠豆富含鉀質,每100克含鉀約1047毫克,有助促進體內鈉排出,利尿消腫。另外每100克綠豆含膳食纖維11.2克,比高麗菜、菠菜纖維含量更高,有效刺激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維持腸道健康。薏米則含有抗氧化成分,現代研究表明薏米有增強免疫力和抗炎功效。

青紅蘿蔔菜乾湯 – 清熱潤肺助消化

這道青紅蘿蔔菜乾湯來自傳統廣東湯水食譜,具有清熱潤肺、消食通便的功效。

這道青紅蘿蔔菜乾湯來自傳統廣東湯水食譜,具有清熱潤肺、消食通便的功效。青蘿蔔和紅蘿蔔富含纖維與維他命,有助促進消化、緩解胃脹。菜乾性微寒,可清熱除煩、解內熱。搭配南北杏仁潤肺止咳,陳皮理氣開胃,整體湯水清甜不膩,特別適合大魚大肉後食滯不消時飲用。

青紅蘿蔔菜乾湯(4人份)
食材 青蘿蔔 1條、紅蘿蔔 1條、菜乾 3棵、南北杏 各10克、陳皮 1小塊、瘦肉 300克、生薑 3片、水 2500毫升、鹽 適量
做法
  1. 菜乾洗淨切段;青紅蘿蔔去皮切塊;陳皮浸軟刮去白囊;南北杏沖洗備用。
  2. 瘦肉切大塊,冷水下鍋汆燙至浮沫溢出,撈起洗淨血沫。
  3. 鍋內加入約2.5公升水,放入所有材料(除鹽),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煲約1.5小時。出鍋前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營養貼士 白蘿蔔在中醫被稱為「小人參」,有消食導滯、化痰順氣的作用。紅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和維他命A,有助增強免疫力和護眼明目。陳皮則含有揮發油成分,能健脾理氣、促進消化,減少胃脹氣和消化不良問題。如果擔心湯水過寒,可在煲湯時加入幾片生薑或紅棗中和湯底的涼性。

蓮子百合瘦肉湯 – 清心安神養胃

蓮子百合湯是一道清熱養心的湯水,特別適合心火偏旺、夜晚失眠多夢的人調理飲用。Photo from iStock

蓮子百合湯是一道清熱養心的湯水,特別適合心火偏旺、夜晚失眠多夢的人調理飲用。蓮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脾止瀉、養心安神的功效,中醫常用以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百合性微寒,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對熱病後餘熱未清、失眠多夢、心情煩躁者均有助益 。瘦肉和蓮子同煮可增添鮮味,同時補充優質蛋白。湯水清潤可口,有助放鬆神經、提升睡眠品質。

蓮子百合瘦肉湯(4人份)
食材 乾蓮子 30克、乾百合 20克、圓肉 10克、紅棗 4粒、瘦豬肉 300克、生薑 2片、水 2000毫升
做法
  1. 乾蓮子提前浸泡2小時;乾百合、圓肉、紅棗簡單沖洗備用。瘦肉切大塊,汆燙去血水。
  2. 鍋中加入約2公升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先大火煮滾,撇去浮沫後改小火煲約1.5小時。
  3. 湯成後可依個人口味少許加鹽調味(或不加鹽保持甜湯原味)。
營養貼士 蓮子富含蛋白質、維他命B1以及礦物質鎂和鉀等,有助強健脾胃功能並穩定情緒。百合含有淀粉、黏液質及秋水仙鹼等成分,具有一定鎮靜作用,能緩解緊張不安的情緒。中醫指出,蓮子與百合皆屬安神食材,搭配食用有助於改善失眠、焦躁等症狀。此外,紅棗味甘性溫,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與蓮子百合同用能增強安神效果。

冬瓜薏米排骨湯 – 消暑清熱利水

冬瓜薏米排骨湯是在盛夏廣受歡迎的清熱去濕湯水。

冬瓜薏米排骨湯是在盛夏廣受歡迎的清熱去濕湯水。冬瓜性涼味甘,清熱生津且利尿消腫,民間常用來消暑解渴、降火氣。薏米再次作為去濕主角,與冬瓜搭配能增強利水滲濕功效,對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有改善作用。排骨提供鮮甜的肉味和營養,經長時間燉煮使湯品更加鮮美。此湯尤其適合天氣炎熱、濕氣重的季節飲用,可輔助改善暑濕困倦、食慾不振的狀況。

冬瓜薏米排骨湯(4人份)
食材 冬瓜 500克、薏米 30克、赤小豆 20克、陳皮 1小片、排骨 400克、扁豆 20克、鹽 適量、清水 2500毫升
做法
  1. 冬瓜去皮切大塊;薏米、赤小豆、扁豆洗淨後浸泡30分鐘;陳皮浸軟備用。排骨斬塊汆水去雜質。
  2. 鍋中加約2.5公升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滾後改小火煲約1.5-2小時,至冬瓜透明軟爛、湯色奶白。
  3. 起鍋前下少許鹽調味即可食用。
營養貼士 冬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鉀元素,熱量低且水分高,有助清熱利尿、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對消腫降血壓有益。薏米與赤小豆都具有利水消腫效果,但作用側重略有不同:薏米長於健脾去濕、增強免疫;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清熱除濕、利尿排膿,在中藥裡常用於治療濕熱瘡癤兩者,合用可以補脾而不滋膩,清熱又不傷正氣。若體質偏寒者,煲此湯時可酌加生薑2片中和寒性,或將部分薏米換成炒過的熟薏米以降低寒涼程度。

