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app
【面霜用法】掌握面霜正確使用順序、時機、手法與挑選秘訣!教你找出最適合的面霜

【面霜用法】掌握面霜正確使用順序、時機、手法與挑選秘訣!教你找出最適合的面霜

健康生活
By Bernice on 30 Apr 2025
Digital Editor
Bernice Cheong是一位追求健康生活的資深編輯,她熱愛分享有關醫療疾病、食物營養、運動健身等方面的內容。她以簡潔有趣的寫作方式,深入見解和實用建議贏得了讀者的廣泛好評。透過UrbanLife Health,她致力於向大家傳遞更多健康知識,,讓大家一起實現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bernice.cheong@urbanlifehk.com

面霜使用方法與步驟、使用順序,甚至其作用,不少人都對其感到困惑。若未能釐清面霜的正確用法,即使使用了高價的產品,也可能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效。本文提供一份關於面霜使用的指南,從面霜的基本定義與作用,到深入探討不同質地的選擇、正確的使用順序與手法、最佳使用時機,並解答常見的迷思。無論您是護膚新手還是有一定經驗的用家,都能養出健康水潤的理想肌膚

面霜用法|目錄 + 快速連結

甚麼是面霜?

面霜是一種用於面部皮膚的護膚品,其最核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為肌膚提供保濕和滋潤。Photo from iStock

面霜是一種用於面部皮膚的護膚品,其最核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為肌膚提供保濕和滋潤。它如同肌膚的日常食糧,補充所需的水分和養分,維持肌膚的柔軟度和彈性。除了基礎的保濕滋潤,面霜更扮演著多重關鍵角色:

  • 鎖水與形成保護屏障:面霜通常含有一定比例的油性成分,能在肌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而這層保護膜有效減緩肌膚內部水分透過表皮蒸發散失,將先前補充的水分和精華牢牢鎖在肌底。同時,這層屏障也能幫助抵禦外界環境的侵害,如乾燥空氣、污染物等。
  • 修護肌膚屏障:許多面霜,特別是標榜「修護」功能的產品,會添加如神經醯胺、脂肪酸等成分,這些成分是構成皮膚屏障的重要脂質,有助於修復受損的屏障結構,提升肌膚自身的防禦力和保水能力。
  • 改善膚質與外觀:單純的保濕動作就能夠暫時性地使皮膚細胞「吸飽水」,讓肌膚看起來更豐滿、水潤,從而使細紋和乾紋不那麼明顯。此外,許多面霜會額外添加特定的活性成分,針對性地改善膚色不均、暗沉、鬆弛、皺紋等問題,提升整體膚質。

面霜是保濕霜(Moisturizer)嗎?

在選購產品時,您可能會遇到「面霜」、「保濕霜」、「乳液」、「凝膠」等多種名稱,這確實容易引起混淆。簡單來說,「保濕霜」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泛指所有具備保濕、滋潤、鎖水功能的護膚產品質地。而「面霜」通常是指這個大家族中,質地較為豐潤、濃稠,含油量相對較高的一種類型。

因此,面霜是保濕霜的一種。消費者在選擇時,無需過於糾結於產品名稱的細微差異,更重要的是理解產品標示的質地、主要成分以及其功效,判斷其是否符合自身的膚質需求和偏好。不同名稱往往暗示了不同的油水比例和膚感,這才是選擇的關鍵考量。

根據膚質和季節選擇質地

理解了不同質地的特性後,選擇就變得更有依據。Photo from iStock

理解了不同質地的特性後,選擇就變得更有依據:

膚質特性

膚質特性 膚質 油性或暗瘡傾向肌膚 乾性或熟齡肌膚 混合性肌膚 中性肌膚 敏感性肌膚
選擇指南 應優先選擇凝膠/凝露或質地非常輕盈的無油乳液。避免使用厚重的乳霜,以免堵塞毛孔,加重油脂分泌或引發暗瘡。 需要更強的滋潤和鎖水能力,豐潤的乳霜通常是更佳選擇,能有效緩解乾燥、緊繃感,並補充流失的脂質。 可以選擇質地適中的乳液用於全臉,或者採取分區保養的策略:在較油的T區使用清爽的凝膠或乳液,在較乾的兩頰使用滋潤度稍高的乳液或乳霜。 選擇範圍較廣,可根據季節和個人偏好選擇乳液或輕至中等質地的乳霜。 除了質地選擇需匹配膚質(偏乾選霜,偏油選液/凝膠),更重要的是選擇成分溫和、無刺激的產品。

