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並非兒童專利!精神科醫生:環境轉變&壓力可激發成人ADHD病徵變明顯!

ADHD並非兒童專利!精神科醫生:環境轉變&壓力可激發成人ADHD病徵變明顯!

醫學專科 精神及心理健康
By Kexta on 12 Nov 2021
Senior Project Editor

提及ADHD(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很多人都會聯想起這是一個常見於小朋友的疾病,患者會被認為「好曳、成日郁嚟郁去、好難攪」!然而,精神科專科傅子健醫生提醒大家,其實ADHD並非只會出現在小朋友身上,有部分人會在18歲以後因環境或生活上出現轉變、壓力等,而激發體內ADHD病徵變得明顯!

ADHD並非無中生有的疾病 女性較男性容易患有專注力不足
ADHD是由於大腦前額葉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遲緩或其他問題,令他們大腦功能與正常人有異,而出現相關的病徵。在ADHD當中,可以細分為過度活躍型、專注力不足型及綜合型:即同時患有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而有統計數字指出,較多男性會偏向過度活躍型,而專注力不足型則較多女性患上。

傅醫生指出所有的ADHD都不會是無中生有,成因大多屬先天性,若出生時已有遺傳病、自閉症、肢體上殘缺或早產,都有機會增加ADHD病徵出現的機會;而生活上受壓力、生活習慣、環境轉變則可誘發ADHD病徵更為明顯!「由於ADHD屬於發展嘅疾病,所以都會有一個特點,就係由小到大都會出現,差別只係在於患者喺咩年紀求醫同被確診。換句話講,如果有位30歲嘅成年人被確診患有ADHD,事實上他好大程度喺8歲之前已經受到唔同程度嘅ADHD病徵所影響,只是咁多年嚟未有求醫同唔認為出現過嘅病徵係屬於ADHD。」

帶漏嘢、坐唔定、聽/睇唔到完整句子都是病徵!
針對不同的ADHD類型, 患者大致上會出現3大範疇的病徵,第一樣範疇是專注力失調,此類患者會容易沒耐性、心急、易甩漏、未能完成一些重覆性、沉悶、刻板的工作,例如是經常忘東忘西、帶漏或遺失東西、工作時無法集中、容易受環境噪音影響而分心、難以處理單一性的工作、無法完成工作等等。

第二樣範疇是過度活躍,即是「坐唔定、行嚟行去、手多多、好難教、教極都唔聽」,為人相對較為活潑、跳動較多的人,他們會無法安坐於辦公室工作、長期在同一工作崗位等。第三樣範疇是統籌及管理能力會較弱,例如是難以整理複雜的數字或龐大的資料、無法聆聽或閱讀完整句子等。

病徵可影響工作表現 甚至誘發情緒病
雖然ADHD屬發展性疾病,但現時已被認為是心理疾病!傅醫生指出:「患上ADHD最擔心嘅就係影響佢哋性格上嘅發展,長期處於專注力不足嘅情況,會令佢哋對自己能力嘅掌握較差,導致經常被人鬧、被標籤為易甩漏、唔聽指令。」

而患者因為經常覺得自己有很多粗心大意的錯誤、難以掌握工作/學業及管理好自己,漸漸覺得自己「反正都係做唔到」,所以會開始放棄自己,對自己不再有要求,難以建立自信心!久而久之每次面對相類似的事情時,會退縮、內斂、不嘗試爭取機會、不投入,慢慢養成性格上的特徵偏內向,影響將來的機會及發展。而受病徵影響的工作表現,或多或少會對患者身心構成壓力,嚴重時或會誘發情緒病,如焦慮症、抑鬱症、躁狂等。

診斷及治療
ADHD絕非絕症,很多小朋友在18歲以後都會不藥而癒;但若然確診,精神科醫生可透過行為治療,例如是以口訣教育他們做每件事都按步就班,養成習慣,培養專注、耐性及手尾,另外配合醫生處方的藥物,例如促進體內多巴胺分泌,令患者專注力得到大大改善。

而要診斷出病人是否患有ADHD,傅醫生指需要透過臨床診斷:「我哋需要用比較長嘅時間,去了解病人由小到大嘅經歷、現在嘅情況、能力上嘅改變、家族病史等各方面,甚至乎可以同病人嘅家長、親友見面,多方面去驗證,從而評估病人係咪患有ADHD。」不過傅醫生指坊間及網絡上有很多關於ADHD的問卷,建議大家可以嘗試回答,得出的結果或許會給予到啟示。如果懷疑自己患ADHD,便要及早向醫生求醫。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