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甲狀腺癌】《RM》梁世燦自揭12年前患癌 腫瘤科醫生全面拆解成因、警號與治療方案

【甲狀腺癌】《RM》梁世燦自揭12年前患癌 腫瘤科醫生全面拆解成因、警號與治療方案

醫療專欄 專科醫生
By Pinky on 31 Oct 2025
Digital Content Writer
A sad soul can be just as lethal as a germ.

南韓喜劇演員梁世燦,近日在節目中驚人自揭,早於12年前便已罹患甲狀腺乳頭癌,至今仍需每日服藥控制。這位以開朗幽默形象深受觀眾喜愛的藝人,其不為人知的抗癌經歷,隨即引發大眾對甲狀腺健康的高度關注。甲狀腺癌,作為一種在30至50歲女性中尤為常見的癌症,其成因與症狀究竟是什麼?甲狀腺乳頭癌的康復率高嗎?術後又會對生活帶來怎樣的長遠影響?今次邀請臨床腫瘤科專科何凱文醫生,為我們全面剖析有關「甲狀腺癌」的各項資訊。

南韓喜劇演員梁世燦,近日在節目中驚人自揭,早於12年前便已罹患甲狀腺乳頭癌,至今仍需每日服藥控制。

甲狀腺是什麼,它有哪些功能,位置在哪裡?

甲狀腺是一個位於頸部前方的小腺體,通常呈蝴蝶形,分為左、右兩側,位於氣管的前方和喉部的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如T3和T4),這些激素對於調控身體的新陳代謝、能量消耗、蛋白質合成及維持正常的生長和發育至關重要。甲狀腺激素還影響心臟、腦部、肌肉及其他器官的功能,對於調節體溫和維持情緒也有重要作用。

甲狀腺癌的成因是什麼?什麼人是高危群體?

甲狀腺癌的具體成因仍不完全明確,但有幾個已知的危險因素。首先,家族遺傳史是主要的風險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經患過甲狀腺癌,風險會顯著增加。此外,曾經接受過頸部放射治療的患者(例如治療霍奇金淋巴瘤)也面臨更高的風險。某些遺傳綜合症(如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症)會增加患病的可能性。年齡和性別方面,女性相對於男性更高發,特別是在30至50歲的女性中,這可能與內分泌因素有關。

日常生活習慣會影響到甲狀腺癌的風險嗎?好發年齡是多少?

某些生活習慣可能會影響甲狀腺癌的風險。例如,吸煙和過量飲酒被認為可能與甲狀腺癌的發生有關。碘的攝取量也非常重要,過量或不足的碘都可能影響甲狀腺的健康。甲狀腺癌通常在30至60歲之間的人群中較為常見,尤其是在女性中,這一階段的發病率較高。

甲狀腺癌有哪些症狀?是否有分期數?不同時期有什麼特徵?

甲狀腺癌的症狀可能包括頸部腫塊、聲音變化(如聲音沙啞)、吞嚥困難、頸部淋巴結腫大等。在某些情況下,患者可能會感到喉嚨有壓迫感或腫脹。甲狀腺癌通常會根據腫瘤的大小及是否轉移進行分期,主要分為早期(I期)、中期(II期)和晚期(III期和IV期)。早期的癌症通常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而晚期則可能需要更複雜的治療。

甲狀腺癌有分類嗎?什麼是甲狀腺乳頭癌?

甲狀腺癌根據細胞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幾種主要類型,包括甲狀腺乳頭癌、濾泡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其中,甲狀腺乳頭癌是最常見的類型,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70%至80%。這種類型的癌症通常生長緩慢,預後良好,對於早期發現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甲狀腺癌的康復率高嗎?有什麼治療方法?

整體來說,甲狀腺癌的康復率相對較高,特別是早期發現的情況。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切除腫瘤,通常是全甲狀腺切除或部分切除。手術後,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放射性碘治療,以消滅殘留的癌細胞。對於某些晚期病例,可能需要化療或靶向療法。

切除甲狀腺會有什麼影響?

