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粟米紅蘿蔔雪耳湯】 能潤肺止咳?可以每日飲?粟米紅蘿蔔雪耳湯食譜+功效+多種版本煮法
秋冬湯水食譜推介!煲一鍋色澤橙黃、清澈透亮的湯水,湯面浮著晶瑩的雪耳膠質,配上金黃粟米和紅蘿蔔,視覺上就令人食指大動。這道湯水散發著淡淡粟玉米甜香與菌菇香氣,入口清甜不膩、膠質豐富潤滑。今次就推薦大家這款粟米紅蘿蔔雪耳湯,並分享食譜與主要功效,讓大家無論是秋冬進補還是天氣乾燥時品嚐,都能感受到滋陰潤燥與鮮甜美味的滋補靚湯。
粟米紅蘿蔔雪耳湯的功效
Photo from iStock
- 潤肺止咳:滋陰潤肺,緩解乾咳喉癢,對秋燥或久咳者有舒緩作用。
- 提升免疫力:富含多種抗氧化、維他命與多醣體,有助增強身體抵抗力,改善體質預防感冒。
- 改善皮膚:雪耳釋放大量天然植物性膠質,能滋潤皮膚、增強彈性,加上紅蘿蔔的維生素A養膚作用,讓肌膚水潤有光澤。
- 舒緩敏感:蟲草花入肺經,可提升呼吸道抵禦力,有助減輕季節性鼻敏感等過敏不適。
營養解析:從營養學角度而言,粟米紅蘿蔔雪耳湯富含β-胡蘿蔔素、膳食纖維及植物多醣等營養。紅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化為維他命A,維護黏膜健康並增強免疫功能;雪耳含豐富膳食纖維,有助腸道蠕動及改善便秘,同時其多醣體具有抗氧化和保濕作用;蟲草花所含的蟲草素等成分被認為對調節免疫、抗炎亦有幫助。綜合以上,使本湯在滋補潤肺的同時,亦提供了全面的營養支持。
粟米紅蘿蔔雪耳湯食譜
粟米紅蘿蔔雪耳湯(3 - 4人份) | |
食材 |
雪耳 1朵、粟米 1條、紅蘿蔔 1根、蟲草花 30克、清水 約2000毫升、食鹽 1茶匙 食材小提示:選購雪耳時以乾燥潔淨、呈淡黃白色、朵形完整且富有彈性的為佳;粟米宜選新鮮飽滿的粟米,帶殼帶鬚煲湯風味更佳;蟲草花又稱北冬蟲草,是橙黃色的真菌菇體,具有補肺益腎的作用,使用時只需輕輕沖洗即可,避免長時間浸泡以保留其表面孢子粉。 |
做法 |
|
成品特色 | 熄火後揭蓋,湯色橙中透黃,雪耳經長時間熬煮釋出膠質使湯液微帶粘稠,表面浮著些許粟米鬚與菇絲。湯頭甘甜而不膩滯,帶有粟米的清香和菌菇的鮮味;紅蘿蔔和粟米已煮至軟嫩釋香,雪耳柔軟滑溜且富有膠質感。整體口感清潤順喉,隱隱透出蟲草花特有的香氣。 |
2種延伸版湯品變化建議
Photo from iStock
除了基本款的粟米紅蘿蔔雪耳湯,您也可以根據需求稍作調整,變化出不同功效的湯品。以下提供兩種常見的改良配方及其健康目的:
變化配方 | 主要健康目的 | 材料改動 |
加入南北杏(杏仁潤肺湯) | 潤肺止咳效果加強,化痰平喘。適合乾咳久咳、氣管敏感者,增強滋陰潤肺的功效。 | 在原有材料基礎上加入南杏10克、北杏10克、蜜棗2枚。同樣步驟煲成湯品。杏仁有微苦化痰之效,蜜棗則增甜健脾,讓湯水潤而不燥。 |
加入赤小豆(赤小豆去濕湯) | 去濕利水、清熱降火。適合濕氣偏盛、易水腫或暑熱煩渴者,增加利尿消腫的作用。 | 在原有材料中加入赤小豆30克,與其他材料同煲。建議粟米鬚保留與赤小豆同煮,可加強利水退腫效果。湯成品帶有淡淡豆香,更具清熱去濕的特點。 |
類似湯品功效比較
粟米馬蹄湯:以粟米配馬蹄等煲成的湯水,馬蹄性偏涼,可清熱生津、潤肺化痰,特別適合暑熱天飲用,能解熱舒喉;相比之下,粟米紅蘿蔔雪耳湯側重滋陰潤燥,更適合秋冬乾燥氣候或陰虛咳嗽時調理肺部。兩者一偏清熱,一偏養陰,功效側重有所不同。
雪耳蓮子百合湯:雪耳蓮子百合湯通常作為甜品或滋補湯水,強調滋陰養顏、潤肺養胃。蓮子健脾補腎且有安神作用,能改善失眠焦躁;不過與粟米紅蘿蔔雪耳湯相比,少了胡蘿蔔與粟米的維他命和纖維,提升免疫力和促進腸道健康的作用稍遜一籌,但在養顏潤膚和寧心安神方面更為突出。
詳細食譜前往養生必備!4步煮出雪耳蓮子百合湯~
煲湯常見問題解答
粟米紅蘿蔔雪耳湯可以每天飲嗎?
不建議每日飲用。滋補湯水每週1-2次適宜,過量反而容易助濕滯氣。尤其紅蘿蔔含豐富β胡蘿蔔素,每天大量攝取可能導致皮膚輕微發黃(停用後可恢復),適量喝才能兼顧營養與健康。
泡發雪耳有甚麼訣竅?需要去除雪耳蒂部嗎?
乾雪耳先用清水浸泡約30分鐘至軟身。泡發後務必將雪耳撕成小朵並剪去底部的黃色硬蒂頭,這樣可以去除雜質和硬芯,使雪耳口感更嫩滑,同時避免影響湯水的清甜風味。
如果沒有蟲草花,可以用其他材料替代嗎?
可以的。蟲草花主要提供潤肺和提香效果,不放也沒關係。您可以改用少許乾紅棗或無花果替代一起煲湯,既能增加湯水的天然甘甜味,也有潤肺生津的功效,彌補蟲草花的作用。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