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有毒】魷魚放在雪櫃6日!男童進食後腹瀉血便或須終身洗腎 甚麼是溶血性尿毒症?
根據內地媒體報道,該名彭姓男童一家於9月29日去超市買了一盒用保鮮膜包裝的冰鮮魷魚,上面沒有標明生產日期。因剛好遇上中秋節假期,全家一起回鄉,直至10月3日才回家,但魷魚仍然未有食用。直至10月5日,父母外出上班後,16歲的姐姐將魷魚烹調成午餐食用。弟弟吃下魷魚不久就出現強烈不適,包括臉部、四肢腫漲、劇烈腹痛、嚴重腹瀉及血便等,需緊急送院。
醫生診斷他因吃了變質的魷魚引發溶血尿毒綜合症,該病致死率約為5%。醫生指,溶血尿毒綜合症患者在治療期間,無尿癥狀會持續2-4周時間,治療會通過血液透析替代腎臟功能,幫患者排出體內代謝廢物。男童病情暫時好轉,剛送院時神志不清,現在可以語言交流,醫生表示,此病病發後的2至4周十分重要,患者有約一半機會演變成慢性腎衰竭,要終身洗腎。男童的姐姐因為知道弟弟愛吃魷魚,所以將大部份魷魚都留給弟弟吃,因此她未有感到不適。
溶血性尿毒症會導致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為小兒急性腎衰竭常見的原因之一。致病原應為O157型大腸桿菌, 這類細菌會產生細胞毒素,傷害腸黏膜及內皮細胞,引起出血性大腸炎及溶血尿毒症候群,其所導致的腹瀉可能由輕微的水瀉到血便現象,其中5%至10%病人會引起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US)或是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TTP)。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