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瑪嘉烈醫院30多歲腫瘤科醫生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離世 盧寵茂:病發前一刻仍在病房照顧病患](https://image.urbanlifehk.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01-13-scaled.jpg?auto=format&w=718)
【食物中毒】瑪嘉烈醫院30多歲腫瘤科醫生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離世 盧寵茂:病發前一刻仍在病房照顧病患
瑪嘉烈醫院員工出現懷疑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3名病人同為該院腫瘤科醫生,先後在本月4日、6日及10日出現發燒等病徵,其中1名30多歲患者在7日離世。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該名急病逝世的年輕醫生,立志懸壺濟世,自醫學院畢業後一直在醫管局工作,服務香港市民,並剛獲取腫瘤科專科醫生資格。
Photo from 香港電台
瑪嘉烈醫院30多歲腫瘤科醫生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離世
瑪嘉烈醫院員工出現懷疑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11日)表示,3人同樣於瑪嘉烈醫院H座腫瘤科大樓6樓共事,其中離世的醫生於本月4日發病、6日入院、7日隨即離世。另外兩名年青醫生6日及10日出現徵狀,包括發燒、肚疼及腹瀉,其中一名醫生已經出院。
袁國勇指,離世醫生病況迅速轉差,隨即休克、進入ICU,並需插喉,於入院後24小時內離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其後再追查後發現另外兩名醫生有腹瀉,一名病徵輕微醫生感染產志賀大腸桿菌,其餘兩名醫生未感染。
盧寵茂:病發前一刻仍在病房照顧病患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該名急病逝世的年輕醫生,立志懸壺濟世,自醫學院畢業後一直在醫管局工作,服務香港市民,並剛獲取腫瘤科專科醫生資格。他說,該醫生在病發前一刻仍在病房照顧病患,「其專業精神、對工作的熱誠和對病患的關懷,令我深受感動,實為醫護同業的典範。」
瑪嘉烈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行政總監羅振邦醫生昨日(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離世的腫瘤科醫生是一位非常熱愛工作、得到很多同事尊重、很為病人設想的醫生,他是一位非常好的醫生。他對這位醫生離世感到非常惋惜,亦都十分之沉痛,他代表院方、同事向他家人致以最深切的問候,支援他的家人,盡量給予一些協助,令到家人能夠渡過這個最艱辛的時期。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是什麼?
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於人類和溫血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大多數大腸桿菌菌株都不會造成傷害,但某些菌株,如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則能產生強烈毒素,並可引致嚴重的食物傳播疾病。O157:H7大腸桿菌是與公共衞生有關的最重要的血清類型。其他血清型的菌株,例如O104:H4大腸桿菌亦可引致嚴重疾病和爆發。
治理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採用支援性治療。當患者出現嚴重腹瀉時,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抗生素不應用作治療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亦有可能增加溶血性尿毒綜合症的風險。患者如出現溶血尿毒症,有可能需要特定的支援和輸血治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