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治療】台灣大學首創影像篩查腦中風風險 3分鐘就有結果準確率達9成
Photo from 台灣科技部
頸動脈狹窄是診斷腦中風的早期標準之一,目前診斷腦中風的技術包括核磁共振造影血管攝影(MRA)、電腦斷層(CT)、頸動脈超音波,其中MRA與CT屬於侵入式,而頸動脈超音波屬於非侵入式,但都是較大型和昂貴的設備,且需要專業醫護人員操作。
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蕭浩明與研究團隊研發出「腦中風快篩」技術,利用AI影像分析頸動脈,辨識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可察覺人眼不能辨認的微小脈動,可即時獲得頸動脈狹窄、心律不整等資訊,能於早期篩查出疾病風險,減少腦中風發生。
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合作5年,累積超過500宗臨床案例,「腦中風快篩」技術與傳統頸動脈超音波檢測結果相對,準確率可達9成。蕭浩明表示,受測者僅需使用一般相機拍攝頸部影片30秒,系統便會自動將影片上傳至雲端以進行計算分析,整套流程僅需3至5分鐘。
「腦中風快篩」影像技術預計於明年或後年完成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目前計劃與健檢中心、連鎖藥局、診所、藥妝店合作,將產品置放於重要場所,期望未來市民將可於任何時間與地點快速完成「腦中風快篩」,可望成為頸動脈超音波前的第一道快篩防線。另外研究團隊也希望能將此技術擴展至更多疾病,包括心律不整、洗腎病人動靜脈廔管阻塞、帕金遜氏症、周邊血管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