切除甲狀腺(甲狀腺切除術)會導致身體無法自然產生足夠的甲狀腺激素,這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影響。主要影響包括:

  • 甲狀腺功能不足(甲狀腺低下症): 患者可能會出現疲倦、體重增加、寒冷不耐、便秘、情緒低落和記憶力減退等症狀。這是因為甲狀腺激素對於新陳代謝的調節至關重要。
  • 需要終身替代療法: 大多數接受全甲狀腺切除的患者需要終身服用合成的甲狀腺激素(如左甲狀腺素),以維持正常的激素水平,防止甲狀腺功能不足的症狀出現。
  • 鈣代謝影響: 如果在手術中切除了甲狀旁腺,可能會影響鈣的調節,導致低鈣血症,這會引起手腳麻痺、肌肉痙攣等症狀。

術後有什麼要特別注意?

術後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以確保恢復順利並減少併發症:

  • 術後監測: 患者在術後需要定期檢查甲狀腺激素水平,以確保劑量合適,防止甲狀腺功能不足。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調整藥物劑量。
  • 鈣水平監測: 如果手術中切除了甲狀旁腺,需定期檢查鈣水平,並在必要時補充鈣和維生素D。
  • 注意術後併發症: 包括感染、出血和傷口癒合問題等。若有異常的紅腫、疼痛或發熱,應立即聯繫醫生。
  • 飲食注意: 在術後的初期,患者可能需要遵循柔軟、容易消化的飲食,並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 生活方式調整: 加強鍛煉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遵循醫生的建議,以提高整體健康狀況。
  • 心理支持: 因為手術可能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影響,患者應尋求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必要時也可以尋求心理諮詢。

有新的治療方法嗎?不同期數的治療方法有什麼分別?

最近幾年,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逐漸獲得關注。靶向療法如BRAF抑制劑對於某些基因突變的患者效果顯著。早期癌症主要依賴手術,並輔以放射性碘治療,而晚期癌症則可能需要化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的組合,以提高治療效果。

為什麼會說甲狀腺腫瘤不是癌症?如果不是惡性,可以怎樣治療?能否康復?

甲狀腺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腫瘤(如甲狀腺腺瘤)不會擴散,也不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良性腫瘤通常可以通過定期監測來管理,如果腫瘤增大或引起不適,則可能需要手術切除。大部分良性腫瘤患者可以完全康復,且復發的風險相對較低。

有機會復發並變成癌症嗎?

雖然良性腫瘤一般不會變成惡性,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發生變化,特別是如果腫瘤持續增長或出現其他風險因素。因此,定期檢查和監測是必要的,以確保病情穩定。

就新聞所說,甲狀腺乳頭癌需要長期服藥情況會是怎樣?

對於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的患者,通常需要終身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療法,以維持正常的激素水平。這通常是以合成甲狀腺激素(如左甲狀腺素)形式給予,幫助患者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和體重。

長期服用藥物會有什麼影響?

長期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療法的患者,可能會面臨一些副作用,如體重變化、情緒波動、心跳加速等。如果劑量不當,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不足,因此需要定期監測激素水平並根據需要調整劑量。

甲狀腺癌在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的?

患者應避免過量攝取某些食物,如海鮮和菠菜,因為這些食物富含碘和草酸,可能對甲狀腺功能產生影響。適量的碘對甲狀腺健康是必要的,但過量攝取可能導致甲狀腺激素的異常分泌。

有什麼預防方法可以減低患上甲狀腺腫瘤或癌症?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避免煙酒等,可以降低甲狀腺癌的風險。此外,對於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定期檢查和早期篩查非常重要,這可以幫助及早發現潛在問題。

甲狀腺健康至關重要,及早發現和治療可以顯著提高預後。希望大家能重視甲狀腺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定期檢查以確保健康。如有任何疑慮,建議儘早諮詢專業醫生。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