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面授課】疫下復課最怕小孩學習進度滯後?家長宜調節期望、賞罰有度
隨新冠疫情緩和,學校恢復面授上課,學童重返校園生活。過去兩年,經歷多次學習模式的轉變,如何幫助孩子調整心情和狀態,顯得十分重要。在適應變更及追趕學業的同時,鼓勵家長不要急於強調學業成績,了解和接納孩子的能力更重要。靈活調節對子女的期望,例如不要計較因停課而滯後的學習目標或進度,反之了解孩子所面對的困難或遇到的限制,互相商討及尋求解決辦法。
孩子犯錯時 不要立即訓斥
良好的家庭教育從欣賞孩子的努力開始,家長不要單方面設立目標,了解孩子狀況更為重要。不合理的期望及要求,會誘發孩子的抗拒心理,更會積累負面情緒,產生焦慮或抑鬱;家長亦切勿盲從死板的學習指標,有需要時應向學校或專業人士諮詢。
疫情驅使大家加強個人衛生防護及清潔,增加了不少實務工作, 例如自我檢測、載口罩、勤洗手及消毒。在適應的過程中,也許孩子會有情緒、忘記或犯錯,但只要觀察過失背後的原因,例如時間調配及安排、是否對操作流程及前因後果了解清楚等。作為家長,當孩子犯錯時,謹記要冷靜,不要急躁或立即訓斥,宜先瞭解後處理。
孩子犯錯是常事 宜賞罰有度
賞罰有度,才能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這也是一個契機去提升孩子的適應及抗逆能力。訂立乎合孩子成長發展的賞罰原則及規條,張弛有度。例如放學回家後忘了洗手或消毒便拿玩具玩,家長先不要發怒責駡,請向孩子解說洗手與消毒的利害關係,洗手後立刻要求孩子一起清潔及消毒玩具,或一起做些簡單的家務作為教訓;若發現孩子多次犯同樣的錯,或是故意不合作,家長便要更進一步了解問題行為背後的情緒或原因。
因孩子會利用「不合作」去引起家長的注意,所以,及時糾正,使孩子知錯能改; 及時關注,為孩子情緒把關。同樣,如果孩子做對了,不論大小事情,適當地送上讚美及嘉許,或兌現先前定好的獎賞,這遠勝事後補償的獎勵。
Text: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林熙
Headline: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原題:調節期望-賞罰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