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警號】「發開口夢」易中風?復旦8年研究:2種睡眠行為同現中風風險飆升93%!
睡覺時「發開口夢」(說夢話),對許多人而言,或許只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習慣。然而,上海復旦大學一項長達8年的最新研究卻發現,這種常見的睡眠行為,可能正悄悄地預示著嚴峻的健康風險。研究更指出,若說夢話,同時合併出現另一種睡眠障礙,其中風風險竟可飆升達93%!

長達8年的中風風險追蹤
這項研究成果,於2024年10月30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研究團隊採用了河北唐山市開灤社區的一項研究數據,追蹤了8,001名平均年齡54歲、且過往均無中風病史的成年人。在2012年,所有參與者均完成了一份問卷,以回報他們是否有說夢話的經歷。
研究結果:兩大行為疊加風險飆升
在長達8年的追蹤期內(直至2020年),研究團隊共錄得333宗中風病例(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經過數據分析,結果揭示了以下驚人關聯:
- 說夢話,風險已增30%: 研究發現,與從不說夢話的人相比,有說夢話習慣的人士,其患上中風的風險,已高出30%。研究人員指出,這種關聯性,在排除了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及飲酒等傳統中風風險因素後,依然存在。
- 「說夢話 + RBD」= 風險飆升93%: 研究中最強烈的警號,來自於兩種睡眠行為的疊加。若患者不僅會說夢話,更同時患有「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其中風風險,竟大幅飆升至93%。RBD的特徵,是在快速眼動睡眠(REM)週期中,因應生動的夢境,而作出突然的身體運動或發聲。
研究亦發現,說夢話的參與者中,有較大比例為男性、產業工人、吸煙及飲酒人士,且運動量較少。儘管研究結果令人震驚,但研究人員亦坦言,是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睡眠狀況是透過參與者「自我報告」的問卷來確定,這可能導致記憶偏差或錯誤分類。此外,研究僅在河北唐山進行,其結果對其他族群的普遍適用性,可能有限。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