季節與環境考量

季節與環境 季節與環境 春夏季或濕熱環境 秋冬季或乾燥環境
選擇指南 皮膚出油量通常增加,空氣濕度較高,適合選擇凝膠、凝露或輕質乳液,提供保濕同時保持清爽感。 空氣乾燥,皮膚水分流失加快,需要加強滋潤和鎖水,質地較豐潤的乳霜更能滿足需求。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可能需要使用比夏季更滋潤的產品。

記住,沒有絕對的「最好」,只有「最適合」。了解自己的肌膚狀態和所處環境,才能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面霜使用步驟

掌握正確的面霜使用方法與步驟,才能確保面霜發揮最大功效,避免浪費甚至造成反效果。Photo from iStock

選對了適合自己的面霜,只是成功的一半。掌握正確的使用順序和方法,才能確保面霜發揮最大功效,避免浪費甚至造成反效果。

面霜的正確使用順序

護膚品的塗抹順序並非隨意,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讓各個產品有效協同作用。對於面霜而言,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先水後油」。油性成分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相對封閉的薄膜,如果先塗抹油性較高的面霜,這層油膜會阻礙後續水性產品的滲透和吸收,因為油和水基本上是不相容的。這不僅降低了水性產品的效果,也可能影響面霜自身的均勻分布和吸收。遵循「先水後油」的順序,即先使用分子較小、質地較清爽的水性產品補充水分,再使用高油性的面霜來滋潤和鎖住水分及養分,才能確保每種保養品都被吸收利用。

標準日間順序

  1. 潔面:清潔臉部污垢和油脂。
  2. 爽膚水/化妝水:平衡pH值,初步補水,濕潤角質。
  3. 精華液:針對性補充高濃度活性成分。
  4. 眼霜:針對眼周脆弱肌膚進行護理。
  5. 面霜:提供保濕、滋潤並鎖住先前的水分和精華。
  6. 防曬霜:日間防護的最後一步,抵禦紫外線傷害。

標準夜間順序

  1. 卸妝:若有化妝或使用高係數防曬,此步必不可少。
  2. 潔面:徹底清潔。
  3. 爽膚水/化妝水:同日間。
  4. 面膜:每週1-2次,提供密集護理。
  5. 精華液:同日間,可選用修護或抗老型。
  6. 眼霜:同日間。
  7. 面霜:提供夜間的深度滋養和修護,鎖住所有養分。

掌握面霜使用方法

除了順序,具體的塗抹方式也直接影響效果。Photo from iStock

除了順序,具體的塗抹方式也直接影響效果。面霜用量宜適中,珍珠或黃豆大小通常足夠。過多不僅浪費且易堵塞毛孔致痘,過少則保濕不足。建議少量開始,以塗後肌膚滋潤不黏膩為準。並依質地、膚質、季節靈活調整。

塗抹前的準備

  • 方法: 將面霜放置於乾淨的指腹,利用雙手指腹或掌輕輕搓揉、畫圈,使面霜稍微溫熱。
  • 益處: 這個步驟可軟化面霜質地(尤其是較濃稠的乳霜),使其延展性更好,更易均勻塗抹。溫熱感也能帶來舒適的護膚體驗,甚至有助於放鬆神經。

正確塗抹手法

  • 點塗法:將溫熱後的面霜,輕點在臉部的五個主要區域:額頭、鼻子、下巴以及左右兩頰。這樣有助於均勻分配用量。
  • 塗抹方式的選擇:用指腹輕柔地將面霜拍開或按壓進皮膚,直至吸收,這樣能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和拉扯。如果您偏好按摩,務必動作輕柔。順著皮膚的紋理,由內向外、由下往上的方向輕輕推開面霜,將肌膚向上提拉,切忌用力打圈或來回搓揉。但需注意,塗抹面霜時應避開眼周的脆弱肌膚,除非產品特別標明可用於眼部。

