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大腸癌手術】早期患者需注意!傳統與微創手術有什麼分別?哪種更適合?

【大腸癌手術】早期患者需注意!傳統與微創手術有什麼分別?哪種更適合?

醫學專科 腫瘤科
By Bernice on 22 Jan 2024
Digital Editor
Bernice Cheong是一位追求健康生活的資深編輯,她熱愛分享有關醫療疾病、食物營養、運動健身等方面的內容。她以簡潔有趣的寫作方式,深入見解和實用建議贏得了讀者的廣泛好評。透過UrbanLife Health,她致力於向大家傳遞更多健康知識,,讓大家一起實現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bernice.cheong@urbanlifehk.com

在現代醫學領域中,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傳統手術微創手術成為治療方案中的兩個主要選項。與此同時,患者在面對手術治療時往往都需要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選擇傳統手術還是微創手術?傳統手術經驗豐富,但微創手術以其小創傷、快速康復的特點慢慢浮出患者的視線。因此,本文將會解構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的分別,並探討在個體差異上,哪個治療才是最為合適。

大腸癌手術治療|目錄+快速連結

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的差異表

傳統手術 微創手術
手術傷口 約20公分至30公分的大傷口,且容易產生傷口粘黏 一個約5公分或兩至三個約1公分的手術傷口
疼痛感 較嚴重,可能需要用止痛藥進行鎮痛 較輕微,傷口不易感染
手術視野 受限制、深處無法看清 高解析度影像屏幕、3D立體視野、攝影機具放大功能
失血量 較多,約200至300c.c 較少,約<30c.c
安全性 僅靠肉眼辨識 可在大屏幕上看清辨識組織,避免誤傷神經、血管
術後恢復 恢復較慢,約3-6個月(實際時間會因患者的病況而不同) 比傳統手術佳,約1-3個月(實際時間會因患者的病況而不同)
手術時間 逾2至4個小時;實際時間會因患者的病況而不同 逾2至4個小時;實際時間會因患者的病況而不同
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的差異表

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的分別

1. 傳統手術

在醫療科技仍不發達的年代,傳統手術成為了開腹的熱門治療,醫生為了能更清楚的看見腹腔裡的病竈區域,因此需要較大的切口和更深的組織切割,並以「目視」的方式進行手術。換言之,患者的腹部上也會有一個約20公分的手術疤痕,但同時這種方式也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間與視野。

2. 微創手術

微創手術不需要大的切口並通過屏幕就可以看清與放大腹腔內的構造,而且患者的腹部只有一個約5公分或兩至三個約1公分的手術傷口,因此出血量也從傳統手術的200至300c.c,減少至30c.c,為患者在術後大幅度的減少了疼痛感。然而,微創手術其中又在分為兩種,「腹腔鏡」與「達文西」。

- 腹腔鏡

腹腔鏡手術是指醫生會用特製的手術器材,如夾子、剪刀等來作為輔助工具,再把腹腔鏡特製且具有放大功能的攝影機伸入腹腔裡(此功能可把腹腔內的器官組織放大約3倍,然後再把影像投放到屏幕上,讓醫生可以看清楚內部狀況,以及在手術上可以帶來更精準的部位切割。

然而,這個手術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難度,腹腔鏡機器的自由度可能會因某些腫瘤的角度而導致無法順利進行。再者,由於這個方式除了需要主刀醫生作為主力,仍需要一些助手在旁協助,因此難免會出現一些人為影響如鏡頭的擺位以及晃動等,有一定的機率會影響手術或醫生。
達文西是一種機械手術系統,稱為「機械手臂手術系統」,也是腹腔鏡微創手術的進化版。

- 達文西手術系統

達文西是一種機械手術系統,稱為「機械手臂手術系統」,也是腹腔鏡微創手術的進化版。這個系統共具有最高7個自由度,可以剋服腹腔鏡手術原有的缺點,同時也能讓平面的影響恢復三度空間的立體事業。它可以更精準的模仿人類手腕或手指的動作,可進行多個自由度的動作,如旋轉、抓取、捏夾等動作,相比腹腔鏡的僵硬程度來的更低。此外,由於達文西sh,同時也避免了損害到患者的重要神經,讓各個手臂在操作時都能更精準的達到指定切割地點、範圍以及深度,並大幅度的減少腹腔所產生的摩擦與減少術後傷口疼痛。

不僅如此,於腹腔鏡極不相同的是,主刀醫生可以自由掌控手術鏡頭,如鏡頭角度、腹腔內光源、圖像採集等資訊,而手臂的精巧活動範圍與防震系統也讓機械的穩定性更佳,在為醫生減少鏡頭顫抖問題之餘,也能讓助手人力角色大大減少。

大腸癌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的適用對象

由於每位患者都是獨立個體,且在年齡、體例、健康狀況等方面皆會對治療的選擇而存在影響,而且患者可能會因合併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因素而增加併發症或住院天數。因此,在手術當中,如果醫生發現患者不適合使用微創手術,將會改為傳統手術進行治療。而是否需要進行人工肛門,主要是視腫瘤的情況以及術後是否出現滲漏問題而決定。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網上圖片
Source: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泰綜合醫院、台灣癌症防治網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