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症測試、病徵】突然極度驚慌、影響日常生活?了解心跳加速等8大症狀和自我測試
藝人李珊珊、余文樂先後表示患上驚恐症。原來驚恐症並不少見,有統計指,大概每75人就有一個患上驚恐症,可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正視問題,接受適當的治療。驚恐症(Panic Disorder) 其實是焦慮病的一種,是指一個人突然間感到對身體的不適感覺,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因而影響日常的工作及生活規律,並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擾。到底什麼是「恐慌突襲」? 什麼會令一個人無緣無故及突然地極度驚慌呢? 這種病能醫治嗎?
驚恐症是在不明原由下,「恐慌突襲」重複地出現的一種精神病。驚恐症會影響日常的工作及生活規律,並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擾。驚恐症病發率為2-6%。男女病發率比例為1:2。第一次病發期通常會出現在青少年至30歲左右。
驚恐症病理
要了解此症,就要明白人體面對外界壓力時的生理反應。在正常的情況下,當人在遇到危險及壓力,身體會作出正常的生理反應如呼吸急速及心跳等。這些讓人於心理及生理上為危險及壓力所作出適當準備而起的,這個心理機制名為「戰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 response)。
而「恐慌突襲」是當人在安全的情況及在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外來誘因下,突如其來出現這些緊張的症狀,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心冒汗、手震、心胸翳悶、肚痛及肚瀉、手腳痳痺、時冷時熱、頭痛等症狀。而這些症狀來得非常突然,通常在短短十分鐘內達到高峰點。
驚恐症成因
1/ 遺傳
在各種類型的焦慮症中,驚恐症及強逼症有較多遺傳的因素。超過三分一的驚恐症患者會有一位家庭成員亦患有此病。
2/ 環境因素、經歷
童年、青少年時期的傷痛經歷等
3/ 腦部所產生的血清素失衡
有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腦部所產生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生理反應在不明的原因及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出現。於是患者會誤以為這些病徵會對生命造成威脅,如心跳加速誤作為心臟病病徵、呼吸急速為窒息或誤以為自己情緒失控等,因此造成惡性循環,使緊張的情緒會不斷加劇及惡化。
驚恐症病徵
1. 初期:
– 有一次身體突然感到強烈不適
– 心跳加速
– 出汗
– 呼吸困難
– 胸口痛
– 胃部不適
– 麻痺
– 頭暈
2. 嚴重:
– 當事人開始對身體不適產生極度的恐懼時,便以為這表示真正的危險
– 例如認為暈倒會不省人事,可能會心臟病發,甚至暴斃。
– 當事人會自然特別留意自己的身體反應,特別敏感,這又會引發更多的恐慌發作,造成惡性循環。
3. 部份患者會發展出懼曠症:
患者因害怕而逃避去一些他們認為會引致恐慌發作的地方,例如人多擠迫的地方,乘搭巴士或地鐵等。他們為了安全起見而儘量避免在這些地方出現,有些病人是十多年都沒有乘搭過地下鐵、隧道巴士或飛機等。
驚恐症初步自我測試
請根據你的經驗回答下列問題:
1/ 過去數月,你是否多次突然感到很害怕或驚恐,而每次通常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
是 或 否
2/ 驚恐的時候,你有沒有以下感覺?(可選多項)
– 心跳很快
– 胸口不舒服
– 擔心不能自控
– 擔心精神失常
– 擔心暈倒
– 擔心會死去
– 呼吸困難
– 冒汗
– 噁心 / 欲嘔
– 顫抖
– 有麻痺或針刺的感覺
3/ 經歷驚恐後,你是否持續一個月或以上,擔憂以後再出現驚恐?
是 或 否
4/ 上述情況是否對你做成明顯困擾?
是 或 否
5/ 上述情況對你的生活,例如學業、工作、社交等,是否做成明顯的負面影響?
是 或 否
驚恐症與恐懼症的分別
驚恐症人士所害怕的是身體的不適和危險,而恐懼症所害怕的對象都是身體以外的特定對象,例如狗、昆蟲、怕高或社交場合中的人(social phobia),雖然兩者都同是焦慮反應的一種,但對象和意義皆不同。
驚恐症能醫治嗎?
驚恐症並非不治之症,通過適當的治療,病情是可以控制的,痊癒率大約為七至八成。而藥物及心理治療的確有助紓緩患者病徵及減低病發的風險。但如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病情會反覆及惡化。
驚恐症藥物治療
現時治療驚恐症的藥物,大多都有效而副作用不多。醫生或會處方調節大腦血清素的藥物以控制病症。由於藥物需要在一段時間才能使病人的病徵得到改善,病人於初期可能仍感到身體不適或明顯的病徵,在醫生的指導下可短期服用鎮靜劑。惟鎮靜劑是可上癮,醫生只會處方短期及低劑量的鎮靜劑,並建議病人有需要的才服用。
驚恐症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驚恐症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
第一,令病人了解驚恐症的成因或其病發的情況等,以助患者減少誤解,減少對此症的一些負面的觀感及焦慮,和對驚恐症不正確的假設。
第二,教導病人處理及面對生理上的不適,例如肌肉放鬆的方法及呼吸的控制。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情緒健康輔導中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健康情緒中心、醫院管理局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