面霜甚麼時候用最有效?解構日夜保養策略

面霜早晚都需要,但方法與步驟卻各有差異。Photo from iStock

了解面霜的基本用法後,一個常見的問題是:甚麼時候使用面霜效果最好?答案是:早晚都需要,但策略各有側重。

日間面霜:鎖水、防護、妝前打底

早晨的護膚程序,重點在於為肌膚提供一整天的保護和維持水分,並為後續上妝做好準備。日間使用面霜(或稱為日霜)的主要目的包括:

  • 持續保濕與鎖水: 在經過一夜的休息後,為肌膚補充水分,並形成保護膜,鎖住水分,以應對日間環境可能帶來的乾燥挑戰,如冷氣環境或天氣變化。
  • 紫外線防護: 部分日霜會添加SPF防曬係數,提供基礎的紫外線防護。但請注意,若SPF值不高或外出時間較長,仍需額外使用專門的防曬霜。
  • 環境防護: 面霜形成的物理屏障也有助於隔離空氣中的污染物、灰塵等對皮膚的接觸 。
  • 妝前服帖: 滋潤、平滑的肌膚能令妝容更服貼、均勻和持久,減少卡粉或浮粉的現象。

日間質地選擇: 考慮到後續可能上妝以及日間活動的出油出汗情況,一般建議選擇質地相對輕盈、清爽、易吸收的日霜或乳液。過於油膩的質地可能會導致脫妝或妝感厚重。

夜間面霜:把握黃金修護期,深層滋養

夜晚是身體休息的時間,同時也是肌膚進行自我修復和再生的黃金時段。因此,夜間使用的面霜(或稱為晚霜)承擔著更為重要的修護和滋養任務:

  • 深層滋養與修護: 晚霜通常含有更高濃度的營養成分和修護成分,旨在修復肌膚在白天受到的損傷,補充流失的養分,強化肌膚屏障。
  • 促進再生: 部分晚霜會添加如A醇及其衍生物等成分,這些成分能有效促進皮膚細胞更新和膠原蛋白生成,對於改善細紋、皺紋和整體膚質有顯著效果。
  • 長效保濕: 夜間皮膚水分流失可能比白天更多,質地豐潤的晚霜能提供更持久的保濕效果,確保肌膚在睡眠中也能維持水潤。

夜間質地選擇: 晚霜的質地通常比日霜更為豐潤、滋養,以滿足夜間深度修護的需求。但要注意,某些強效的活性成分,如A醇(Retinol)或高濃度果酸,可能具有光敏性或刺激性,通常建議在夜間使用,並在白天加強防曬。

面霜一天用幾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早晚各使用一次面霜是標準且足夠的頻率。即在早晨和晚間的完整護膚程序中,於精華液(和眼霜)之後使用。但仍有一些特殊情況調整:

  • 極度乾燥肌膚或特定皮膚狀況: 如濕疹患者,皮膚科醫生可能會建議增加塗抹次數,例如一天2-3次,以維持皮膚屏障的完整性和濕潤度。
  • 油性肌膚: 部分油性肌膚可能會覺得白天使用面霜過於油膩,可以考慮僅在晚間使用,或者白天選擇極其清爽的無油凝膠質地。
  • 環境變化: 在極度乾燥或寒冷的環境下,即使是中性或混合性肌膚,也可能需要比平時更頻繁地補充滋潤。

總之,早晚使用面霜,並根據日間防護和夜間修護的不同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是發揮面霜功效的關鍵策略。

面霜的常見疑問

面霜屬於留置型護膚品,塗抹後停留在皮膚表面及角質層能持續發揮其保濕、鎖水、滋養和保護的作用,因此無需洗掉。Photo from iStock

迷思一:塗完面霜需要洗掉嗎?

