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腎衰竭成因】中大研究:DNA端粒短糖尿患者易末期腎衰竭 每縮短1單位風險高20%

【腎衰竭成因】中大研究:DNA端粒短糖尿患者易末期腎衰竭 每縮短1單位風險高20%

健康資訊 醫療新聞 醫學專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腎病及泌尿科
By Michelle on 10 Dec 2021
Digital Editor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一種DNA特性可用於預測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衰退的情況,有望及早找出具較高風險併發末期腎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並於早期控制病情。

2型糖尿病是導致末期腎衰竭的主要原因。

2型糖尿病是導致末期腎衰竭的主要原因

末期腎衰竭的主要原因是2型糖尿病,此併發症在亞洲人當中非常普遍。世界各地研究人員一直致力尋找有效的生物標記,希望能夠及早找出具較高風險併發末期腎衰竭或腎功能急速衰退的2型糖尿病患者,並於早期控制病情。

末期腎衰竭糖尿患者「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短

有見及此,中大研究團隊分析了4085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DNA數據,這些數據來自1995年成立的「香港糖尿病登記資料庫」。並由患者白血球中提取DNA,量度他們加入研究時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並跟進超過14年。

結果發現,跟進期間併發末期腎衰竭的患者有564名,他們加入研究時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4.2單位),相較沒有併發末期腎衰竭的患者(4.7單位)較短。

糖尿患者DNA端粒少1單位 末期腎衰竭風險高2成

調整其他因素(如年齡、性別和基線時的腎功能)後,2型糖尿病患者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每縮短一個單位,出現末期腎衰竭的風險增加20%。

此外,加入研究時「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較短的患者,他們的腎功能指標估算腎小球過濾率(eGFR),會以每年超過4%的速度急速下跌,反映其腎功能於10年間喪失了40%。

可用於預測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衰退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學術)馬青雲教授表示,除了傳統的風險因素外,我們的新發現反映DNA端粒長度可作為生物標記,用於識別具有末期腎衰竭和腎功能急速衰退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進行個人化和較高強度的治療。早期干預和治療有助減慢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速度,並可避免情況惡化為末期腎衰竭。

中大研究指,DNA端粒短糖尿患者易末期腎衰竭,每縮短1單位風險高20%。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