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濕這樣做才對!解鎖水潤肌膚的秘密 乾性肌≠缺水肌!附5大保濕小技巧
許多都市人在繁忙生活中面臨 皮膚乾燥 的困擾。皮膚緊繃、脫皮、粗糙,甚至出現細紋,讓原本亮麗的肌膚看起來黯淡無光。究竟 皮膚乾燥如何改善?其實,改善乾燥的第一步,是了解乾燥從何而來。今日帶你清晰拆解皮膚保濕的關鍵知識與實踐步驟,針對臉部保濕提出專業建議與技巧,幫助您養成每日亮澤水潤的健康膚況。
乾性皮膚 vs. 皮膚缺水
首先,要分清您屬於乾性皮膚還是皮膚缺水。兩者皆會感到乾燥緊繃,但原因不同:
乾性皮膚: 是天生皮脂分泌少、缺乏油分的膚質,特徵是毛孔細小、不易出油卻容易脫皮泛紅。因皮脂不足,皮膚屏障較脆弱,水分容易流失,因此乾性肌需要補充油脂來滋潤和鎖水。
缺水肌膚: 則是後天因環境或保養不當造成的皮膚暫時缺水狀態。任何膚質都可能缺水,即使油性肌膚也會「外油內乾」(表面出油但皮膚底層缺水)。缺水肌通常看起來暗沉,出現細紋和粗糙觸感。這種情況需要大量補水並鎖住水分來改善。
了解自己是乾性還是缺水,有助於針對性地選擇保養方式。
保濕機制:補水與鎖水
皮膚角質層內含有天然保濕因子(如氨基酸、尿素等)能吸住水分,細胞間的脂質(如神經醯胺)則形成鎖水屏障,防止水分蒸發。因此,良好的保濕需同時補水和鎖水:補水是給皮膚增加水分,鎖水是幫助把水留在皮膚裡。保養品中常見的補水成分有玻尿酸、甘油等,可以從空氣或真皮層吸取水分。
鎖水成分則如凡士林、植物油、神經醯胺等,在皮膚表面形成油膜以減少水分流失。若只補水不鎖水,尤其在乾燥環境下,吸水成分可能將皮膚深層水分蒸發掉,使皮膚反而更乾。所以每次保養時都應記得最後以面霜或油分鎖水,才能真正讓皮膚喝飽水。
保濕護膚程序與產品
乾燥肌需要建立良好的日常保養程序來逐步改善。不同產品有各自的功能,使用的順序也有講究——一般原則是「越水越先,越油越後」,也就是質地越清爽(水狀)的產品越先用,質地越黏稠(油潤)的越後用。一般建議的保濕護膚步驟:清潔 → 化妝水 → 精華 → 乳液 → 面霜(→ 防曬於白天)
溫和清潔: 選擇弱酸性的潔面產品,以免帶走過多油脂。用溫水洗臉,避免用熱水和粗糙毛巾摩擦,減少對皮膚屏障的傷害。
保濕化妝水: 洗臉後立即使用保濕化妝水或噴霧,迅速為角質補水。可選含甘油、玻尿酸等成分的化妝水,在洗後趁皮膚未全乾時輕拍吸收,為後續步驟打底。
保濕精華: 接著塗抹保濕精華液,加強深層補水。精華中常含高濃度玻尿酸、維他命B5等,可提升皮膚含水量。
乳液/面霜鎖水: 在精華之後塗抹乳液或面霜,將水分鎖住並提供油份滋養。白天可用清爽乳液,夜間則使用滋潤面霜。塗抹時肌膚略濕潤效果最佳。若屬極乾性肌,可在面霜前加幾滴植物油,提高滋潤度。
日間防曬: 早晨保養最後一定要擦防曬霜。防曬能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傷害,維持皮膚屏障健康,預防乾燥加劇。選擇SPF30+、PA+++,或物理性防曬產品。
每週加強保濕: 每週1~2次使用保濕面膜深層滋養肌膚,例如敷片狀面膜10分鐘或睡前敷用晚安面膜。在乾燥季節,可適當增加敷面膜的頻率。定期密集保養能讓肌膚保持水嫩彈性。
皮膚乾燥的可能原因
造成皮膚乾燥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外在環境、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
環境因素: 氣候乾冷時空氣含水量低,皮膚水分容易蒸發。冬季寒風、室內暖氣,夏季長時間吹冷氣、曝曬陽光,都會加劇皮膚乾燥。此外,過度洗澡、洗手或用熱水清潔以及使用皂鹼肥皂等,也會損傷皮脂膜導致乾燥。
遺傳與年齡: 有些人天生皮脂分泌少,屬乾性膚質(約占少數);大多數人的皮膚乾燥隨年齡增長而明顯。40歲後皮脂產量大幅降低,老年人皮膚普遍偏乾。女性更年期因賀爾蒙改變也會突然變乾。
健康與生活方式: 某些疾病會讓皮膚變乾,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病等。皮膚炎症性疾病(異位性皮膚炎、乾癬等)患者皮膚屏障較弱,也易乾燥。缺乏必需脂肪酸和維他命的飲食、抽菸、酗酒等習慣都會損害皮膚保濕能力。壓力過大與睡眠不足則會干擾皮膚修復,長期下來使皮膚狀態惡化。
季節變化也會影響皮膚!
季節更替時,氣候濕度改變會影響皮膚含水量,尤其冬季與夏季要特別調整保養。
冬季: 寒冷乾燥的冬天,皮膚水分蒸發增多。此時建議改用滋潤度更高的面霜或軟膏,加強鎖水。洗澡避免過熱水和過長時間,洗後立即全身擦潤膚乳。可使用室內加濕器提高空氣濕度,並做好防風防曬,減少冷風和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夏季: 夏季雖潮濕但冷氣房和強烈日曬也會讓皮膚脫水。建議選擇清爽型的保濕產品(如凝膠、噴霧),避免厚重油膩。戶外加強防曬,並在日曬或游泳後及時使用蘆薈膠、保濕面膜等舒緩補水。儘管天熱多汗,也不要過度清潔,以免皮膚外油內乾。
臉部保濕的小技巧
最後針對臉部肌膚,提供5個保濕小技巧:
TIPS 1:把握洗後3分鐘
洗臉後皮膚半濕狀態下立即塗保濕品,效果最佳。趁水分尚未蒸發,上化妝水、精華到乳霜,一氣呵成鎖住水分。
TIPS 2:保養順序先薄後厚
依產品質地由清爽到厚重層疊塗抹(如化妝水→精華→面霜),可確保保濕成分充分吸收且鎖在肌膚內。
TIPS 3:輕拍按壓取代摩擦
上保養品時用指腹輕輕拍打或按壓,避免來回拉扯肌膚。這樣既能促進吸收,又不會傷害乾燥脆弱的表皮。
TIPS 4:局部加強滋潤
針對特別乾燥脫皮的部位,可疊加多一層保濕精華或厚塗乳霜。夜間在極乾燥區域點塗少量凡士林,也能形成保護膜鎖水(易長痘者慎用)。
TIPS 5:妝前保濕
乾燥肌上妝前可先敷保濕面膜5-10分鐘或使用保濕妝前乳,讓角質充分含水,後續底妝才會服貼不浮粉。
養成以上良好習慣並搭配適合的產品,您的臉部肌膚將更易維持水嫩光澤,重現健康亮麗的風采。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