不需要。因為面霜屬於留置型護膚品,其設計目的就是在塗抹後停留在皮膚表面及角質層,持續發揮其保濕、鎖水、滋養和保護的作用。如果在塗抹後不久就將其洗掉,無疑是大大削弱甚至完全失去了其應有的護膚效果。

迷思二:面霜一定會導致毛孔堵塞和暗瘡嗎?

不一定,關鍵在於選擇和使用方法。這也是許多人(尤其是油性或暗瘡肌膚)對面霜卻步的原因。然而,並非所有面霜都會堵塞毛孔,問題通常出在以下幾點:

  • 產品選擇不當: 使用了質地過於厚重、油膩,或者含有某些致粉刺成分的面霜,但其實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您的膚質。
  • 用量過多: 皮膚吸收能力有限,如塗抹遠超實際需要的面霜量,多餘的部分無法吸收,堆積在皮膚表面,混合自身分泌的油脂和老廢角質,就容易堵塞毛孔。
  • 清潔不徹底: 如果晚間的卸妝和潔面工作沒有做好,殘留的彩妝、污垢與面霜混合,也可能成為引發暗瘡的溫床。

因此,只要選擇適合自己膚質、標示清晰的產品,並掌握正確的用量,面霜本身不一定會導致毛孔堵塞或暗瘡。

迷思三:護膚可以只擦面霜一步到位嗎?

面霜具有保濕和鎖水功能,但它並不能完全取代護膚程序中的其他步驟。Photo from iStock

通常不建議,效果會大打折扣。雖然面霜具有保濕和鎖水功能,但它並不能完全取代護膚程序中的其他步驟:

  • 缺乏深層補水: 化妝水和精華液的主要作用是為肌膚補充水分和輸送活性成分至較深層次。面霜的主要強項在於「鎖水」而非「補水」。如果跳過前面的補水步驟,直接在乾燥的皮膚上塗抹面霜,肌膚可能仍然處於缺水狀態,保濕效果自然有限。
  • 影響吸收: 在濕潤的角質層上塗抹護膚品,通常吸收效果會更好。洗臉後直接塗抹面霜,尤其是在皮膚已經完全乾燥的情況下,吸收效率可能會降低。
  • 錯失針對性護理: 精華液等產品通常含有更高濃度的特定功效成分(如美白、抗老、抗氧化)。只使用面霜,就無法獲得這些針對性的護理效果。

雖然極簡護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極度敏感或屏障嚴重受損時,醫生可能會建議簡化程序)有其道理,但對於追求全面護膚效果的大多數人而言,完整的護膚步驟仍然是必要的。

迷思四:面霜越貴越好嗎?

不一定。 價格並非衡量護膚品效果的唯一標準。高價面霜可能使用了更稀有或尖端的成分、更複雜的配方技術或更奢華的包裝和品牌定位。然而,產品的真正價值在於其成分是否有效、配方是否穩定安全,以及是否適合您的個人膚質和需求。

膚質匹配指南

了解自己的膚質是選擇合適面霜的基礎。不同膚質對面霜的質地、成分和功效有著截然不同的需求。以下是針對常見膚質的選擇指南:

膚質 主要需求
油性/暗瘡肌膚 控制油脂分泌、保持毛孔通暢、提供輕盈無負擔的保濕、預防或舒緩暗瘡。
乾性/熟齡肌膚 提供深度保濕和長效滋潤、強效鎖水、修護乾燥受損的肌膚屏障、補充流失的脂質、抗衰老(撫平細紋、提升緊緻度)。
混合性肌膚 平衡T區(額頭、鼻子、下巴,通常偏油)和U區(兩頰,通常偏乾或中性)的不同需求。既要控油,又要保濕。
敏感性肌膚 溫和、舒緩肌膚不適(泛紅、刺痛、瘙癢)、修護並強化脆弱的肌膚屏障、減少外界刺激。

在選擇任何新的面霜之前,特別是對於敏感肌膚,建議先在手臂內側或耳後進行小範圍的皮膚測試,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確認安全後再用於全臉。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 Follow我們的IG urbanlife.hk

🔔 訂閱我們的 Youtube頻道 UrbanLifeHealth生活新態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