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電子產品 3歲童700度近視 眼科醫生:2歲前幼兒應完全不使用電子熒幕
近年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流行,更不時看到小朋友機不離手。不過這些電子產品一直被指是「糖衣毒藥」,影響孩童視力。世界衞生組織近日發指引,列明嬰幼兒接觸電子熒幕時間,建議不足1歲的嬰兒完全遠離電子熒幕,介乎2至4歲幼兒每日平均使用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而且愈少愈好。
世衞專家小組首次對5歲以下兒童的身體活動及久坐行為制定指引,1歲或以下嬰幼兒則應完全不接觸電子熒幕,2至4歲兒童每日久坐使用電子屏幕(例如看電視、影片及玩電腦遊戲)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時間愈短愈好;至於。此外,1至4歲兒童每日應花至少3小時進行各種強度的體能活動,1歲以下則應多進行互動式地板遊戲,愈多愈好。
世衞又指,少運動是導致死亡的「主要風險因素」,助長過重及癡肥問題。世衛建議,為了避免久坐不動,5歲以下兒童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應多做體能活動及有充足睡眠,預防日後出現肥胖和其他疾病。
而事實上,愈來愈多臨床個案與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而損害眼睛有關。眼科醫生劉凱珊是小兒眼科的專家,她稱兒童因近視問題而求診的數目非常多,「每日至少睇10個近視小朋友」,而且幼兒近視亦愈趨年輕化,其近視加深的速度亦愈來愈快。她解釋,以往小朋友在小學五、六年級始發現患上近視,但近年小朋友在初小時期已有近視,有不少個案更是有600度以上的深度近視。
劉醫生稱,曾遇過一個案例,一名3歲的小朋友到診時已有700度近視。由於孩子父母雙方均沒有近視,因遺傳而近視的機會較微。醫生細問下,才知道該名幼兒從6個月大起,便接觸電子產品。其父母和照顧者為了「想佢靜啲」,就以平板電腦作電子奶嘴,「放部ipad喺佢面前,任佢不斷睇」。劉醫生表示,此類型的個案絕非罕有,不少父母認為使用電子產品,不但可以「控制小朋友,等佢安靜」,而且播放益智影片予小朋友觀看更是有助孩童發展,因而忽略了小朋友的視力問題。
劉醫生解釋,近視分為先天和後天。前者是遺傳,父母任何一方有近視,其孩子有近視的機會高3倍。後者就是過度使用電子熒幕和缺乏陽光吸收。而近視深除了視力模糊,更會加大嚴重眼睛問題的風險,例如是青光眼、視角膜脫落等等。
因此劉醫生建議,小朋友2歲前完全不使用子熒幕,2至5歲則限定每日使用30分鐘內,而每使用20分鐘便需要休息20秒。她又稱吸收陽光能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故建議小朋友放低電子產品,每日外出走走,至少曬太陽1小時。
另外,劉醫生發現很多人以為激光矯視後便會一世無憂,更聽聞有媽媽稱「第日帶個小朋友去激光矯視咪得囉」,但劉醫生稱其實激光矯視只是令你不用配戴眼鏡,相關的眼疾風險依然存在,提醒大家不要誤解。
建議始終建議。本地父母又怎樣看呢?是有本地家長表雖同意世衞的建議。育有一個1歲多女兒的陳小姐擔心,小朋友使用電子屏幕會較易有近視同散光。「我囡囡仲細,基本上唔會畀佢自己用手機」,但她認為實行上有困難,因為大人難免均會使用電子產品,唯有在孩子面前少用手機和平板電腦,以身作則,為女兒樹立榜樣。
Text by: UrbanLife Editorial
Photos by: 香港希瑪眼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