健康食材功效

清熱解毒湯水之所以有效,在於選用了具特殊功效的健康食材。以下針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食材進行分析,包括其營養成分、健康功效,以及如何善用這些食材提升免疫力。同時比較不同食材的功效差異,幫助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湯水材料。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經,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作用。Photo from iStock

薏米的功效與營養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經,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作用,常用來去除濕氣、消除水腫,並能緩解濕疹等皮膚問題。薏米富含醣類、蛋白質、維他命B群,以及鎂、鉀等礦物質,現代研究發現薏米還具有抗腫瘤、調節免疫、抗炎的效果。適量飲用薏米水能增強免疫力、降低血糖並改善膚質。但因薏米性偏涼,體質虛寒者或孕婦應避免大量食用,可透過炒熟或加入白扁豆一同烹煮來平衡其寒性。

蓮藕的功效與營養

蓮藕性甘涼,生食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熟食則健脾開胃、補氣養血。Photo from iStock

蓮藕性甘涼,生食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熟食則健脾開胃、補氣養血,尤其適合消化不良、容易上火的人食用。蓮藕含豐富膳食纖維,可改善便祕;維他命C和多酚類物質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減少自由基損傷。此外,其鉀含量高,有助調節血壓和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蓮藕常與赤小豆、花生等搭配煲湯,能達到清熱去濕與補益氣血的雙重效果。例如,蓮藕搭配土茯苓煲湯,利濕解毒效果更佳,有助緩解皮膚濕疹問題。

其他配料

例如紅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化為維他命A,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紅棗補氣養血,長期少量食用有助於改善體質虛弱。適當在清熱湯中加入幾顆紅棗或枸杞,不會破壞湯的寒涼性,反而可增強湯水的補益作用。

食材功效比較與選擇

面對眾多清熱去濕食材,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呢?以下將常用食材進行簡要功效比較:

  • 薏米 vs. 赤小豆:兩者都善於利水消腫。薏米偏重於健脾去濕,對改善腸胃功能、增強體質更有幫助;赤小豆性平,長於清熱解毒、排膿消腫,對濕熱導致的皮膚問題(如癤腫膿瘡)療效突出。若以美膚除濕為目標,可兩者同用增效。脾胃虛弱者薏米宜適量減少,搭配扁豆以防過寒。
  • 蓮子 vs. 百合:兩者均有安神助眠作用。蓮子除了寧心安神外,還能補脾止瀉,適合既失眠又有腸胃虛弱的人;百合清心潤肺,善治虛煩失眠,尤其對秋燥或熱病後餘熱未清引起的心神不安效果好。如果因心火旺、反覆多夢而失眠,可選蓮子百合同用,加少許酸棗仁效果更佳。若是腸胃偏寒者,睡前服百合湯時記得不要空腹過量,以免影響消化。
  • 冬瓜 vs. 苦瓜:都是清熱高手。冬瓜性涼而味甘淡,偏重於清熱利尿,適合消暑解渴、降血壓以及因濕熱引起的水腫;苦瓜性寒味苦,更善清心洩火、明目解毒,對青春痘、口瘡等心胃實火旺盛的情況有幫助。但苦瓜偏傷胃陽,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兩者相比,體質虛弱但需清熱時宜選冬瓜,火熱偏盛且胃強壯者可適當吃些苦瓜湯或炒苦瓜。

透過以上比較,可依自身需求選材:想去濕消腫,薏米配合赤小豆;要安神助眠,蓮子結合百合;需消暑降火,冬瓜或苦瓜各有所長。靈活搭配,才能煲出最適合自己體質的清熱解毒靚湯。

清熱解毒湯水飲用指南

掌握清熱解毒湯水的正確飲用方法,能讓保健效果加倍。

掌握清熱解毒湯水的正確飲用方法,能讓保健效果加倍。但何時飲用最有效?

  • 頻率建議:作為日常保健,夏天每週1-2次清熱湯水即可保持體內清爽無熱;若已有上火症狀,短期內可每日1次連續幾日,症狀改善後停服或改為每週1-2次。長期每天飲用並不建議,尤其是體質偏寒人士,以免寒涼過度傷脾胃。對於女性經期、孕產期等特殊時段也要謹慎,經期前後避免過多寒涼湯水。
  • 飲用時機:飯後1小時左右飲用較適宜,可避免空腹喝涼性湯引起腸胃不適。清熱湯在中午或下午飲用效果最好,此時陽氣正盛,有助於排出體內濕熱。若在晚上喝,建議選擇帶有補益性的平和湯水,並注意加入生薑調和。早晨剛起床不宜馬上喝清熱解毒湯,空腹飲用較寒涼的湯可能刺激胃部。
  • 保存與再加熱:煲好的清熱湯當天飲用風味最佳。如需存放,應待涼後置於冰箱冷藏,並於第二天加熱滾開再喝,以確保衞生。某些湯隔夜後功效會稍減,例如綠豆湯隔夜清熱作用變弱,但仍可當作日常飲品解渴。為確保營養和功效,建議清熱湯水現煲現飲,不宜貪方便煮一大鍋放數日。
  • 強調個人化調整:清熱解毒湯雖好,但須視體質斟酌。平素畏寒肢冷、食慾不振的人,應少量多次飲用或在湯中加幾片薑、紅棗調和。體內實熱明顯者,可適當加強藥力,如在湯中加入金銀花、菊花等增強清熱效果,但也不可過量或長期連續服用單一寒涼藥材,以免損傷正氣。透過正確的頻率和時機飲用,加上健康的生活習慣,清熱解毒湯水將成為您日常保健、改善都市健康問題的一大利器。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